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刍议杜威的建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论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经验改造之上的建构方法是其中最重要的哲学方法之一。与追溯事物起源的发生学方法不同,建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是起源方法的反过程,它与起源方法相辅相成,分别扮演着分析和综合的角色,弥补了杜威方法论上的辩证法缺失。在杜威看来,建立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基础上的建构方法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一种社会性的经验方法,通过它可以实现在政治、伦理学和宗教等诸方面的圆满经验。  相似文献   

2.
方法论是作为工具主义或者实用主义的杜威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构方法是其中重要却常被人们忽视的经验方法之一。杜威的建构方法是基于他改造传统经验概念之上,也是建立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基础之上的经验方法。与逆向追溯和分析事物起源的发生学方法不同,杜威的建构方法从解释学角度对事物进行面向人类经验的综合性解释,它与发生学方法相辅相成,分别从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角度探究人类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杜威方法论中的辩证法缺失。杜威广泛地运用了建构方法,尤其是在社会学和教育思想中,他认为通过它,我们可以实现在政治、伦理学和宗教等诸方面的圆满经验。  相似文献   

3.
徐陶 《学术探索》2009,(1):9-13
“探究”是杜威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可以看作是杜威思想的核心方法论,用探究概念来建构杜威的思想体系,可以把杜威在形而上学、语言哲学、知识论、逻辑思想等相邻领域的理论整合起来,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现杜威在这方面的思想全貌。杜威的“真理观”、“发生学方法”、“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等也可以纳入到这体系之中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杜威对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的重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认为,传统哲学由于篡改了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的原始意义,导致哲学与生活世界疏离并使许多人对哲学失去了信心。要重建哲学的尊严,必须重新诠释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杜威大大拓展了经验概念的含义。将经验与自然、生活、历史等内容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杜威认为唯一能揭示这种统一性的经验法是建立在原始经验基础上的,它给人提供的是一条不断探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用伽达默尔解释学的两个标志性词语——“方法”与“真理,”尝试解读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方法引借”是近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必然选择,它作为研究工具,一方面奠定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现代基础,一方面导致了“中国哲学”研究的“真理缺失”。把握“方法”与“真理”的内在玄机,是解决“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关键,是当今学者建构“中国哲学”亟须解决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西方哲学的方法,与反对用西方哲学剪裁中国传统思想的态度并不矛盾.之所以要重提方法论,一方面方法论是哲学的命脉所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上对方法论的自觉不够.哲学上的学,就是以分析为中心的思想论证的功夫.学习西方哲学的方法包括不同层次.首先是学习关于方法的理论,即对哲学方法的自觉理论探讨.其次,是从其重要理论成果中学习有关方法的具体运用.第三,将其成功有效的方法,有选择地应用到中国哲学的研究中来.第四,学习它如何以哲学的方式研究各种经验,包括经典与现实的经验.第五,学习西方哲学重视方法论的建设,发展切合中国文化经验的哲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2016,(3)
本文以偶然性为视角,讨论杜威的经验方法。在杜威哲学中,经验表示概念表示前反思的生存状态。在哲学方法方面,传统哲学运用非经验方法,逃避偶然性,在经验之外从事思辨,导致二元论,陷入到虚假问题之中。为了使哲学从经验之外进入到经验之内,杜威提出了经验方法。这一方法去除二元论对于经验的遮蔽,直接面向经验本身,尤其是具体的情景,肯定偶然性的真实性,最后回到经验,体现出生存论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方法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从方法论角度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需要实现“四个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上,实现由体系研究到问题研究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上,实现由传统解释到返本开新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上,实现由革命批判到建设创造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视域上,实现由中国化到世界化的转变。据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内容不断完善,方法不断自觉,形态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9.
体验、解析、会通的有机统一,是张岱年《天人五论》所建构的哲学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排斥直觉法,因而不同于现代新儒家和清华学派的哲学家;同时,它把辩证法看成一般的学术方法而非独立的哲学方法,这又使其不同于当时的新唯物论者。这种方法论是在综合中西哲学方法以及近现代各派哲学方法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创造。  相似文献   

