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民公益性理念作为国家公园的核心理念之一,需要予以法制化.全民公益性理念的内涵包括全民共享、共有和共建三个方面,共享是全民公益性的核心,共有和共建则分别从国家公园管理和建设两个方面为全民共享提供了保障.现有国家公园地方立法虽已在立法目的 、原则和规则三类条款上对全民公益性理念进行了表达,但存在对全民公益性理念内涵认识不一致、立法表达体系性不强的问题.《国家公园法》应当在立法目的 和原则条款上对全民公益性理念予以规范表达,同时在具体规则条款中分别从共享、共有和共建三方面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实现对全民公益性理念的体系化表达.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园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是指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为提高国家公园管理效率和公园访客生态体验服务质量,通过竞争及其他特定方式优选受许人,依法授予其开展与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目标相一致的规定范围、数量、质量的经营性服务活动。文章对比了传统经营方式和特许经营方式的差别,分析了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与其他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的特殊性,最后围绕我国10个国家公园(试点)当前的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及政策做了对比分析,发现我国10个国家公园(试点)的特许经营管理机制制定时均提出了特许经营范围、授权方式、项目监管、社区反哺4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均呈现比较一致的系统化组织管理方式:合理规划→公平分配→有效监管,但各国家公园(试点)的特许经营管理组织方式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形式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此分析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建设的建议,以期为今后国家公园乃至整个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特许经营广泛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伦敦国家公园城市建设对我国正开展的生态空间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系统梳理了英国国家公园城市运动的基本内涵,剖析了国家公园城市与国家公园、公园城市的异同.从建设条件、发展历程、追求目标、组织架构、实施路径5个方面全面回顾了伦敦国家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历程,指出其本质是自下而上强调全民参与的城市自然保护运动.最后提出了国家公园城市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在价值观念上通过多方路径树立全民自然保护价值观,在定位目标上强调实现野生动物福祉和野性自然环境,在治理体系上自下而上发动全民参与,在活动策划上创造人与自然联结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有关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已有文件和文献显示,现有国家公园建设的思路主要强调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强调对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本研究认为这一路径主要考虑了自然的生态物质性,并衍生出三种自然观念:自然主义、有限工具主义和原始主义,人与自然被置于相互对立的状态。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研究表明,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超越性意义,并依然影响着当代生态旅游实践和体验。自然的超越性,能够补充现有生态物质性视角,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国家公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关键时期"抢救式"地保护了我国大多数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主要是按照资源要素设立,且各类自然保护地分属不同的环境及资源管理部门,并依据不同的法规、标准建立和运行.由于缺乏统一的设立方式,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如分类不科学、区域重叠、保护标准不清晰、公益属性不明确、多头管理、权责不落实、保护与开发矛盾难以协调等.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提高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治理能力,形成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的自然保护管理效能.在梳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及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情况,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的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指出建立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必须彰显中国理念、打造中国模式、体现中国效率,为科学高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了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我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多年来,美国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形成了十分科学务实的机构和详细的管理细则。该文分析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经验,如公园的合法性、公益性、完整性、科学性等。这对解决我国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自然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园适度发展旅游的必要性与路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保护的同时兼顾合理利用是国家公园区别于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特征,适度发展旅游是国家公园合理利用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发展旅游被视为是对自然保护的威胁,国家公园该不该以及应如何发展旅游,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须直面的重要问题.剖析了当前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重保护、轻利用的倾向,然后从3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发展旅游的必要性.首先,适度发展旅游是国家公园实现综合功能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促进实现国家公园的保护、科研、教育和游憩等综合功能;其次,国家公园发展旅游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助于协调国家公园保护和发展的二元矛盾,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践行"两山理论"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第三,国家公园适度发展旅游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国家公园发展旅游应坚持可持续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国家公园体制顶层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国家公园保护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提出建立以统一分级管理、国家评估设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严格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监管、社区共建共管、全民参与共享、资金投入保障等8个关键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框架。经梳理国内研究进展和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验成果,初步明确各项制度的基本要点和关键任务,分析目前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相应建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混乱,管理上交叉重叠,呈现碎片化管理,为了构建一个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应当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符合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在立法路径上,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国家公园法,同时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国家公园进行单独立法。