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一民 《民族学刊》2021,12(3):1-9, 94
以清代基层社会组织重建和社会治理为视角进行考察,清代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清朝建立后,不仅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也继承了明朝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重点对宗族、保甲、乡约以及会馆等民间组织的恢复与重建予以支持,并让渡部分公权力,使其统治触角向下延伸,“皇权”也由此渗入县以下的城乡基层社会。满族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而非域外之人,因此,他们一旦取得政权之后,除了保留满族的部分政治文化和风俗传统外,更多的是在大中华文化体系中寻找生存智慧与治国理政之道。在清代,不仅汉族、满族,也包括蒙古族、藏族或回族以及其他中国境内各民族,都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进程之中。正因为如此,民族融会才升华为“中华民族”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不平衡的,当中央王朝的统治延伸到边疆民族地区时,首先面临的就是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如何有效治理和管辖这些民族地区,中央王朝为解决该问题便推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羁縻政策。后来,发展到元时在西、南边疆演变为土司制度,明时发展,清后期衰落。从土司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汉文化对满族发展的影响历来是清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清朝入关至乾隆朝期间汉文化对满族发展的影响入手,对该时期的满汉民族关系作一探讨。由于其间基本形成了满族文化认同于汉族文化的基础,故对这一时期汉文化对满文化影响的阐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644年,日益强大的清政府在明朝降将吴三贵的引导下,长驱入关,定鼎北京。入关  相似文献   

4.
骆越国雄踞于南越国的西南部.南越国对骆越国的统治是松散的,骆越国有较强的独立性,骆越国是南越国的国中之国.南越国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汉人入乡随俗,鼓励汉越通婚,对越俗革陋鼎新,吸收越人参政,允许越人自治,融洽了民族关系.骆越国在先秦时期呈现明显的骆越文化特征,但在南越国时期,由于汉越文化涵化,汉文化元素增多.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清王朝民族宗教政策,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妥善协调民族关系。著名清史和满族史专家王钟翰先生指出:“平心论之,清代满族统治者对于我国边疆地区各民族,创制、执行不同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清代的民族宗教政策不但超周、秦、汉三代,甚至连煊赫一时、地跨欧亚二洲的大元帝国亦瞠呼其后”。  相似文献   

6.
展龙 《民族论坛》2013,(7):37-44
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集团推行了以封贡互市为核心,以军事防御为主轴,以分化瓦解为手段的一系列边疆民族政策。由于这些民族政策以蒙古族为重点,忽视了女真族的兴起,且存在民族歧视等不足,因此,它虽然在短期内改善了民族关系,巩固了边疆统治,但长远来看,已难以适应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发展趋势,相反还加剧了民族矛盾,成为导致努尔哈赤起兵和明朝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明宣宗时期对女真族的民族政策在继承洪、永的基础上,又因时做了调整,逐渐由洪、永时期的"恩威并施",转向"驭夷宜宽"的羁縻政策。诸如继续推行招抚政策;进一步强化贡市贸易;恩威兼施的军事怀柔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发展,不仅进一步缓和了辽东地区的民族关系,巩固了辽东地区的政治统治,而且对后世女真民族政策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有明一代民族政策由明前期至中期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满族建筑是中国建筑历史中独成体系的民族建筑系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尤其是在满族统治时期,随着统治势力的不断强大,满族人在建筑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因此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满族建筑进行研究分析,以吉林省四平市叶赫古城为例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 以满族封建上层为主体建立的清王朝,是中国悠久历史上许多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最后出现的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新兴王朝。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关系到王朝命运的根本问题。满蒙汉“联盟”关系,是有清一代满族统治者在处理民族系关中为笼络蒙古族封建王公和汉族地主阶级而奉行不替的宗旨。早在“后金”统  相似文献   

