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元一代是中国戏剧姹紫嫣红、婀娜多姿的鼎盛时期,这是文学界公认的事实.但是,元杂剧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学者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虽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并不全面,仍有商兑之必要.一、生活安定是元杂剧繁荣的重要原因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元杂剧作家分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方今已亡名公才人”、“方今才人”三类,文学史上习惯于把“前辈已死名公才人”算作前期,“方今已亡名公才人”、“方今才人”算作后期,而元杂剧  相似文献   

2.
元佚杂剧《四不知月夜京娘怨》,作者彭伯成,《录鬼薄》著录,《太和正音谱》题作简名“京娘怨”.以京娘为名的青年女子故事,笔者于古代笔记小说中,共得两条,可能都与杂剧有关,均抄录如下.其一是金代元好问的《续夷坚志》卷一所记之“京娘墓”:  相似文献   

3.
杂剧《真傀儡》非王衡所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傀儡》的作者,有三说:王衡;无名氏;陈继儒,一般都认为是王衡所作。其实,这还有进一步查考的必要。沈德符在《顾曲杂言》“杂剧”中明确指出,《真傀儡》是王衡所作。沈氏与王衡、陈继儒是同时代人,按理说,这个记载是比较可靠的。奇怪的是,崇祯初沈泰编辑《盛明杂剧》,收录  相似文献   

4.
重评乔吉杂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吉,字梦符,太原人,约生于1280年,死于1345年,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他一生沦落“江湖间四十年”,晚年“欲刊所作”,但未成,后病死在家。元明时有人将他的散曲编辑成集,有《惺惺道人乐府》、《文湖州集词》和《乔梦符小令》三种;部分杂剧也被明人收入一些杂剧选本。乔吉对这样一位在元代后期颇有影响的杂剧家,不少学者已有评论,这里笔者拟再作探论,以助于对乔吉的剧作进行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刊《郑振铎与<古今杂剧>》(下简称《郑与剧》),主要根据郑振铎《劫中得书记》附录《跋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而编写的。但出现了几处错误: 一、脉望馆是赵琦美的藏书斋名,《古今杂剧》是赵琦美于万历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搜集的。《郑与剧》说:“脉望馆主人赵用贤”与其子赵琦美搜集的。不对。赵用贤著有《赵定字书目》(有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印本),与《古今杂剧》无涉。又说:赵琦美“借书缮写,字作宋体,朱黄校雠。”这是误解郑《跋》中说的“(《古今杂剧》),刻本有写刻  相似文献   

6.
<正> 元代作家张寿卿的《红梨花》杂剧,曾赢得了时人的赞许并流传至今。然而,对于其人其剧,迄今尚无专文论及。张寿卿,山东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人。他同绝大多数元剧作家一样,也是姓名不见于史传,行实亦无可稽考,生平资料几乎没有什么记载,以至我们连他的名、号都不知道,其生卒年月更无从谈起。首次将张氏载入卷册的是元人钟嗣成。他在《录鬼簿》“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栏下作了如下记述(据曹楝亭刊本):“张寿卿,东平人,浙江省掾吏。谢金莲诗酒红梨花。”这是目前唯一有关张氏的最重要的资料。其后,贾仲明在  相似文献   

7.
明徐渭的《四声猿》自问世以来,以其奇绝的文字和离奇的情节给人留下许多扑朔迷离的悬念.本文结合当时史料、传说以及徐渭一生行事对这四部杂剧之本事进行考证和补证,并对《四声猿》之冠名、四剧的先后顺序,以及体制风格,也作了必要的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8.
杨景贤是蒙古族第一个剧作家。杂剧《西游记》是作者剧作中有影响的作品,成书约在元末明初,比吴承恩所著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早二百多年。可是,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却说:“蒙古色目人中,亦有作小令套数者,而作杂剧,则唯汉人。”这恐怕是很大的疏忽。杨景贤在当时的曲家中间,虽然名位不比别人尊隆,但是他弥补了我们中华民族戏曲史上的不足。其杂剧《西游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集中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有强烈的感染力,是一部较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胡颖 《兰州学刊》2002,(6):96-96,F003
作者侯克中 ,《录鬼簿》(曹本 )著录 ,贾天一阁本略作《春风燕子楼》 ,简名《燕子楼》 ,《太和正音谱》、《元曲选目》俱题简名。关盼盼的故事屡见于笔记小说等诸书记载 ,较早的是《全唐诗》卷 4 38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 ,序曰 :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盼盼 ,善歌舞 ,雅多风态。予为校书郎时 ,游徐、泗间 ,张尚书宴予 ,酒酣 ,出盼盼以佐欢 ,欢甚。予因赠诗云 :“醉娇胜不得 ,风袅牡丹花。”一欢而去 ,尔后绝不相闻 ,迨兹仅一纪矣。昨日 ,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缋之访予 ,因吟新诗 ,有《燕子楼》三首 ,词甚婉丽。诘其由 ,为盼盼作也 ,缋之从事武…  相似文献   

