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我国1998年财政运行的特点: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接近一半,财政赤字接近千亿,国债规模继续扩大。我国国债是多了还是少了?实施适度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什么不采取减税而扩大财政债务规模?适当扩张财政政策的实施,拉动了国内有效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冬天过去了,春天怎么办?”下一步是继续实施扩大财政政策,还是回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上来。  相似文献   

2.
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管理理论 ,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现象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扩大国内总需求 ,主要以扩大消费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支出为主 ,具体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3.
增发国债是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今年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发适量国债仍存在一定的空间。要扩大投资需求 ,就必须将储蓄转化为投资 ,而增发国债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措施 ,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对结构和总量起着自动调节的作用,作为经济杠杆的财政,必须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并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调节:首先,财政分配机制必须与市场机制相配合,来贯彻产业政策;其次,财政分配机制必须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来贯彻收入分配政策;第三,财政分配机制必须在货币信用机制中,来贯彻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建立在二元混合体制下的微观行为主体之上,我国政府的政策选择———以扩张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为主的效应分析也应建立在二元混合体制的微观基础上。从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效应的技术系数分析来看,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扩大社会总需求方面比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从这两种政策的调控成本看,扩张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财政政策更为可取。因此, 这种政策效应各有优劣,在短期内,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起了较大作用,但是由于其调控成本过高,中长期内继续使用财政政策的余地越来越小。从长远来说,宜以货币政策调控为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1998年我国具体情况出发,在论述具有特色的1998年宏观调控政策形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主要是:经济发展目标与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合;扩大内需战略与调整投资计划相配合;扩张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相结合;扩大投资需求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相结合;扩大内需与加强外贸工作力度相配合;扩大内需与增加供给、调整结构相配合。这种协调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且创造了在“软着陆”实现后防止经济滑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中央采取了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的在于引导和鼓励消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即从扩张性财政政策运行状况的评析入手,指出其局限性,并对如何完善和开辟扩张性财政政策新途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政府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和西方国家的财政有关。财政政策是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可以通过政府支出的增减直接影响政府购买,间接影响私人投资,也可以通过增税或减税影响公众消费,从而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以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财政政策的实施必然影响政府的总支出和总收入,从而影响财政预算的平衡。预算是否应该平衡?是否应该在每一个财政年度平衡?不同的回答反映了人们对财政政策在经济中作用的不同认识。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财政预算观,现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加速启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取向。根据储蓄、消费相互关系原理, 结合我国现阶段储蓄、消费的新特点, 大力推行消费信用, 适当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 完善金融服务, 并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以保持今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永久性收入假说模型(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对陕西省城镇、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当居民永久性收入增加10%,消费就会增加9.8%。因此,带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式就是政府可适度扩张性财政政策,完善与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给居民一个收入持久增加的预期,从而增加消费,实现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以货币政策的一般传导机制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有缺陷的,因为它忽略了我国特殊的金融管制政策以及通货紧缩现实的影响。该文通过构建一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模型,指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与加强金融监管的冲突导致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异化,而通货膨胀则导致企业市场行为异化,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其解决途径在于提高货币金融制度安排的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手段。本文从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入手, 重点探讨目前政府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政策的侧重点为何放在财政政策上, 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何主要采取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的措施, 以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交易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货币政策、交易费用、货币政策实施的交易费用等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进而从金融制度、微观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及收入分配制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高的交易费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达的货币市场和有效的金融机制基础上,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通道、汇率通道、非货币性资产通道和信贷传播通道四条途径影响宏观经济总量。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说明中国由于信贷管理体制、利率管制、金融市场不完善、微观经济主体非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阻滞作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不能有效地指导实体经济,进而对疏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路径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提出在"后危机"背景下采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出口退税政策取向对中国而言具有更为长远和现实的意义.在分析政策需求博弈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减轻出口退税政策"非理性"调整的压力提出退税政策调整目标回归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扩大内需以减轻短期扩大出口的政策需求压力、退税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配合实施以及从按产品属性向按技术属性退税方式转变等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税制改革——积极财政政策的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以来,为推动经济发展,我国政府一直采取以发行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来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目前这种政策的边际效益在递减.与国债投资相比,若实施以减税为内容的税制改革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是一种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初我国政府作出了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宏观经济决策。但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财政政策与税收以及居民收入、储蓄和居民消费3个方面对政策效应不明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性财政政策的本来含义是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不对社会总供求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在该思路指导下,对地方税系的房地产税、社会保障税和环境保护税的改革进行可行性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原因主要是机构活力不足、金融经济结构不对称、微观经济主体引致需求不足和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20.
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在调节和促进就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虽然在创造就业机会、鼓励自主创业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为缓解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问题,应采取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调整所涉及的税种,开征社会保障税以及构建长效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