对于国家公园内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及用益物权权能受限问题,可以引入保护地役权制度进行生态补偿,重视民法手段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路实行收费制已有20余年,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公路收费理论的经济分析,对公路收费政策的经济评价,研究收费政策对交通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收费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应着重考虑收费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考虑收费对区域经济总体的影响,同时应加强政府对公路收费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慎重审思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所提出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精辟概括.国家公园是一种新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和自然场域,在我国当前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公园建设应遵循的环境伦理典范,国家公园建设实践中所体现出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技术和生态文明行为的现代化,是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公园内涵的深刻展现.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公园环境伦理内涵的实践转向,也是其实践归属,在此基础上谋求生态建设的长效维稳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公园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和研究价值,在保护基础上进行科研与监测,也是国家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为充分发挥国家公园重要的科研平台作用,支撑和提升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在科研监测知识技术的基础上,论述我国国家公园科研的类型、对象和特点,构建了包括本底调查、科学研究、监测,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科研监测体系,探讨了科研监测项目管理、管理计划以及评估,提出了法律法规依据、基本策略机制、机构人员保障和规划建设保障等政策建议和能力建设方案,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科研监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路实行收费制已有20余年,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公路收费理论的经济分析,对公路收费政策的经济评价,研究收费政策对交通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收费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应着重考虑收费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考虑收费对区域经济总体的影响,同时应加强政府对公路收费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进程中,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关系密切的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为例,分析了国家公园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县域产业转型优化的路径和配套政策建议.当地经济应从高度依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向农牧林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和以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为主导的服务业进行转型优化,并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共建共管共治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融资支持、产业技术引导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公园建设在国外发展的已经十分成熟,本文阐述了国家公园的含义及其管理体制上的特点,论述了在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我国国家公园的建立标准和建立程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广泛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公园的面积规模和特点,对今后的国家公园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巴西、南非、法国、日本、新西兰8个国家为例,对比分析国家公园的建设面积,进一步讨论以历史文化、珍稀物种、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以及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的规模特点.统计了308个国家公园,其中2/3国家公园的面积在100~2500 km2,面积小于100 km2的国家公园一般因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海岛海岸自然景观或分布狭窄的珍稀物种而设立,面积大于2500 km2的国家公园多是对热带雨林、荒漠、冰川苔原等生态系统或多种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结合我国国家公园的定位和设立目标,建议综合保护型国家公园面积在500 km2以上,以河湖湿地和海岛海岸生态系统或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规模可稍小,但不宜低于100 km2.随着今后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应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适宜面积.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了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改革目标。应当从定义、目标和地理空间范围等角度明晰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从实质而非形式视角界定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与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地位。以法律体系理论审视被列入立法计划的《国家公园法》立法,应当在法律体系中规划立法、在法律体系中明确法律部门归属、在法律体系中协整相关单行法的内在关联性。应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地法》为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法治保障,立法重点包括将《自然保护地法》界定为自然保护地领域的基本法和政策法、确立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的法定标准、厘清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地位与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国家公园主要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因而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已成社会共识的当下,本文基于国家公园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定位,分析阐释了国家公园的供给和消费主要应诉诸政治智慧和政治安排,并适当结合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公园体制建构模式。国家公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稳定、美丽的生命共同体,因而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论构建国家公园体制。作为一种有效的荒野自然保护模式,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需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制度变革思想,依靠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对我国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具体化、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对自然保护地立法的需要已获共识,但立法顺序和规范分工尚存争议,根源在于国家公园法在自然保护地法体系中的地位不明。国家公园法在自然保护地法体系中具有“标杆法”地位,先行探索的制度创新不仅对后续自然保护地立法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也具有满足自然保护地制度变革需要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为“标杆法”的国家公园法具有政策转换与立法标杆功能,能够为后续自然保护地特别法的制定提供直接参照与间接参照,以及为自然保护地基本法规范的形成提供参考。与“标杆法”地位一致,国家公园法需要规定自然保护地领域的基础性规范与综合性规范、可供其他自然保护地类型参照的特殊性规范、仅适用于国家公园的特殊性规范等三类规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家公园现已全面完成试点评估验收工作,试点工作表明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管理部门对明确的管控要求、建设强度、审批流程等有强烈的诉求.结合对日本国立公园的分析,研究日本国立公园分区规划及管控经验,系统梳理日本国立公园各分区建设要求及各类建设行为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审批流程与审批主体,并通过表格形式全面细化展示.结合我国正在试点的国家公园分区和管理情况及实际问题,参考日本国立公园的经验和做法,提出适用于我国国家公园现行分区方式、建设要求和审批主体的相关建议,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从试点阶段全面转为建设管理阶段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建设行为的约束与审批流程的规范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