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以及文艺座谈会召开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文人中的“暴露派”,例如刘白羽、艾青等纷纷转向,服膺《讲话》精神,并以实践行动深入工农兵,改造思想,最终成为歌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1942年春天,延安文艺界掀起一股批判性思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就是为整肃这股文艺思潮而形成的理论纲领.《讲话》本身是一个时段性、针对性很强的文艺发展方针.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活动,周扬突破了中共中央当时对《讲话》意义的既定表述,不断大力提升《讲话》的历史地位.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前行,周扬意识到《讲话》精神的局限性,对其主要观点进行了拓展和修正.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光辉运用和发展。《讲话》针对当时延安文艺界的现实,提出并解决了文艺工作中的许多理论和政策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到一点,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抓着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明确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  相似文献   

4.
延安整风运动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作为延安文艺的分水岭,使得延安作家的文学创作、理论话语阐释发生巨大转折。从整风前后延安文艺状况的比较着手,以报告文学为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报告文学在《讲话》发表后异军突起,不但成为实践《讲话》“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精神的重要文学样式,而且成为延安文艺由多元向一体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一九四三年十月,中共总学委向解放区各地党组织发出了关于学习《讲话》的重要《通知》。一九四四年春,正当《讲话》精神在延安文艺界深入贯彻执行时,作家孙犁奉命来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学习。孙犁在延安生活了整整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均简称《讲话》),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艺问题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讲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艺运动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和当时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文艺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阐明了革命文艺的方向、方针和方法问题,为我国的革命文艺运动指出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可以说,《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四十年来的文艺实践证明,《讲话》  相似文献   

7.
延安文艺以特有的制度性和规定性要求作家必须沿着政治革命所需要的路线行走,但文艺的独特性又催促着作家对个人主义,尤其是对自由主义的追求。这一客观存在的矛盾必将导致作家无意间对延安文艺体制发生偏离。艾青在延安杂文运动期间所写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和《坪上散步》正是他本人对延安文艺体制发生偏离的显明表现。  相似文献   

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其经典性或经典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讲话》在确认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文艺理论观念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革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文艺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丰富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二,《讲话》从实践层面上确立了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不仅在当时统一了以延安为中心的全国进步文艺界的认识,为进步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对此后70年来中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最具权威性的影响,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文艺事业、指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法典,新时期以来党在文艺工作方面一系列新的提法和观念是对《讲话》基本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其三,《讲话》的经典性还表现在,它的产生本身典型性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即理论与实际或现实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当代的文艺理论研究来说,如何富有成效地实践这个方法论原则,依然是一个艰难的挑战,而《讲话》则依然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9.
主要聚焦草明的情感实践与创作转型,以1947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延安人》为切入口分析情感实践与革命文艺生产的交互影响。《讲话》发表后,一系列情感实践促进了知识分子主体的情感转向,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转变也影响了革命文艺的生产与建构。草明延安时期的创作及其转型具有典范性。在宏观层面,作家的情感实践促进革命文艺生产的同时,革命文艺创作活动也在滋润着创作者的情感认同。创作者投身革命文艺生产的场域之中,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实践。知识分子的情感实践与革命文艺生产的双向反哺、相互成就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变革的一条有效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三十三年前,围绕着按照哪个阶级的面貌改造世界的重大问题,延安文艺界展开了一场深刻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在这部著作中,毛主席科学地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界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深刻地揭露了王明机会主义路线的反动实质,精辟地阐发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党制定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路线和教育路线。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论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了。在这四十年的历程中,《讲话》就象一座灯塔指引着中国革命文艺事业前进的航程。当然,《讲话》是针对四十年前中国文艺状况而作的,其中的某些观点和提法不可避免地有思想认识的和历史的局限性。然而,必须肯定,《讲话》的基本精神和原理是正确的,象它所阐明的无产阶级文艺的方向,作家立场世界观的改造,作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2.
关于解放区文艺的一体化表述遮蔽了晋察冀文艺的主体地位,削弱了晋察冀文艺的文学史价值。事实上“延安-晋察冀”之间存在丰富的互动关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晋察冀文艺工作者将文艺创作与抗战具体任务结合,使文艺既满足群众审美需求,又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形成了不同于延安的文艺生态,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支撑和路径参考;落实《讲话》的过程中,晋察冀文艺作为对《讲话》的地方回应,起到示范作用,证明了《讲话》的正确性与普适性;而随着《讲话》权威性的确立,《讲话》前晋察冀文艺践行文艺大众化的独特价值被削弱了。因此,为避免对解放区文艺的同质化解读,有必要还原晋察冀文艺的主体性,探究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国文艺界隆重地庆祝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五十周年。时隔一年又半,我们又迎来了他的百年诞辰。《讲话》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精神、原则、内容不少人巳经研究或正在研究,并取得了令人为之瞩目的成果。但把《讲话》本身作为一个活的、动态的、发展的研究对象,将它置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势和延安的特殊环境下,研究它从酝酿孕育成熟产生又到逐渐完善的全过程,这方面的研究所见不多,但我以为也同样是有十  相似文献   

