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他所建立的美学体系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美学思想虽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但诗画一律,其蕴含了古典诗歌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所共同追求的审美旨趣。论析王夫之诗论思想中关于"天人合一"、"神理论"与"象外说"等艺术观点与古代画学之道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化其诗学理论的意蕴,也对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为构建现代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马克思早期美学思想,我们必须从这种思想的最早源头入手。我们不仅要从马克思本人最早的文字作品中去探索,还要到他生活的环境中去寻找一些影响他的美学思想的精神因子。 马克思本人写了什么固然重要。但是哪些人对他的美学思想产生过重要作用,他读过哪些人的著作,他受过什幺样的文化思想教育,这对于研究马克思早期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方面。一个人的思想不是一天形成的,某种思想上的转变也不是一夜之间突发的,这里有着深层的精神土壤和思想种子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身体美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富春 《中州学刊》2005,(3):241-243
伴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身体问题在思想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理所当然地关涉到作为感性学或者感觉学的美学,因为身体不仅是感性世界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还具有感觉的机能.身体美学或关于身体的美学正成为美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人们不仅试图将身体美学体系化,而且极力重构中国和西方美学历史中的身体问题,以至于要描述出中国身体美学史和西方身体美学史.于是身体美学自身面临着泛化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澄清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手稿》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原点,《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提供了最持久的美学启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手稿》美学研究所凸显出的经典阐释与开放阅读、文本依赖与语境研究、理论转译与思想误读等理论问题,仍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中国《手稿》美学研究需要走出“经典阐释”的单一选择,需要在进一步吸收其哲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继承它的理论精神与美学精神,从而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美学选择和美育实践的传统生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倾心美学并积极投身美育实践,他的美学选择和美育实践浸润着中国思想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他不是传统的因袭者,但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肯定的一面,传统思想文化对他起过很大的作用和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同整个的蔡元培精神、他的美学选择和美育实践是分不开的。其美学选择和美育实践的传统生成性,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他博大精深、文约义丰的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中华美学思想的发育、形成和发扬光大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引导中国社会审美实践并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值得认真研究。一、大和恒道的美学观老子的美学思...  相似文献   

7.
中国较完整意义上的文学纯粹论,是20世纪初随同西方哲学、美学理论的输入而形成的。在这一理论输入和学说形成的过程中,王国维是先导和奠基者。他在研究、介绍和汲取叔本华、康德、席勒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艺观,也构建起了中国文学纯粹论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充的《论衡》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结构体系中的一环,深入探讨王充的美学思想,看他从前人那里拿来了什么,给后人又留下了什么,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从先秦到魏晋美学的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王充,其在美学上的发现得力于何处,何处局限了他的发现,弄清这些问题,对我们今天构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可能还有其特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胡强 《阴山学刊》2008,21(4):44-51
梅洛-庞蒂的哲学是一种身体哲学,身体问题是梅洛-庞蒂哲学的核心问题域。在西方哲学领域,梅洛-庞蒂的哲学对于身体问题的推进使身体的纯思想意义被发现,也反映了20世纪西方现象学运动对于人的概念的重新理解。同时,正是从身体哲学出发,梅洛-庞蒂建构起了他特有的身体美学,梅洛-庞蒂的身体美学是让身体成为自身的美学,是从身体出发理解美和艺术的美学,这种身体美学在从艺术的角度探讨身体和从身体的角度解析艺术的双向进程中来理解身体本身,使身体作为一个独立整体得以显现出来。身体美学成为我们理解梅洛-庞蒂整体思想的一条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0.
老庄哲学对构建中国美术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美术形成的哲学和美学基础。本文诠释了老庄哲学是黄宾虹艺术理论、艺术风格形成的思想根源。在纪念黄宾虹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深入地研究黄宾虹艺术及其哲学蕴含,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身体话语是中国山水画特别是文人山水画美学思想的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在中国山水绘画美学中以各种样态、各种方式普泛地存在着。身心合一的诗意逻辑结构所衍生出来的身体话语致使中国山水画论体现出浑融感知的体验性、辩证对举的张力性和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妙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蒋孔阳是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与时俱进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实践美学的主要代表,还是新实践美学的开启者。他的美学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实践创造美学",实践创造美学的集中表现是《美学新论》。实践创造美学,从审美关系出发,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把美归结为多层累的突创和恒新恒异的创造,把美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开放性的美的本质系统。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研究是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是实践创造论美学直接连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中介,还是促进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蒋孔阳的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开辟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天地,综合研究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儒道互补显著特征,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特征及其在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表现。蒋孔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建设工程的主要设计师之一。  相似文献   