10.
窦新元 《学术研究》2004,(12):19-24
杜威形而上学的经验自然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杜威的形而上学是以探究所有自然存在物的普遍特征为目的的。经验概念和经验与自然的连续性是杜威形而上学的经验自然主义的理论核心。经验方法是杜威所倡导的发现自然存在的普遍性质从而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融合——评张岱年的新唯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对话的过程中,张岱年将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观念和范畴"综合创新",成功建构了一个由宇宙论、方法论、知识论和人生论构成的新唯物论哲学体系,较好地解释了当时的现实世界.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对话和融合的经验,对于我们当前思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美学研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是被误解较多的一个美学流派。提到实用主义、一般人总会想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类行径。把这种看法搬到学术上来,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就相当然地被称之为“市侩哲学”和“俗人美学”了。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先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经验”及其方法谈起。所谓“经验”,在杜威看来,就是自然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不定的、不断完善的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他宣称,要拿他的经验自然主义所使用的经验方法去代替传统哲学所使用的非经验方法。他认为,非经验方法是一  相似文献   

13.
逻辑理论是杜威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可以看作是杜威所有思想的方法论.杜威早期把逻辑看作是对于反思性思维的研究,后期把逻辑看作是对于探究的探究.杜威认为逻辑形式是在探究的操作中产生的,它们涉及对于探究的控制以便能够产生有根据的断言.尽管杜威的逻辑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是他的逻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当前逻辑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梅 《阴山学刊》2006,19(5):76-81
杜威站在经验自然主义的立场上,对于现代性是持批判的反思态度;胡适站在实验主义方法的立场上,对现代性持赞成的态度。在现代性思想的建构上,胡适背离杜威的立场,误读了杜威的现代性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哲学也在进行着痛苦而又意义深远的蜕变,而促成这一蜕变的工具就是自西方引入的现代化成果--科学和逻辑方法,当时的哲学家都纷纷利用这一工具,致力于重释中国哲学和重构哲学体系的工作.冯友兰无疑是赋予中国哲学以现代化形态的一个成功个案,这个成功离不开他的哲学方法论,是冯友兰在学习现代方法(特别是逻辑分析方法)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诸多哲学家建构形上学的合理因素,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实用主义是一种与传统哲学截然不同的研究哲学的方式,它认为理论的重要性存在于人们日常行为的内涵之中,努力发展一种强调人类行为的新哲学.这样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具有某种一致性.古典实用主义的三位思想家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的理论尽管表现出不同的哲学兴趣,但是他们在实用主义的基本问题上表现出了共同的实践哲学倾向:首先,"实用主义"一词不仅来源于"实践"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把"实践"纳入到人的现实生活领域;其次,实用主义的"经验"概念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具有了生存论意义;第三,实用主义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理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而成为人类生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古典实用主义者对传统哲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哲学成为生活中的积极力量,强调用实践智慧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实用主义哲学是在对传统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生存论意义上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7.
科学人文主义在杜威的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另一个原点。一方面,杜威从科学的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角度,论证了人性品质和文化要素对科学实践的影响,力图将科学观人文化。另一方面,杜威揭示了科学在哲学思辨、艺术审美、民主政治和自由教育等方面的文化改造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科学改造社会文化的纲领。杜威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揭示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深刻关联,为当代科学实践和文化实践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8.
胡适的“科学方法论”思想与中国传统治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学方法论的建构中,胡适把杜威的整体哲学化约为方法,并以此来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在西学观照中与中学双向互动,相互改造,由“五步法”改造为“三步法”,再由“三步法”演变为“十字法”,最后到“四字诀”。胡适重构方法论的思路已从标榜西学到融合中西,终至偏向传统朴学。由于胡适的中西文化融合只限于文史治学领域而无法完全达到哲学层次,因而很快被郭沫若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方法论所代替。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方法论不仅包括其哲学方法论,而且还包括在其哲学方法论指导下一切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比如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作为二者之集中表现的领导方法的理论,它们构成了一个内容完备的毛泽东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言意之辨的方法论意义与宋明理学的综合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明理学“摆脱汉唐,独言义理”,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它的“新”既体现在“理本论”的哲学形态上,又体现在思维方法上。而之所以能够从“本然之全体”上实现为“性与天道合一”的本体论哲学范式的理论建构,则集中体现在“言意之辨”的方法论的综合运用上。在“体用一源”、“理一分殊”和“存天理”的原则下,以“言意之辨”所蕴涵的“得意忘言”经典解释方法和“圣人体无”的本体直觉方法以及“辨名析理”的逻辑方法,解读儒家经典,重构儒学体系,弘扬儒学精神,则是理学家之所以能够超越汉唐而实现综合创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