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2010年长三角地区引进FDI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整检验和EG两步法,证明了长三角地区FDI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协整关系.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了滞后期为1~2时,长三角地区FDI变化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的原因,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不是江苏省FDI变化的原因.从产业结构看,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FDI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没有因果关系;从长期看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FDI的变化是碳排放量变化的原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估了江苏省与浙江省高耗能行业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相关度,结果表明,两省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及其产业结构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泰尔系数分析东部、西部两大区域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并对利用外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差距明显高于其内部的差距,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本地区大量引进FDI的原因,而西部利用FDI的过程中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黄杰 《统计与决策》2017,(21):108-111
文章以1997-2015年中国30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普通面板基准模型,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表现出“污染光环效应”,且东部大于中部;在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显著的“污染天堂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模型就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非线性的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下,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当门槛变量越过相应的门槛值时,有利于FDI降低碳排放强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199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地探讨了FDI在华区域分布、投资成本与进出口地区结构的关系,并就FDI对各区域的差异拉动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研究结果显示:FDI在华区域分布与外贸地区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同构性,且FDI对出口的拉动效应在各区域均大于进口,FDI对东、西、中部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差异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5.
现有FDI区位问题的研究多强调各类传统区位因素的作用,却忽略了地理空间效应的影响.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与普通计量经济模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大陆省域FDI区域分布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DI区域分布决定除受传统因素影响外,空间效应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并对我国(尤其中西部地区)引进FDI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孙夙鹏 《统计与决策》2016,(24):112-115
文章针对长三角地区因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阻碍创新的问题,建立DEA模型,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和投入资源利用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有近一半的城市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正向关系,城市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部分城市大量创新投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来长三角地区要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协调配置,注重创新资源结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9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财政分权、FDI和单位GDP能耗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情况来看,FDI是污染避难所效应产生的主要途径,财政分权一方面降低了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的意愿,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对FDI的争夺强化了污染避难所效应.从各区域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引入FDI对降低单位GDP能耗起到了微弱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引入FDI却促进了单位GDP能耗的增长,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FDI的跨区域转移是形成污染避难所效应区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FDI分布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2002年,我国吸引FDI金额为52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实际利用FDI最多的国家。但由于历史等原因,FDI在我国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差异很大。改革开放之初,FDI高度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198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吸收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占全国的96.73%,而中西部只占1.19%和2.08%。近几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善,投资的区域分布呈现出由东部沿海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渗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一、杭州引进FDI现状 21世纪初期杭州的城市性质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吸引FDI上有其自身的特色.图1为1985-2005年杭州实际吸收FDI状况,可以看到1991年开始迅速增长,经历了1994-2000年的波动期后,近年来又有十分明显的上升势态.截止到2006年上半年,全市新批准FDI项目358个,合同外资和实际到位外资18.56和10.82亿美元,同比增长52.90%和100.10%1.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发达的高技术产业和开放的经济环境,这些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和资源优势使得长三角成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之一.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描述、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对长三角区域两省一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地区利用FDI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保亮 《统计与决策》2005,(24):129-131
本文对西部地区利用FDI的现状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有效利用FDI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正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一体化大大提高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人口不断集聚.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增长以及人口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期有助于正确认识长三角的人口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区位优势理论以及成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存量模型并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地区FDI的区位选择取决于FDI的集聚效应、投资成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相应配套基础设施的水平,并且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集聚效应对FDI的选择有明显的正效应.东部地区的优势决定了其依然是外资流入的热点地区,但是西部地区可以通过相应的扶持逐步扩大对外资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岳树岭 《统计与决策》2012,(11):102-105
文章以长三角16市和珠三角9市为研究样本,采用1978~2010年数据,通过计算GDP动态度和不平衡指数,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以探求两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及其相应的经济增长机理。结果表明:珠三角区域GDP动态度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都高于长三角地区,这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强劲势头落后于长三角地区这一经济现象提供了实证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经济增长收敛性模型、Barro回归方程结合重力模型和Head与Mayer修正后的边界效应模型对198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边界效应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边界效应在减小,趋同性在增加.进入21世纪,地方政府追求行政区域边界内的利益最大化,使得江苏与上海、浙江的边界屏蔽效应增大,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颜澄 《统计与决策》2013,(4):105-108
文章利用高等数学、经济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自主构建了基于最速下降法的区域旅游潜力研究分析方法,利用该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曲线化的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展开宏观性分析与研究.针对曲线分析深度不足的缺陷,展开模型化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过程,构建了拓展的引力-斥力模型,使用该模型进行长三角区域旅游潜力分析.由此,找到了如何解决长三角区域旅游短板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对如何扩大长三角区域旅游潜力提出了整体对策,为该区域旅游产业稳定、深入发展提供了决策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形成了长三角新的区域优势,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的共识.那么作为区域合作的主体力量--企业,究竟以怎样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到底如何?对于企业来说长三角整合还存在着哪些障碍?我们于2004年四季度选择了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7个市的450家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就这些长三角地区企业在生产经营、人才交流、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协作关联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8.
乐为  伍宇欣  王菲 《统计与决策》2023,(13):132-137
文章运用超效率SBM改进的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双向FDI协同发展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双向FDI协同效应的增强不仅对本地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正向积极影响,还会提高相邻或地理属性相近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此外,这种空间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积极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于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双向FDI协同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借助更加适合专利产出存在过度分布时的固定效应负二项分布模型,解决泊松回归模型处理专利数据时遇到的过度分布问题,分析了中国R&D投资和FDI外溢对创新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R&D投资和FDI外溢对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都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分地区的结果来看,东、中、西部R&D资本投入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FDI外溢差异较大,由于FDI在东部地区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其它地区,FDI仍然在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劳动力、资本、技术和FDI等要素在中国各区域投入的长期不均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生产要素的多重集聚效应;国内投资的集聚正在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技术进步、出口贸易和FDI依然集聚在东部地区,并没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投资与技术进步的集聚产生了交互作用,并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