14.
1941年下半年至1942年春,延安在解放区工农兵文艺主潮之外,兴起了一股短暂的文艺新潮。这一思潮承继“五四”启蒙主义思想,主张对现实、文艺的批评与反思,影响所及几乎涵盖了文艺界。对其引领潮头之作《三八节有感》、《野百合花》等的大规模批判,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是解放区文艺走向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标志着文艺界思想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15.
传统意义上,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将延安文学划分为前后两期,《讲话》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的产物,《讲话》之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开始异常地凸显出来,文学新规范的确立对延安文人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方向、形式及创作主题、文艺理念等均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简单梳理延安文学前后期文学主题的流变,来挖掘特殊时代背景下延安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及转变背后的实质指向。  相似文献   

16.
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集中体现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至今已60多年了。《讲话》是延安时期战时文艺的精神指导,也是新中国文艺方针政策制定的根本依据。对《讲话》的科学研究经历了许多曲折。延安时期的研究,多从战时需要出发,而较少考虑文艺的特性;新中国成立后基本延续了战时的指导思想,而较多强调文艺的"服务"、"工具"功能;文革时期《讲话》精神被"极左"政治势力歪曲,致使文艺走入畸形;"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对《讲话》精神作了新的阐释,标志着对《讲话》的研究真正步入科学。一大批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的出现,真正体现了毛泽东文艺"双百"方针的本意,同时也是对《讲话》文艺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申公豹》和《再论申公豹》是作家聂绀弩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两篇著名杂文,由于取譬奇特,含蕴隐晦,世人对其写作背景及讽喻对象存在着误解。从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看来,这两篇杂文的写作背景都与1944年延安指派何其芳等人来重庆宣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重大政治文化事件有关:前一篇杂文侧重于批评胡风对延安"文艺特使"何其芳的态度;后一篇杂文侧重于挖掘胡风之所以如此的深层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文艺问题的经典性著作,它对于马列主义占领文艺阵地,对于批判文艺界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讲话》发表至今五十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其基本原则和基本思想至今仍然是正确的,坚持《讲话》所指出的正确方向,对于我们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1、我们的文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讲话》所论述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同志说得十分清楚:“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  相似文献   

19.
延安《讲话》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它的理解也就必须回到它所计对的实际问题上去.就其实质而言,《讲话》主要解决了革命文艺与革命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问题,是革命文艺及革命文艺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理论纲领,因此,如果将其夸大到是一切文艺工作的行动纲领,并且可以永恒不变地指导任何时期的文艺工作,就是不科学的.实际上,对《讲话》定位不当,也是解放后我们在文艺工作上出现一些问题与错误的重要原因.除了个别理论观点在今天还有适用性外,《讲话》留给我们的真正遗产主要是它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它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具体化与解决任何问题都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话》发表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但是,它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究其原因就在于毛泽东不仅是以政治家的身份,而且还站在哲学家、思想家的高度,以辩证的艺术眼光观照文艺,用辩证思维分析和解决文艺问题,这是《讲话》获得超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讲话》中,毛泽东对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的内容与形式,批判地继承与创新,文艺的普及与提高,作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辩证的论述。作为一个政治家,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