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在竞争中就有可能落后.知识产权文化是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中,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特色的区域经济,在国内外产生着较大的影响.特色区域经济的形成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它是科技、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育和发展的创新文化.本文结合浙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分析知识产权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珂  武艺 《决策探索》2007,(20):67-68
一、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内涵及选择标准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 主导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处于产业系统的主要和支配地位的若干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或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它们的增长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或某一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能推动国民经济或地区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深化.  相似文献   

3.
段玉婉  纪珽 《管理科学》2018,21(12):111-123
利用Theil指数测算了1995年至2012年中国地区间收入差异.结果显示,2003年后地区间收入差异开始不断下降.本文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地区间收入差异的结构分解模型,分析了地区间收入差异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投入结构的变化有效降低了地区间收入差异,而最终需求的变化大幅加剧了地区间收入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内需求规模的扩大、地区间中间品贸易往来的加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人口迁移是地区间收入差异下降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洪琴 《经营管理者》2013,(16):160-160
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东部低、中西部高"的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资源使中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明显,受益于区域经济战略的调整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提升的巨大空间,中西部地区将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的长期性使东部地区进入低速经济增长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中,人才问题无疑是关键性因素。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管理人才与当地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民族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对一国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与国际在华直接投资活动相伴的是外商减资撤资现象的不断发生,外商撤资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方面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探讨外商直接投资撒资的原因、影响和对策,对于我国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颜虹  李沛君 《科学咨询》2006,(15):29-31
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底蕴,建立在相应文化基础之上的.经济的文化化、知识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文化、知识及科技因素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一新特点,根据文化具有的经济意义,创新驾驭经济全局的方法--文化调控,即以文化为新手段、新支点调控经济整体运行.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能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经济增长是功不可没的.本文通过对内蒙古1985-2009年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内蒙古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内蒙古能源产出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内蒙古经济增长不是内蒙古能源产出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能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经济增长是功不可没的.本文通过对内蒙古1985-2009年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内蒙古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内蒙古能源产出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内蒙古经济增长不是内蒙古能源产出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移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方式。江西作为我国中部重要的省份,在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有其特有的比较优势,既能带动东部地区产业延伸,又能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中间媒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吸引人才入手,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队伍现状、探究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很多观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中部塌陷"的表现 1.中部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建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部地区曾处于全国经济的中心地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3.
菏泽市是黄河区域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水利经济的依赖较多。因此,加强基于经济和谐视角的水利经济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4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及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企业家精神、外资依存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外资依存度对整体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分组回归结果显示,企业家精神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推动作用,而外资依存度在各区域则呈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其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是对东部及西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荣枢 《科学咨询》2007,(23):30-30
本文以清远市为例,从人才资塬短缺为出发点,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剖析了清远市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矛盾及原因.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人才合作中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秦岭地区旅游环境资源丰富,具有相当的经济开发价值。围绕如何充分发掘秦岭地区旅游资源,将环境保护与市场开发紧密结合,是秦岭地区各级政府积极筹划地区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本文以长安区农业生态足迹为例分析对秦岭地区生态资源开发模式,探寻"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对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和实践,长三角地区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然而,面对国内外种种不利因素,相当比例的企业运行困难甚至亏损,长三角经济正经历着一个艰难的瓶颈阶段.在此背景下,作者通过对大量的企业实地调研,查阅大量的大量长三角经济方面的资料,并参考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得出,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困惑在于长三角区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也就是以往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这就意味着长三角地区应该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特别是促进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资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渐趋拉大与经济整体的高速增长同样引人注目,本文基于结构转变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实证性地讨论了中国31个省份1978 ̄2004年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构性原因。结果显示:以1990年为拐点,地区经济差距有一个先缩减、后增加的“U”型变化轨迹。1978 ̄1990年的差距缩小主要源于东部高收入地区的内部收敛,而1990 ̄2004年的差距扩张主要源于中部中等收入地区和东部高收入地区的省际发散。由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导致上述变化的是地区之间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程度的同步性有所变化;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服务业的兴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步性,是引致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关键性因素;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差距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解释力要远远高于第一产业。这些理解如果成立,则对中国政府近来重点强调的地区协调发展问题就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全局,做出了不失时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抉择。西部大开发不仅具有重大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西部开发进程中,作为相对发达地区的东部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与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增强西部经济实力,是我国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城市作为地区发展的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地区绝大部分的人才和技术设备,理应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先导效应.经验表明,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