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来到了菲律宾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北部的卡瓦扬,观看了在卡瓦扬一片山坡地的洞穴里发现的数百具头骨和木乃伊。这些贮放在木棺里的木乃伊保存得非常完好,就连手指上的指甲也都完整无缺。有的木乃伊其形态好象是在祈祷,有的则又象是面对死亡时的恐惧。附近的居民说,每当夜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收集和综述现今学术界有关台湾的最早居民尼格利陀人的报导,他们在中国总称为高山族的南岛人部落出现以前很久就居住在台湾岛上。考古学家林乔直(译音)推测,尼格利陀人出现在台湾的时间是更新世。据其他学者们的见解,尼格利陀人大约在25,000——30,000年前从南方迁移到爪哇至日本的广大区域内。专家们认为,他们当中有各种不同的群体。按美国民族学家兼考古学家H·O·别伊耶尔的研究,在与台湾相邻的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中,就有典型黑人特征的纯尼格利陀人与  相似文献   

3.
俾格米人俾格米(Pygmy),这个名词自从荷马时代就已使用,特指居住在上尼罗河森林地区的一种很小的人种。在现代人类学中,这个名词用以指那些平均身高不到150厘米的人种集团。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特维德人,下分三个支系,散居在赤道非洲广大地区,共约168,000人。此外,安达曼的昂格人、菲律宾的阿埃塔人、南非布须曼人的一些分支,以及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山地部落,也都属于俾格米人种。所有亚洲的俾格米人,一般统称“尼格利陀人”。  相似文献   

4.
巴塔克人是居住在菲律宾巴拉望岛中部山地的一个民族集团。现在大约有360人,本世纪以来,他们由于接触了并从属于低地菲律宾社会而承受了重压。巴塔克人是一个正在消亡的民族(本世纪30年代他们还有五六百人),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已经无可挽回地  相似文献   

5.
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所谓的摩洛人是一个特殊的民族集团。摩洛人按其族源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与棉兰老岛的世居民族——主要是与巴戈博人和曼达亚人有联系。外来移民对摩洛人的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首先与来自马六甲半岛柔佛地区的萨马尔人和陶苏格人有关。Г·И·列文松并不认为伊斯兰化是群岛历史上甚为重要的事实:“最后,简略谈谈伊斯兰教在菲律宾的作用。首先,不能没有根据地讲全菲律宾的‘伊  相似文献   

6.
印度人移民菲律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他们主要是来自旁遮普地区信奉锡克教的锡克人和来自英属印度信德省信奉印度教的信德人。在与印度宗教文化、习俗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里,菲律宾印度人进行了一定的文化调适,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逐渐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缩小与菲律宾主体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沙陀的族源及其早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考察。认为回纥人、粟特人以及鞑靼人只是沙陀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而不是沙陀的族源 ,沙陀的族源是西突厥别部处月部中的朱邪部落。朱邪是沙陀最早的部族名 ,永徽三年后文献中始以其居地“沙陀”名之 ,贞元年间沙陀人离开沙碛 ,史书恢复“朱邪”的名号 ,于是朱邪成为姓氏 ,沙陀成为族名。沙陀金山卒于开元二年之后 ,而不在之前。沙陀人早期居地当在金娑山之阴、蒲类之西 ,《新唐书·沙陀传》记载有误。在唐、吐蕃、大食、回纥四方角逐中 ,沙陀基本上是与唐、回纥联合 ,共同抵抗吐蕃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卡潘潘甘人(Kapampangan)人类学会于最近成立。目的是增进卡潘潘甘人文化研究的兴趣,探讨其世系、起源,并鼓励进行卡潘潘甘词典的准备工作,以提高对城镇和卡潘潘甘人的研究,恢复和促进卡潘潘甘人古典文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会员入会要通过邀请。对菲律宾和东南亚有兴趣的专家可以函寄:Evangelina H.Laeson,Angeles University,Pampangan,The Philippines。  相似文献   

9.
一些学者认为,菲律宾的伊戈洛人与中国的仡佬族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就是仡佬族中的一部分人迁徙过去的.本文认为,他们之间虽然有一种同源关系,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更不是同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0.
尼夫赫人是居住在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一些地区的一个不大的民族。新土地发现者、第一批俄国学者和旅行家都注意到尼夫赫语的特点、他们的经济、物质文化的独特性以及若干其他因素。这一情况促使提出关于尼夫赫人的起源和这一不大的具有独特渔民文化的民族从前的分布问题。每个学者都曾试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几十年来,科学文献中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但是,直到上一世纪中叶,关于黑龙江和库页岛居民的报导材料十分零散,如果说曾经提出过尼夫赫人的起源问题,那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只限于简单的猜测而已。  相似文献   