13.
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属于中国现代美学的认知再现论体系。对于有着抒情写意传统的中国美学来说,这个体系是它所陌生的,但是对于现代美学来说,这一体系的出现又是不可避免的。在古代美学传统与现代审美需求的矛盾交错中,中国现代美学认知再现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至今仍处在初始的阶段。蒋孔阳的美学思想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为中国美学在现代条件下创立一个可以与意境对等的典型范畴,从而使社会生活真正进入审美的视野,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他的美学思想,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显示出中国现代美学的运行轨迹,是应当珍惜和扩展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身体美学与美学史写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格 《中州学刊》2005,(3):245-246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把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界定时指出:"美学(美的艺术的理论,低级知识的理论,用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类比推理的艺术)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①但鲍姆嘉通这里所讲的感性并不包含人的身体.他在论述中所罗列的现象中不但不包括身体,而且在提到身体时将其等同于"性欲"、"欲望"等.显然,身体的自然属性没有被他作为一种感性纳入到美学研究的对象中.事实上,人虽然主要是作为一种精神和社会存在,而从更为根本的层面来讲,人的身体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这与作为感性认识的学科--美学,并不存在根本性矛盾,相反,理应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当下倡导建构身体美学在学理上是具有可行性的.并且,古典美学史也为身体美学的建构提供了理论资源.我们不能因为身体在鲍姆嘉通美学中的缺失而断言身体现象在美学史上一直处于被漠视的状态,如果我们对中西方古典美学史进行仔细梳理就会发现,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身体都曾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而被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5.
陈剑澜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84-203+208
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于清末民初新旧文化更替之际,以“立人”为主旨。这个“人”不是传统宗法伦理关系中的人,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体。20世纪初,王国维热衷于德国早期审美论哲学,积极引介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尝试用这些外来思想会通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同时结合经验论观念以针砭时弊。王国维在主体论视野中进行的美学探索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开端,他构建的审美理想论、艺术本体论和美育论框架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新儒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审美化的思路也可以追溯到王国维早年著述。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长期陷于自律与他律之争,而关乎人性、人道的美学立场始终存在着。今天,从观念史角度审视中国现代美学问题的缘起及其流变,既是为了正本清源,也是为了重续美学的人文之思。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他的美学研究注重人生和启蒙问题 ,在借鉴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创建了具有现代性意义和本土内涵的中国现代美学。这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 ,王国维强调西方现代哲学是“形上之学” ,提出了“学术独立”和“审美独立”的观点 ,赋予中国美学以现代哲学的思维品格 ;第二 ,王国维把“人生”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提出了审美“无用之用”说 ,创建了具有现代人本主义意义的人生论美学 ;第三 ,王国维以强烈的本土问题意识和开放的学术视野 ,沟通中西、古今之美学思想 ,创立了独特的“阐发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身体美学是目前国际美学界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介绍到中国后,中国美学研究界结合外来理论资源和自身特殊的学术背景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四年来,中国美学界的相关研究者们围绕着有关身体美学的西方理论资源和学术观点的译介、身体美学兴起的原因、身体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西方身体美学史的建构及身体美学研究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互动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努力推进着身体美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近以来流行的身体美学研究不单可以从西学资源和理论命题中寻求思想支撑,也可以从我国现代以来的本土美学理论中汲取思维灵感。从我国当代生命美学的理论视野来考察,身体美学的概念与内涵不仅易于得以厘定、廓清,而且还能定位身体美学在人类美学史上的消涨态势和历史位置。在生命美学旗帜下,当代身体美学研究实际上是以一种专题、实证研究形式参与、共襄生命美学研究的集体事业。  相似文献   

19.
许军  李瑞广 《南方论刊》2007,(4):92-92,91
葛洪的生态美学思想是在其道教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葛洪的生态美学充分反映在其神仙美学和生态伦理美学上。它们所展现的和谐共融的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之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潘显一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于2010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书从先秦道家及其他重要思想流派对后世道教美学思想影响说起,沿汉末直至清代,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中国道教美学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填补了道教思想史研究中道教审美思维和美学思想史的空白,在国内外的道教思想研究中别树一帜.该著充实、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美学思想史体系,使儒、释、道为主干共同支撑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因道教美学思想的补充而第一次展现其完整的面貌,是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重要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