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立峰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78-80
许多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或者是在被改编前就已经大红大紫,或者是在影视作品大红大紫之后得以重新登上书架。同时,又有许多大红大紫的影视作品被改编为销路可观的文学作品。虽然影视传媒更占优势,但是文学作品的地位不会被影视传媒所替代。因为看影视,一个观众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读原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2.
吴俊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
20世纪5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母题呈现“本土化”趋势,及至20世纪70-8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母题“本土化”日臻完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母题“本土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中国母题的缺失、“身份”母题含义的流变、“关系”母题内涵的新建构。对此,以刘裔昌、黄玉雪、汤婷婷、赵健秀、谭恩美等为代表的华裔作家,从不同方面展现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而他们作品的主题主要反映华裔作家处在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夹缝中的尴尬生存状况。在这种冲突中,他们或者和解,或者反抗、寻找自我、努力构建自我文化的身份。一言以蔽之,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母题“本土化”就是华裔作家对归属、两种文化等问题的思考,并在其文学作品中加以淋漓尽致的叙述,由此在美国文学界获得应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试论英雄驯服野生动物母题与考验女婿习俗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蒙古英雄史诗考验婚中所叙述的英雄为岳父家驯服野生动物而作为娶其姑娘的条件这一母题是蒙古先民真实婚姻习俗之反映,与世界其他民族古老服役婚相似。英雄为岳父家驯服野生动物的考验任务与蒙古先民游牧年代有关。 相似文献
4.
《陌上桑》复式二重性及与采桑母题演变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峰山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3):9-13
以文化学与文学整体流变角度来审视《陌上桑》,发现其存在思想文化上的矛盾二重性背景,由此使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等方面呈现出俗、雅交织的多组二重性特质。这既让作品成为文学经典,又使《陌上桑》本文奠定了采桑母题的基本形态,使这一题材的写法趋于定型并向雅化转型。后世文人只能以它为范式进行反复模拟和仿作并寻求自我空间,并且在对其程式化的模拟中也消耗了整个采桑母题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李琴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1):13-18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其创作影响了以后中国很多作家。余华被认为是当代与鲁迅精神相接近的一位年轻作家。本文试图从创作母题的角度对两位作家进行比较,从他们的相同与相异中探寻作家与作家之间的距离,以及时代文化变迁在作家身上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华裔美国文学开始跻身美国文学圈。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又具有独特的美国经验。而早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母题主要是尽可能真实反映中国形象,借此消除美国社会对华人的误解,渴望美国白人理解、尊重华人。文章以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李恩富、容闳和水仙花的作品为例,从历史视角分析其中"重教"、"游子"、"报国"以及"和"等母题及其所塑造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感应母题"是中外文学共有的文化母题。中国古代早期的文史记载中便蕴含了"天人感应"母题。从印度传入的大量佛经及民间故事中也蕴含了这一母题。佛经"感应"故事所具有的印度神话的夸张性、荒诞性、神异性及虚幻性对唐传奇小说母题起到了很大的触媒作用。此外,佛教"感应母题"所宣扬的果报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有机融合,亦极大地催化了"感应母题"的风靡。 相似文献
8.
母题何为——文学母题和母题研究法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卿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49-53
近百年来,母题研究法经历了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诸领域向小说戏曲研究领域不断迁移的过程,逐渐由一个舶来词成为小说戏曲中情节单元演变研究的热门词汇,其概念主要是指最小的情节单元,此外还赋予了其主旨、主题等意义,有时甚至与故事类型划等号。 相似文献
9.
宝音德力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Z1)
金马驹传说在蒙古族民间广为流行,并形成了“黑莫里”意识。传说的母题也逐渐完善。其不被擒捉的母题的变异,是在清朝统治时期,佛教渗入蒙古地区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不具备普遍性。金马驹形象永远是蒙古人民的自由、理想、幸福、繁荣昌盛的“黑莫里”象征。 相似文献
10.
11.
王丽丽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116-120
曹禺和钱钟书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虽然两人分别致力于戏剧和小说创作的不同领域,却都能超越阶级、超越时代主潮,对人性之思进行深刻挖掘。他们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人性善恶的独特理解,钱钟书倾向于表现人性之恶,曹禺则更执着于发掘罪恶人生中的人性之善。本文通过对人性善恶在二人作品中的表现进行阐释,进一步分析两位作家不同人性观形成之因,以此获得对人性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12.
曾宇钧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1):98-100
作为一种动态的、不稳定的、复杂的语言现象 ,语用预设策略在文学作品中常有运用。作者常利用语用预设的多维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帮助作品中人物巧妙交谈、理解言外之意、技巧地传递信息 ,帮助作者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朝忠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1):72-75
丁玲与张洁作为现当代文坛的代表性女作家,她们的创作母题即对理想的追求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她们创作历程本身却经历了由恨到爱和由爱到恨的看似相反的过程,原因是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4.
赵德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5):75-79
中国家族文学母题具有丰富蕴藉的叙事功能。20世纪40—80年代,新中国曾经全力推行过土地改革及其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制度。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等作家作品,真实再现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心理过程,成为合作社———宗族关系文学母题的一种原型模式。张炜的《古船》和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等小说本着审美批判的视角,透视生产队员的日常生活方式,揭示出生产队体制与传统宗法制家族的不变关系,暗喻传承数千年的宗法文化心理对人民公社的走向所形成的阻遏和巨大影响,显示出这种叙事母题丰厚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培培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6):118-120
利用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中和之思”来分析归化与异化的文学翻译方法,指出文学翻译应是归化与异化的中和,译作应在立足于本国文化土壤的基础上传达异域文化特征,最终“达兼济,主融通”。 相似文献
16.
王季思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历史著作与文学作品都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它们反映的目的和手段各有不同。就目的说。前者在把历史事实告诉人们,从中接受历史经验和教训;后者在把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活动展示在人们面前,从中得到思想启发与艺术享受。就手段说,前者务求真实,而后者可以虚构。 相似文献
17.
张鸿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4):100-103
郭沫若的《女神》是诗人主体精神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完美统一,并成为开一代诗风的典范。从不同的角度用《女神》同中外文学作品及文艺思潮进行比较,将会更为生动、更为鲜明地表现《女神》的时代意义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19.
颜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2-95
对目前中国文学作品外译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译者模式进行了评析,并从语言、文学和文化层面指出中西译者合译模式和优秀海外华人译者模式从总体上来说是较为合理的译者模式,希望越来越多的中西合译译者和优秀海外华人译者将中国文学的精髓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及文学。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母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华文文学始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底蕴,形成了围绕着中华文化核心的几个基本母题。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乡土与故园、祖先与家族、接续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冲突、兼济与独善的忧患意识都是海外华文文学历久弥新的基本母题。分析与理解这些母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海外华文文学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