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绍宽的海防思想是在一战结束后中国海防与海军现状令人堪忧的形势下产生的。海权观构成了其海防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海防思想与孙中山的海防思想一脉相承,并将孙中山提出的海军建设计划部分付诸实施,堪称孙中山海防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和执行者。  相似文献   

2.
民元时期孙中山银行建设思想初探袁新琳(河南省物资学校)孙中山经济思想是中国近代最进步的经济思想之一。这个先进的思想体系包含丰富的银行建设思想。尤其是民元时期,孙中山从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对银行建设高度重视,亲自实践,既推进了自身金融思想的发展,也在...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以孙中山思想的继任者自居,却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他在1935年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1943年发表<中国之命运>提出战后中国经济建设的方案,都流于空谈.他还在<中国经济学说>中提倡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以抵制西方正统派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而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解释具有随意性.蒋介石经济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官僚资本,以巩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琪 《晋阳学刊》2009,(4):87-89
孙中山的社会福利观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传统,又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西方福利思想的影响,形成他颇具特色的社会福利观,成为其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孙中山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认为为国民提供社会福利是政府的责任,倡导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设。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对民国的社会福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李文靖  邵雍 《北方论丛》2021,(6):132-139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的伟人,其实业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甲午战争的失败,亡国亡种的危机,促使孙中山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提出发展实业的设想.《实业计划》是孙中山实业思想的集中体现,包含了面向世界全面开放的思想、敢闯新路的精神、从国情出发的务实态度、关心民众疾苦的为民情怀,对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梦"重要思想是孙中山"振兴中华"理想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熹对《大学》做出了极高评价,称《大学》为修身立德的纲目。孙中山称《大学》为中国的政治哲学,是培养统治者的学问。以挖掘《大学》政德思想智慧为出发点,对《大学》的政德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精神,以及发挥这一智慧在当前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中的现代价值等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是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 ,使国民经济全面赶上欧美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之设想 ,它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力图使中国尽早摆脱贫困落后的宏大理想和全国人民要求国家繁荣富强的殷切愿望。本文展示了孙中山精心绘制的振兴中华、振兴实业 ,建设近代国家工业化经济 ,使中国早日成为一个繁荣昌盛国强民富之国的宏伟蓝图 ,特别对孙中山开发中国大西北的设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孙中山的开拓大西北思想对于当前西部大开发事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解桂海 《理论界》2007,1(4):46-47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理论的开创者,尤其是他在民主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廉政思想,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他在政治意识、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领域进行了深刻的探索,提出了培育国民先进的政治心理、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创建五权宪法、实行民主监察制、加强党的建设、推行全民政治、依法治国等廉政思想。孙中山的廉正思想以其独有的特色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尤其是廉政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指导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过程中,逐步提出并形成了保障农民利益思想,为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其理论源渊之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还为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观点摘编     
邓小平的建国方案 董四代(《攀登》1997.③)认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国方案,并不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他们的创造性的发展:①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了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问题.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发展了孙中山的对外开放主张和毛泽东学习一切民族长处的思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发展了孙中山的新民权主义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政治,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论孙中山开发广西的思想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广西是孙中山开发建设中国经济思想的一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孙中山开发广西主张的提出、开发的内容、方法和理论之根据等方面的论述,冀以促进对孙中山物质建设理论的研究,并为今天广西的开发和经济的振兴提供借鉴。 一 1921年援桂讨陆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旧桂系陆荣廷在广西的统治,使两广基本上得到统一,这为广西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战争结束不久,孙中山决定取道广西北伐,并设北伐大本营于桂林。从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孙中山率领北伐军在广西驻扎半年之久,就在这段时间,孙中山作了多次演讲,将开发广西作为广西的“善后方针”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专制到共和的历史大变动中,孙中山是创立中华民国的元勋。孙中山对国家学说的思考,展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理论上的开放性与创新精神;他提出的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宏伟构想,超越了前人和同辈,把中国近代国家观念与国家制度的发展,推进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孙中山的国家学说并非尽善尽美,但先行者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索社会主义的政治家之一.他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了预防中国资本家垄断的流弊,他提出了民生主义学说.民生主义凝聚了孙中山防患于未然的战略考虑和谋求人民"共同繁荣昌盛"的崇高理想.他的民生主义目标--"均富"、构建"小康之家"社会,与我国今天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相互呼应 .虽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在哲学基础、阶级基础与策略基础上根本不同,是一种主观社会主义,但他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对外开放、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等思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仍有着极其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晚年孙中山高度重视宣传在革命和建国中的作用,对宣传的概念和内涵、宣传与革命的关系做了深刻的论述.报刊宣传与党员宣传是孙中山最为关注的两种宣传方式,他对两种宣传方式的作用都做出了积极的评价,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重视报刊宣传向重视党员宣传转变是晚年孙中山宣传思想的显著特征.孙中山还注意探讨宣传技巧,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孙中山的宣传思想不仅应被视为其革命建国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近代政治传播史中也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栾严峰  孙放 《理论界》2005,1(10):158-159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他提出了建国三时期的法治思想,其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平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铁 《理论界》2006,(10):170-171
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节制资本”的思想,主张发展中小资本,节制大垄断资本,发达国家资本。本文主要探讨孙中山这一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思想动机、主要内容和实施结果等,并指出这一思想末能实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对近代法治有强烈的向往和较多的了解,其法治思想内涵颇为丰富。他反对专制人治,提出法治的本质是众人之治;强调实行法治的重要意义;主张法治的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应具有中国特色;认为国会是实行法治的枢机;保护人权是法治的初衰。他在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并建立了民国之后,尽力将其法治思想付诸实践。孙中山的法治思想与实践对今天中国的法治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韩剑锋博士近作《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在仔细爬梳、认真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裕民、齐民、新民"为主题,以形成发展、思想基础、主要内容、当代价值的逻辑为序,展现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全貌,为孙中山思想研究开拓了新天地。一、全面解答了孙中山为什么提出民生主义思想的问题。作者从思想渊源入手,阐述了中国传统均平思想、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改良主义思想、马克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致力于民主革命的同时,开始思考中国的工业化问题,并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工业化思想。孙中山工业化思想主要包括:中国工业化应走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必须坚持走协调发展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必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应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道路;等等。孙中山工业化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最为先进的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对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工业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与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民党早期领导人孙中山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异同,从而指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含有不少合理与积极因素,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还指出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落后中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基本规律,对今天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