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航乘客购票行为的影响因素包含10项产品要素和6项参考要素。针对公务型和休闲型两类乘客,根据卡诺问卷的调研数据,分别对影响两类乘客的16项要素进行了卡诺分类研究,各筛选出10项主要影响要素;对这10项要素的作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公务型乘客与休闲型乘客作分类比较,获得了有益的管理启示,即航空公司在制定管理策略时,应该细分顾客,保证最基本的必备属性,提高并改进一维属性,积极创造魅力属性。  相似文献   

2.
李秋生 《中华魂》2013,(1):25-26
2012年9月2日,瑞士航空自苏黎世飞往北京的航班发生了一起令人难堪的事件:飞机起飞数小时后,一男乘客抱怨前排男乘客座椅背未放直,影响其用餐,与之发生口角,最终上演了“少林功夫”。为确保安全,机长选择返航苏黎世,将二人交给警方。  相似文献   

3.
同属并购是地方政府干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主要路径与体现,也是公司控制权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度量。以2003-2007年沪深两市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以2006年作为我国企业治理环境改进的时间分界线,对同属并购的影响因素与绩效变化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具有同属并购偏好,政府干预及地方保护程度是影响同属并购选择的重要因素。此外,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治理环境改善弱化了地方国有企业的同属并购偏好,其并购的中观和微观绩效有所提升。这些发现凸现了公司控制权市场发挥结构功能与治理功能的政府因素与环境条件,也揭示了治理环境改进提升公司控制权市场有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旅游业带来重创,还给公众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冲击。此次疫情唤醒了大众对身心健康的强烈需求,因此,以“康复”和“养生”为目的的康养旅游顺应大众需求成为了有效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旅游方式。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康养旅游意向影响因素有助于化解大众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的担忧与想要外出旅游寻求放松的矛盾、帮助大众恢复身心健康,提振旅游业的发展。将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和非药物干预加入目标导向行为模型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大众康养旅游意向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态度、主观规范、预期情绪和感知行为控制对欲望有显著正向影响;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非药物干预和欲望对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对意向呈现显著负向影响,但对欲望不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5.
提高公交换乘系统乘客满意度水平可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等交通问题。在分析乘客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构建了科学全面实用的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AHP法和DEMATEL法对各指标赋权,提升指标赋权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建立基于AHP-DEMATEL的模糊评价模型,运用MCEFUZZY软件进行实例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公交系统乘客满意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公交换乘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大量原本应该被纳入政府管理过程的社会事件转型升级为公共事件的现象,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李刚门事件”、“王鹏事件”和“钱云会事件”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了社会事件公共转型的原因和社会事件公共转型产生的政治社会影响,并提出了化解此类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鬼乘车     
周德东 《可乐》2011,(5):18-18
午夜,末班公交车,乘客稀稀拉拉。其中,坐在车门口的那个乘客不是人。  相似文献   

8.
以利益型和爱国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为考察蓝本,对北京市、重庆市、广州市大学生和学生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制及其整合模型的作用路径略有不同.利益型群体性事件中,国家认同、学校认同、信息传播通过群体效能路径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爱国型群体性事件中,国家认同、触发事件认知和信息传播通过群体愤怒路径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触发事件认知和信息传播在两类事件中均对群体愤怒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中国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扩展了社会认同理论和双路径模型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SERVPERF模型从可感知性、保证性、可靠性、响应性和关怀性5个维度度量客运出租汽车乘客的感知服务质量,通过计算各维度的重要程度和服务感知绩效值,发现服务感知绩效中保证性最好、响应性最差,重要程度评价中可靠性最高、关怀性最差。研究表明,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可靠性是质量管理的重点、响应性是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管理的难点;同时,乘客个体特征与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之间的不显著相关表明出租汽车乘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不明显,这一结果为实施标准化的出租汽车客运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苏、皖两省的839份实地调研数据,结合环境素养理论和行动阶段理论,将行为意向分为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两个阶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环境素养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素养的四个维度,即环境价值观、环境责任感、环境问题感知和环境行为技能,均通过绿色消费意向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符合行动阶段理论的影响机理。其中,环境价值观通过绿色消费执行意向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责任感、环境行为技能通过绿色消费目标意向和绿色消费执行意向两个中介变量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并且绿色消费目标意向显著影响绿色消费执行意向;环境问题感知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则遵循“环境问题感知 绿色消费目标意向 绿色消费执行意向 绿色消费行为”的路径,且对绿色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为进一步促进绿色消费行为,文章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择自信     
一群刚上飞机的乘客被工作人员请了下来,原因是飞机部件坏了,需要修理。一会儿,这个工作人员又来告诉乘客,可以登机了,飞机马上就开。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9,(4):43-43
一只神秘的小白猫成为了英国沃尔汉普顿市媒体和公众关注的对象。 这只小白猫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是该市一辆公共汽车上的固定乘客。经常乘坐该路公共巴士的乘客注意到——当巴士在五吉尔站停靠时,就有一只小白猫悄悄地从前门上车,然后不声不响地在第一排的座位下蹲着,当巴士前行两站,到达皇后站时,它又随着乘客悄无声息地从后门溜走。  相似文献   