10.
此文为孔繁信所撰,载《东岳论丛》一九八八年第四期.文章对《西厢记》的作者到底是关汉卿所作,还是关汉卿作王实甫续,还是王作关续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西厢记》的原作者是关汉卿,今传本《西厢记》是“关作王修”.文章说,明代前期关汉卿作《西厢记》的说法极为流行。文章据清人施国祁《礼耕堂丛说》、毛西河《论定参释本西厢记》、明王骥德《新校法古本西厢记考》题释、明张羽关氏春秋(即关作《两厢记》)为证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杂剧起源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新发现的资料 ,证明唐玄宗时期即有杂剧 ,将杂剧的历史由晚唐上溯到中唐。然后 ,从社会观念和语言环境的角度探讨了杂剧得名之由 ,并对杂剧产生于唐代的原因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还认为 ,杂剧得名之际本为类名而非专称 ,其初始形态涵括甚杂 ,此后 ,便一直处于演变之中 ,其演变的趋向是“杂”消“剧”长。而且 ,这种消长是一个由“剧”不断吸收“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清法式善《陶庐杂录》卷二云:“原明顾鼎臣编、吴承恩补《状元图考》:胡广一首,曾启六首,周孟简二首,萧时中二首,商辂五首,柯潜二首,程敏政五首,吴宽六首,朱希周三首,杨慎五首……”,(1984年中华书局铅印本页七一)共收56人,126首诗,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这56人不全是状元,状元仅有81人,1甲2名的如程敏政等有5人,1甲3名的如周孟简等有13人,2甲1名的如唐顺之等有4人,2甲8名的有田一(亻隽),冯梦祯二人,2甲17名的有章懋1人。按吴承恩订补《状元图考》,不见于刘修业先生《吴承恩著述考》、《吴承恩论著杂事考》、《吴承恩年谱》(收入1958年作家出版社《古典小说戏曲丛考》和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本《吴承恩诗文集》附录)。也不见苏兴《吴承恩年谱》等书。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又一著作。顾鼎臣字九和,昆山人,生于成化九年(1473),卒子嘉靖十九年(1540),年六十八,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累迁礼部右侍郎,寻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卒于宫,谥文康,著有《未斋集》二十二卷。顾鼎臣编,吴承恩补《状元图考》未见传本。然法式善  相似文献   

13.
《京氏易考》一书的作者为张吾攵,朱彝尊在其《经义考》中引《人物志》认为作者张吾攵是合肥人 ,字伯起。《雅乐发微》一书的作者也叫张吾攵 ,《四库提要》的作者认为他是饶州德兴人。为了比较明代的这两个张吾攵 ,《提要》援引了《经义考》并予以肯定。根据《饶州府志》、《德兴县志》、《合肥县志》的记载 ,可知《京氏易考》与《雅乐发微》均为饶州德兴张吾攵所作。朱氏误认同姓名另人 ,而《提要》不察 ,肯定朱氏误说 ,亦为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4.
《全唐诗》杂考(十八)胡可先卷五二一杜牧《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诉院六韵》“家呼小太尉,国号大梁公。”注:“太尉季弟司徒德、亦封梁国公。”冯集梧《樊川艺集注》卷二云:“《唐书·李诉传》:诏进检校尚书左仆射,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宰相世系表》:陇西李氏...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对宋杂剧的误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结构方面,王国维虽然认识到宋杂剧由艳段、正杂剧与散段三部分组成,但他误解了“正杂剧之数”,从而在论述中实际上把艳段和散段排除在了宋杂剧的具体演出之外;二、在表演体制方面,王国维忽略了杂剧“一场三段”等演出情况,误以为“一场两段”即宋杂剧的演出定制,并把它与宋代大曲一曲之中演二故事的体制进行不.适当的对应;三、在脚色方面,王国维虽然意识到参军色“不亲在搬演之列”,但在具体的论述中仍混淆了作为教坊部色的“参军色”与作为杂剧脚色的“参军”。  相似文献   

16.
沈期贬台州录事参军时间考沈桂期贬台州录事参军的时间据《新唐书》本传记载是在“长流州”后,“稍迁台州录事参军”,李云逸的《沈期“配流岭表”考辨》一文即持此说。而查洪德的《沈桂期年谱》则认为是在天授元年,两说皆不合史实。期贬台州的时间可从其回朝拜通事合人的时间来推断。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有“并命登仙阁”一句,所谓“并命登仙阁”亦即他神龙三年从州北归途中所作《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并序》中所说的“苏往任凤阁侍郎,期通事舍人”,也就是说,苏味道任凤阁侍郎与佳期从外任召拜通事舍人是在同时。苏味…  相似文献   

17.
&lt;&lt;四声猿&gt;&gt;本事考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徐渭的《四声猿》自问世以来,以其奇绝的文字和离奇的情节给人留下许多扑朔迷离的悬念.本文结合当时史料、传说以及徐渭一生行事对这四部杂剧之本事进行考证和补证,并对《四声猿》之冠名、四剧的先后顺序,以及体制风格,也作了必要的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三传异同考”之类的题目昔人多有述作,但都是从研究经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三传经义的异同。本文则比较《公羊》、《左传》记事的同异,以期能够由此对《公》、《左》二传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春秋》三传,解经的路数颇不相同。大体上说来,《公羊》、《谷梁》主要是从义例上、义理上解经,重在阐扬所谓的“微言大义”。《左传》则重在解释经文中所记述的事实。在一条经文之下,《公》、《谷》一般是解释“经”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表达了  相似文献   

19.
古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本出汉语考王雪樵《汉书·霍去病传》:“元狩二年,去病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呼得。”颜师古注曰:“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这种说法后来被迭加引述,沿袭不辍。例如《辞源》“祁连”条曰:“匈奴语呼天为祁连。”《中国地名大...  相似文献   

20.
清代学者李惇、俞正燮及近代章炳麟、杨伯峻等先生均主张《左传》僖公二十年“公子士洩堵寇”、二十四年“公子士洩堵俞弥”于“洩堵寇”、“洩堵俞弥”断句。清华简六《郑文公问太伯》(甲本)有关“堵之俞弥”的表述,为《左传》应在“公子士洩”断句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公子士洩”系郑国公族,与宣公三年作为郑文公之子的“公子士”并非一人。《左传》及相关著作如《史记》等书的点校失误当据此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