10.
满族入主中原后,如何正确处理与北部蒙古族的关系,是清廷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清廷吸取总结了历代民族统治经验,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先后制定了《盛京条例》、《蒙古律书》、《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和《西宁青海番夷成例》等法律。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民族政策史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音代民族政策是政策学的一座宝库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多民族的国家,靠什么来协调复杂的民族关系,以维护国家的统一?靠的是民族政策。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国家和政党的产物。民族政策则是国家或政党为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秦汉以后,汉族逐步发展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封建地主阶级又长期占居统治地位,在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他大物博”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复杂的民族关系,以维护汉族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12.
满族统治者进占以辽东为中心的广大汉族地区以后,如何统治汉族,成了满族统治集团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入主中原的宏图大志能否实现,也关系到在关外能否维持住一隅江山。本文试图对清王朝入关前对汉族政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其总的规律作一分析,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13.
撷美丰宁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是一个以满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县。在清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这里是山戎、库莫奚、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长期游牧之地。清代以后,满洲人进入丰宁。到康乾时期,这里的人口已十中有七是满族人。建国后,由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满族人恢复民族成分,并于1987年成立了丰宁满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4.
满族的狩猎习俗是该民族最为古老的传统习俗,"楉矢石砮"便是这种习俗和文化的真实反映,后来的"以弧矢定天下"及以"清语骑射"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无不与满族的狩猎习俗密切相关.可以说,满族的狩猎习俗是他们最为重要、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的风俗;从历史或民俗的角度来考察,会发现这种习俗的产生与形成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长白山地区特殊的条件环境促成了满族狩猎习俗的形成,也因此形成了满族对长白山的依附关系和对它的崇敬或热爱.  相似文献   

15.
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所建立的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近300年之久。满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影响曾波及世界。在国际上,对满族的研究也成为一门显学即满学,亦称满洲学,它是国际学界所称的“中国学”(也称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佳生先生主编的《中国满族通论》集中了辽宁省的十数位史学界和满学界专家,以充分、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吸收了以往满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历时10余年,几易其稿,终成此书。全书92万字,共21章,并配有160余幅精美的图片资料,分别对政治、经济、军事、…  相似文献   

16.
王俊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83-184
民居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与文化表现形式,而传统民居则承载了一个民族民居形式的发展历程.其中,满族传统民居不仅发展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而且对今天的民居形式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满族传统民居的演变历程介绍了几种主要形式的满族传统民居,并对满族传统民居对当代居住空间形式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满族传统民居文化.  相似文献   

17.
12世纪初期建立的金朝(1115年—1234年),当国者是女真民族,女真人统治着其他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改变了古老祖国传统的统治结构。同以往的几个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兴建的王朝一样,统治阶级是少数民族。比如,北魏(386年—534年)鲜卑族,辽朝(916年—1115年)契丹族,以及其后的元朝(1206年—1367年)蒙古族,清朝(1616年—1911年)满族。 执政的女真族,传序9主,统治中国北方百余年。其间,政府制定了对诸民族的总方针和总政策。研究金代社会生活,应当从金代具体特殊本质的社会出发,而不是从一般社会或社会一般出发。那末,如何将金朝的民族构成,统治阶级民族与被统治阶级民族的关系,民族政策的模式,作一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本文大略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论宋代在黎族地区的羁縻之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有些论者曾把羁縻政策视为裹足不前的苟安之治,事实并非尽然。这一政策之实施,是由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和地理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它肇始于秦汉之世,历代相沿,到了元、明时期,遂演变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土司制度。在黎族地区,羁縻政策的大力推行实始于宋,而元以后在当地的政制,则因缘于宋,是在宋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完备的。因之,对宋代在黎族地区实施之政策的探讨,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宋代的民族政策,而且对历代封建王朝在边疆民族地区如何进行统治,也可从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浅论唐浑关系与唐代的羁縻州府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论唐浑关系与唐代的羁縻州府制石德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王朝均面临着复杂的民族问题,无论哪一个民族作为统治民族,为了维护其统治,协调各民族关系,都制定有一系列的措施和各具时代特色的民族政策。从各朝代民族政策的发展来看,经历了一个认识...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中国传统社会一个特殊的王朝,既乘续之前明王朝的发展概况,又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序幕。作为一个满族入主中原的王朝,清朝统治者在进行统治过程中,既充分吸收汉化色彩,又保持着自身的特色。在近三百年的统治中,清朝统治的核心便是树立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围绕统治合法性的问题展开,又恰逢世界格局大变动,清代统治者充分吸取前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形成了一整套国家管理体系,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以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为主体的国家认同。本文将从满族身份认同的建立、民族意识的萌生与民族国家的建立简述清代大一统社会政治与文化体系的特征,进而说明清代民族认同建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