13.
从意向性视角考察连续反复表达,发现它具有派生的意向性,并可以从意向内容和意象态度对它进行分析,其意向内容是事件本身,意向态度在于强调;连续反复表达的运作是在意向性的作用下完成的,连续反复表达的生成经历了一个从"事件"到"用例事件"的心智过程,连续反复表达的理解是受众根据意向态度的选择对一定的意向内容做出的整体性解释.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13,(18):4-4
近日,广东广州B25路公交车上一名乘客手机被盗,事发后该乘客不让司机开车,也不让乘客下车,声称一定要等警察前来调查。全车乘客为此苦等近半个小时,警察处理之后车辆才重新启动。类似这样发生在公交车上的失窃案时有发生,那么,这种隋况下,失主要求全车人陪着等警察合不合适呢?(《广州日报》5月21日)  相似文献   

15.
凌晨4点,我与3名同学一组,到达临汾路阳泉路上的206路公交车起始站,等候首班车司机陈师傅。他看上去大约四五十岁。头班车是5点发车,他4点20分就已提前到位。虽然公司已全面检查过车况,但细心的陈师傅还是按老习惯,开关车门、推拉车窗、清扫地面卫生……所有的细节他都不放过。尽管车上没有一名乘客,206路头班车还是准点从站台缓缓驶出。途中亦有赶着上早班的乘客上车,但在长达40分钟的行程中,只有6名乘客乘坐这辆车。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08,(12):I0002-I0002
2008年11月2日报道,11月2日数十万巴基斯坦逊尼派穆斯林结束了在坦木尔坦的宗教活动,乘火车返家。由于返乡的乘客太多,多数乘客不得不爬到火车顶上或挂在车厢外边,采取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姿势搭乘火车回家,远远望去整列火车的乘客都像是在表演“杂技”,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7.
对近十年来我国发生的若干起典型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性分析表明,我国当下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仍以传统的压制型模式为主。同时,疏导型化解机制在不断生长,回应型化解机制则初露端倪。为了寻求社会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引导全社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矛盾纠纷,应当促进群体性事件向回应型化解模式的转变。为此,应当从建构矛盾排查、快速反应、信息发布、协商对话、多元主体参与及善后回应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积极努力,实现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良性根治。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行为的演化态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40起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出群体行为的演化规律,发现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群体行为演化态势在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三个要素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层次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群体利益受到威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外部环境条件是群体性行为的导火索;群体突发事件中群体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进行互动;群体结构特点是决定群体行为强度的主要因素。因此,防范并化解群体性突发事件,应特别重视公共性较强的群众矛盾;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项目建设方面,采用正态型的信息释放模式与公众进行沟通;实时监测事件关联者的情绪反应,并控制主动激发他人产生暴力行为的个体;降低群体性事件中核心参与者的利益期望,弱化当前事件的"利益补偿"对未来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又见冷漠     
遐迩 《中国农村》2007,(11):2-3
《南方都市报》报道,10月5日晚上8时左右,在广州从广卫路开往同和的833路公交车上。26岁的郑善彬吃了一顿“闷拳”。旁边的女乘客手机被抢。他挺身而出。被8个劫匪围起来拳打脚踢。车上六七十名乘客却无一人吭声。受助的女乘客最后指着围观乘客号啕大哭:“你们的良心都哪去了……”你们今晚都睡不着觉!”郑善彬气不顺,还当面质问司机为什么不关门,也不报警。司机却一脸稀松平常:“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和廓清了包括心理危机定义内涵、特征、类型、产生原因以及预警机制、干预机制等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问题,对干预基本理论模式和国内外危机干预模式进行初步比较,探讨了一种可行性好、操作性强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以期达到防范心理危机和及时化解危机,重塑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