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学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1980—2011年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因素的作用规律。结果发现,城镇就业空间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预期收入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相对最小;同时,城镇失业率越低,制度因素越弱,相应劳动力转移的文化技能素养和物质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2.
张志新  李亚  任欣 《东岳论丛》2011,32(10):129-133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接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地区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边际效应递减。因此,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理论从工资收入差异角度阐释了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但对我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中国劳动力转移现实背景的抽象描述,认为决定劳动力能否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转移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城市生活能力.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户籍制度约束,而是不变制度工资、家庭决策和非人力财富匮乏导致劳动力缺乏城市生活能力."两栖"劳动力转移的长远意义在于为下一代的永久性转移积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财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市民化,保障他们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农村教育制度,使之向务实有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理论从工资收入差异角度阐释了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但对我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中国劳动力转移现实背景的抽象描述,认为决定劳动力能否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转移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城市生活能力。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户籍制度约束,而是不变的制度工资、家庭决策和非人力财富匮乏导致劳动力缺乏城市生活能力。“两栖”劳动力转移的长远意义在于为下一代的永久性转移积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财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市民化,保障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农村教育制度,使之向务实有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缺失显性化,用国家正式制度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特点,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加快和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明确目标任务;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序;完善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溯源与研究进展,以山东省309名农村女性作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规律,并提出应改变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加强农村女性义务教育的监管工作、职业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村转移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打造本地区特色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品牌;创造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配套机制;营造男女共转创业的社会环境,以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8.
农村必要劳动力与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本文提出了必要劳动力和弹性劳动力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供求关系和均衡理论建立了城乡劳动力转移模型,分析了城乡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供求均衡和转移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拉力,现阶段主要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其次是在工作区域生活休闲的效用.农村必要劳动力与弹性劳动力收入差距是农业补贴的重要依据.根据必要劳动力和弹性劳动力相关理论,提出了劳动力地区转移、就地转移、城乡相对转移和移民转移的具体途径,最后对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了结论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乐其顺 《学术论坛》2007,(5):112-116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应当坚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文章利用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论证了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趋势、制约因素,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弊因素,提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平 《青海社会科学》2007,(5):54-57,46
在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及转移状况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