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集古录》在记录碑刻、考辨文史、赏鉴书法之外,欧阳修还随手著录了与友人的"交游录",以金石为触媒,呈现集古交游场上关于趣味、身份与情感的思索。首先,《集古录》区分不同收藏的性质、方式和人群,标举交游圈"有益""好古"的收藏旨趣,有意识地将金石趣好区隔于其他收藏。其次,《集古录》渗透了欧阳修在收藏审美中自觉而强烈的"君子"意识,这些集古理念原则可视为群体身份认同之标识。此外,《集古录》还有一重深情动人的弥漫回忆色彩的情感书写,缅怀交游与凭吊同人的情感为欧阳修提供了情感的归属。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文化史上,欧阳修是一位儒学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及文坛领袖。他虽然不以书法创作著称,但对书法也多有论述。他的书法理论著作有《集古录跋尾》十卷、《试笔》、《笔说》、《砚谱》、《试笔诗》、《学书诗》等。其中,《集古录》是一部金石资料汇编,所收碑刻,...  相似文献   

3.
虞万里 《兰州学刊》2014,(10):40-48
马衡是中国考古学和金石学的先驱,近数十年来研究者不乏,但竞无一篇全面阐述其在汉石经研究上得风气之先和集搜辑、研究之大成的文章。文章从马衡前期生活经历中勾稽出他的金石之缘,继述其主政北大考古门和故宫博物院时期对汉石经搜集所投放的精力和在汉石经研究中所作出的成绩。最后,利用新近公布的马衡日记,勾勒出他在人生晚景抑郁的环境中,从事《汉石经集存》整理的细节和心态,俾使学界对这部总结性的汉石经著作有一个全面了解,从历史的角度充分认识《集存》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完善,以推动汉石经研究。  相似文献   

4.
《隋志》著录《世说新语》于子部小说类,而把《搜神记》著录于史部杂传类,这一方面说明二者在文体上存在差异,同时也表明了不同历史时期小说观念的演变《。世说新语》不同于《搜神记》的文体特征可归纳为一个“小”字,一是体制小,即篇幅短小,不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二是功用小,即缺乏宏大主题,远实用而近娱乐。《隋志》于小说类著录《世说新语》而弃《搜神记》,表明《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正切合《隋志》所持的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5.
《论语》自战国初期成书以后,研习者众,汉文帝时曾立为传记博士。两汉之世以《论语》名家者颇多,《汉书.艺文志》述其流脉,著录相关研究著作。自汉历魏晋六朝而隋唐,其学不辍,然未有“《论语》学”之名目。“《论语》学”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出现于南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三《籍溪胡先生宪墓表》云:“原仲(胡宪之字)自言少从其从叔文定公传《论语》学,时时为予诵说,以为治道之要也。”此处“《论语》学”仅是泛言习读《论语》以为进学之一途。汉唐史志著录《论语》研究著作皆附列于六艺之后,未置为单独一类。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区…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辛弃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建国三十八年来的辛弃疾研究,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66年是基础阶段;1966年到1976年是倒退阶段;1976年以后是深入阶段。第一阶段有论文(据不完全统计)52篇。同时还出版了一批专著,其中以邓广铭先生的《辛稼轩年潜》、《稼轩词编年笺注》、《辛稼轩诗文钞存》三种著作为突出代表。此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辛弃疾及其爱国词的认识与介绍。走一代的词学研究者尤榆生、夏承焘,唐圭璋、冯沅君、吴则虞、程千帆等先生都撰文论述辛词。关于辛词的艺术特性,各家论文略有触及,虽然  相似文献   

7.
吕文明 《东岳论丛》2022,(11):120-127
从宋代开始,历代文献开始不断对云峰刻石进行著录,如赵明诚《金石录》、阮元《山左金石志》、包世臣《历下笔谭》、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等,但这些文献都未对其书写者进行详细考证。我们尝试跳出单纯的文献著录,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刻石本体,还原刊刻活动历史现场,对郑道昭、郑述祖的学术贡献进行重估。经过研究发现,云峰刻石刊刻活动的始作俑者是郑羲故吏程天赐,郑道昭则是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到有意,整体策划、组织了刊刻活动,其直接书写的不过是其中几块有郑道昭名字而且字数较少的刻石。云峰刻石中的北齐作品,主要是郑道昭之子郑述祖出任光州刺史后组织刊刻的,作品使用隶书字体,提升了题刻的品味和层次,形成了云峰刻石的北齐风格。郑道昭和郑述祖虽然不是书法名家,但这些作品的经典风格却让他们的名字与云峰刻石一起载入了史册。  相似文献   

8.
郝经对文体的分类,集中体现在《原古录》(已佚)和《续后汉书》两部著作中。通过《原古录序》和《续后汉书.文章总叙》,可以发现,郝经将所有文体都分别统属于四种儒经之下,具有尊经尚道的色彩。他采用了独特的三级分类法,并能够重视表现手法。他的文体分类方法既对前人有所继承,也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胡长春 《学术界》2005,(6):146-150
青铜器铭文习称金文。重视金文资料的搜集整理,一直是金文研究的优良传统。殷周金文在古文字学、上古史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收录金文数量最多、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无疑是《殷周金文集成》。该书共十八册,收录青铜器铭文11983器。该书出版后,又新出土了一批宝贵的殷周铜器铭文,涉及宗周王室、列国王室的世系、职官、礼制以及殷周古族等诸多方面内容。近年来本人搜集整理了新出土青铜器铭文成《新出殷周金文集成》一编,共得铭文1517器,其中有许多重器如晋侯苏钟、子犯编钟、吴虎鼎、史密簋、逨盘等,并就部分字词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10.
《搜神后记》的作者是陶潜吗?白广明《搜神后记》是一部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志怪小说,它的作者,旧题为晋·陶潜。陶潜,即陶渊明。将《后记》作者署为陶潜,见于《隋志》,其后两《唐志》、《宋志》等均未著录。早于《隋志》的梁·慧皎《高僧传叙录》有陶渊明作《搜神...  相似文献   