11.
尽管没有确凿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出马达加斯加接纳它的居民的方式,也不能追溯出各种成分的居民抵达的顺序,然而还是可以从现存的足够资料中引出一些结论的。马尔加什语起源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因而大部分马尔加什人起源于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在马尔加什语、马来语和其他同一语族的语言,乃至新西兰的毛利语之间,有大量的相似之处。在这类语言中,数词和基本词汇几乎是一样的。其他种族和文化成分,是由来自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移民补充进来的,完全从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文化和语言统一体。尽管  相似文献   

12.
伊富高人的社会伊富高人是一个大约拥有10万人口(1975年)的民族,在菲律宾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是比较多的。从遗传特征上来看,伊富高人属于普罗托-马来系,主要居住在伊富高省,也有不少人住在邻接的依萨贝拉省和新比斯开省。伊富高人最引以自豪的是他们在蜿蜒群山上辛勤开垦出来的梯田,其规模之大简直可以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他们把梯田一直修建到海拔1,500米高的半山  相似文献   

13.
一、总述:华人心目中的教育重要性远径公元前6世纪初,中国就已经是哲学的摇篮,产生了像孔子和老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两大派哲学——一派渊于至圣先师的言行录,潜心完善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派出自《老子》,追求身心与宇宙万物和谐——构成中国人教育的支柱:诚笃信实,克勤克俭;敬老慈幼,守雌处柔;以和为贵,邻里友善;把尊崇并坚守中国人的传统与习尚视为不忘祖仪家训的要道。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有些华人被迫流离转徙世界各地,为了生  相似文献   

14.
民族的称谓、分类和划分菲律宾社会科学家和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没有一定之规。中央政府最普通的叫法是“文化集团”,实际上就是指山地少数民族,但山地少数民族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名称,他们要求称他们为“菲律宾部落人”或“少数民族”这个中性词。人类学家称少数民族为“部落菲律宾人”。菲律宾教会称他们为“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希望用自己的名称。基督教徒称他们为“异教徒”、“野蛮人”,等等。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本身是菲律宾民族关系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灵魂之船 我们的祖先群体对于死后的信念与古希腊人有点相似。 西班牙的教士在考古学证据和早期人种学的报导中指出,在挖空的木槽中处置死者的方法在菲律宾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和其他葬式相互补充发展,包括把尸体裹在席子里或树皮中的残忍方法;埋在山洞中或埋在  相似文献   

16.
比较语言学、体质人类学乃至分子考古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吐火罗人属于印欧人种,为古老的原始印欧人群(Proto-Indo-Europeans)中的一支.吐火罗人原居地可能在中欧或东欧某地,大约在公元前第三千纪上半期,他们从自己的同胞中脱离出来,经过黑海草原和中亚草原,逐渐向东南迁徙、发展到中国西北地区.整个迁徙过程的时间长达1000多年.  相似文献   

17.
布洛陀文化体系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布洛陀文化是一个体系 ,它包括布洛陀神话文化、布洛陀史诗文化、布洛陀民间宗教文化、布洛陀人文始祖文化、布洛陀歌谣文化等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结构上的联系 ,并且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布洛陀文化体系概念的提出 ,对我们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 ,正确认识和了解壮族及壮侗语民族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塔萨代人(Tasaday),是在菲律宾棉兰老岛西南部哥打巴托山中部的塞布湖附近过着石器时代生活的原始部落。这里生长着热带常绿原始森林,由于林木稠密,找不出可走的道路,使这里成了与世隔绝的世外小天地,成为塔萨代人长年隐藏的处所。世界上开始知道塔萨代人是在1971年6月。菲律宾民间少数民族协会(Panamin)建立者埃利撒尔德从这一地带附近的猎人处得知在这丛山密林深处,生活着这样一个原始  相似文献   

19.
布洛陀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长期以来 ,壮族将布洛陀奉为创世神、始祖神和宗教神而备加崇拜。有关布洛陀的神话传说流传广泛 ,其中蕴含着丰厚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集中反映了壮族及其先民在与大自然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过程中的文化创造以及不断积累形成的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20.
论菲律宾的梯田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勇 《世界民族》2001,10(3):61-67
文章描述了菲律宾高山民族的起源、衣食起居、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并从考古学和民族学角度将其与中国百越民族进行了比较.认为,菲律宾高山民族祖先是中国古代的百越民族;高山民族的梯田文化源自中国,是由中国移民带入菲律宾的;菲律宾政府强调民族一体化的政策、外界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在因素的变化,使得梯田文化日益商品化,其前途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