11.
《山左金石志》是毕沅与阮元合作共同完成的一部分地金石目录著作,开山左一地金石著作之先。该书搜罗广泛,体例成熟,考证精详,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其质量之高,声誉之隆,皆是众多学人努力的结果。《山左金石志》的作者毕沅与最终勒定和刊印全书的阮元贡献相当,近人对毕沅著作权持误解否定态度是不应该的。《山左金石志》的编纂是毕沅与阮元两个幕府史学活动的承续,其编纂催化了阮元幕府的形成,并为乾嘉时期官私互动的修书事业提供又一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2.
《广艺舟双楫》是晚清改良主义代表人物康有为公车上书失败后寄情金石的 产物。著作中洋溢着变革求新的政治理想,充满了尊魏卑唐的叛逆精神。作者倾注在著作 中的这些非艺术精神不仅没有损害其艺术价值,反而起到了震聋发聩、摧枯拉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此书卷上商器七,卷中周器八,卷下周器六,共释注二十一器。见于宋代著录的二十器,见于清代著录的一器。前有吴昌硕题封面,褚德彝作序。咸丰三年,吴江翁大年过访徐同柏,索所未见金石书,将以入所辑金石书目。徐氏因出吴氏所著《石鼓读》板本、《商周文拾遗》录本赠他(见《徐籀庄年谱》,《古学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是在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产生的一部目录学著作。是书对《四库全书》著录和列入存目的共一万余种书籍——撰写了提要,是一部代表了我国古典目录学最高成就的巨著,向被学界推为读书门径、治学津逮。 但《四库全书总目》又是一部存在许多缺点的著作。这是因为提要之作,成于众手,各纂修官水平不一,更加上迫以时日,  相似文献   

15.
郑樵,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郑氏读书论学,涉猎极广,著述颇丰,博学多识。本文拟对他的文字学的研究略作评述.郑樵研究文字的主要著作有《象类书》、《六书证篇》、《六书略》、《金石略》、《石鼓文考》等.前三种主要研究“六书”,但《象类书》及《六书证篇》二书早已亡佚,其主要观点及成果保留在《六书略》中①;《六书略》一书见其所撰的《通志》。后二种主要研究金石文字,《金石略》一书亦存《通志》中,《石鼓文考》也已散佚,其主要观点已见他书所引(详下)。另据《献皇帝书》,郑樵的字学著作尚有《续汗简…  相似文献   

16.
《卜辞通纂》郭沫若撰著于1933年1月,5月在日本出版。今年是这部在甲骨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著作出版60周年,特撰此文,以资纪念。 甲骨文研究自1903年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录——刘鹗的《铁云藏龟》问世以来,相继有1904年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考释著作——孙诒让的《契文举例》问世。在此之后的著录著作还有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前编》、《殷虚书契后编》、《殷虚书契菁华》和王国维的《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著作有罗振玉的《殷商贞卜文字考》、《殷虚书契考释》、《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还有王国维的《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殷周制度论》。王襄的《 簠室殷契类纂》等。这些甲骨学研究著作的发表、出版为《卜辞通纂》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7.
《近出》与《集成》互重、自重校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等《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简称《近出》。《近出》所收金文材料1258器,其中有“百余件”铭文该书说为“伦敦富士比和佳士得拍卖行收藏的殷周金文资料”。这“百余件”铭文中有部分铭文为伪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简称《集成》。《集成》所收金文材料编号为12113器,部分器类后有空号,部分旧有著录及近出铜器则有自重、重收、漏收现象。除去空号、自重、重收等,《集成》实际所收金文数为12001器。据初步统计,仅如殷墟妇好墓所出,且收于《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相似文献   

18.
郑樵的文献整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毕生从事文献的收集整理,著作繁富,对图书文献的搜求、编排著录、著录人选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性见解;关于金石图谱文献也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9.
马中柱 《学术研究》2001,2(12):159-160
由张江明提出组织并与邱金用、梁渭雄一起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新探》一书 ,概括了张江明为代表的广东哲学界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路和主要成果 ,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很有启发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很有意义 ,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著作。一从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到研究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 ,是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广东哲学界在 2 0世纪 6 0年代即开展对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继续这项研究工作 ,开始还是对一般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研究 ,后来侧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研究。这本《邓小平…  相似文献   

20.
整个钱氏著作系统,是一个纵横上下交叉综合研究与微观宏观本末循环研究相整合的立体的、辩证的“循环之阐释”。其特点,一是著作内在的纵横联系,二是深广的连类征引。它囊括中西、穿越学科,凸现出深藏于中西文化背后共同的诗心或文心。钱氏系统的生成与成熟,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早期以《围城》为代表,中期以《宋诗选注》为代表,晚期以《谈艺录》、《管锥编》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