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常态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和繁荣。金融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资金融通的重要桥梁,支撑着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金融外交作为整体外交的重要一环,保障着开放战略的不断深化和有效执行。作为金融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金融合作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中国深度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工具。当前,以分布式技术、互联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金融科技产业快速崛起,正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者。在这一新浪潮中,应该厘清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分析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势不可当。话语权博弈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却面临一定的困境。从依附论的角度看,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仍呈现鲜明的“中心-外围”的依附结构,“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在范式、理论、价值、传播等维度均存在对美西方等“中心”国家的“话语依附”。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在提供实践场域、供给理论养分、搭建交流桥梁、壮大传播平台等方面为磨砺和增强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变革国际合作话语体系的不平等格局、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事业仍任重道远。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应将国际合作话语权建设作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完善理论建设、凸显价值追求、开展话语对接、优化话语传播等路径,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影响力,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对美西方国家的话语依附,共同为实现新型国际合作积极发声、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3.
张陈继 《国际公关》2022,(23):118-120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与国民经济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结合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笔者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与畅想,以期为民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带一路”贸易纠纷数量的不断上升,处理该区域纠纷的不同解决方式已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无论选择传统诉讼还是仲裁解决“一带一路”贸易纠纷问题都会因“一带一路”的复杂状况而面临诸多的法律和现实问题.因此,提出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构建“一带一路”贸易纠纷在线仲裁解决机制以专门应对“一带一路”贸易中出现的各种纠纷问题,能够有利地规避使用传统法律在解决纠纷时所要面对的不同国家法律以及不同国家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和法律文化的巨大差异而对案件本身的影响.同时,使用“虚拟空间”进行仲裁也满足了互联网经济对高效、快捷的内在需求.“一带一路”贸易纠纷在线仲裁解决机制的构建,也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谋划出一幅新时代国际合作的全新蓝图,司法行政领域亦率先建立起诸如上合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等合作实体。但遗憾的是,在此倡议提出七年后,仍鲜有监狱领域的国际合作开展。在我国改革大门越开越大的背景下,监狱国际合作领域也不妨考虑在深化既有合作基础的同时,积极拓展全新合作空间。同样,也只有打破长期以来受缚于三种模式的现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打通三条途径,才能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我国监狱现代化治理体系注入全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相继设立。仲裁作为自贸区商事争议的主要解决方式,承担着推动自贸区权益保护制度创新的重要责任。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区制定自贸区仲裁规则的过程中,应在《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仲裁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在仲裁范围方面,可以考虑将适用范围扩大至投资仲裁,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入驻中国自贸区;在仲裁机构方面,应承认临时仲裁制度,淡化仲裁机构内部管理的"行政化"色彩,从而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自从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阿两国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在阿尔巴尼亚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下解读其高等教育法,可以发现作为欧盟候选国,该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依托欧盟高等教育体系,积极融入博洛尼亚进程,与欧盟成员国互通高等教育资源,实现高教和科技一体化。阿尔巴尼亚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保证了学员实践技能的发展。中阿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自从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阿两国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在阿尔巴尼亚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下解读其高等教育法,可以发现作为欧盟候选国,该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依托欧盟高等教育体系,积极融入博洛尼亚进程,与欧盟成员国互通高等教育资源,实现高教和科技一体化。阿尔巴尼亚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保证了学员实践技能的发展。中阿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区域深度合作的宏伟构想,能源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点。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国际能源合作正在向纵深、宽广、可持续和高质量的方向推进,但国际能源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则面临着能源高消耗高污染、能源体系不明确、能源合作模式缺乏创新、能源链单一分散等困境。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以完善绿色低碳机制、提高能源合作标准、营造多元共生机制、构建供需互补体系和建立供应链联盟为实现路径,探索更多的能源合作新机遇,为国际能源合作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河南省作为"一带一路"的中心节点,"一带一路"倡议为河南竹编文化产业构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背景下,河南竹编文化产业发展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河南竹编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1.
12.
“一带一路”倡议下,做好民族文化传播工作,不仅有助于挖掘民族文化财富,还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但从实际来看,民族文化传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播积极性不足、采用方式较为落后单一、文化传播平台较为欠缺等,对民族文化传播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新时期下要注重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采用极具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改进,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同时,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也能得到有效传播与弘扬。鉴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文化的传播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俞辉 《国际公关》2023,(16):39-41
本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的影响。文章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起源和目标,并概述了欧洲在倡议中的地理、历史和经济位置,详细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机遇,包括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文化交流的增强以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推动,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的挑战,包括经济竞争压力、政治价值观的差异和安全与法律问题;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匈塞铁路项目、亚得里亚海港口项目,展示了这些项目在欧洲的实施情况以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的总体影响,并提出了欧洲应对挑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世界经济增长压力。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进一步稳固,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打开世界经济增长的新通道,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希望通过与沿线各国的深度合作,打造全新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激发世界经济发展潜力,实现多方共赢。本文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研究入手,针对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必要性、重大意义、现实条件等三个方面就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新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现有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现状,都需要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创立,对于完善一带一路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指导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推动新型全球化进程均有积极作用;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与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多年的实践经验,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国际环境动荡,经济增长由高速逐渐转为中低速的宏观背景下,寻求新的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及贸易增长点,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东南亚地区气候宜人、政局稳定、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也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重要国际阵地。而实现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农业合作,首要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尤其是土地流转问题。本文以柬埔寨为例,通过744份调查问卷,分析了东南亚国家典型农村家庭的农业经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了其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总体上柬埔寨农户土地转出率不高,仅为32.7%,其中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状况及社会服务均显著影响了农户土地转出意愿。有效处理土地问题、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融资模式创新并设立专项合作基金是保证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围绕全球化出现了两幅充满张力的图景:一边是西方主要国家兴起逆全球化思潮与行动,另一边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初见成效。在全球化进程面临这种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代表了一种新型全球化模式的探索性方案。通过追溯全球化的历史痕迹可知,这一概念具有历史阶段性和时代性表征的特点,自西方诸国进入资本主义阶段而主导现代全球化进程以来,体现出霸权性和同一性的特征。因此,所谓逆全球化的兴起并非对全球化本身的抛弃,而是对西式全球化导致的世界失衡发展困境的反思。而“一带一路”在基本内涵、路径和存在逻辑上都有另一种不同的呈现,在异于西式全球化的同时力图超越后者的困境,针对当代世界谋求多元共同发展探索一种更为均衡普惠的全球化模式,并以此回应逆全球化的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审慎考量的产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发展的强烈诉求和中国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的内在需求构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后发国家的互补性经济结构基础。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互利共赢实现路径所构建的三国互动决策模型,证明了在合理的信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之下,中国可以充分利用产能和资本相对富余、产能供给性价比高、项目建设经验丰富、对沿线国家政治文化了解度和包容性较高等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基准模型和扩展模型的进一步分析也表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并不局限于沿线的个别国家,各国都可以凭借自身比较优势参与进来,从而产生更大规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共享,由此证明欧美发达国家凭借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该模型的提出为"一带一路"倡议利益创造与利益共享的经济学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有关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任务从根本上规定着学科的建设方向,是学科建设成功与否的主要判定标准,指导和约束着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必须首先明确其研究任务。认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的发展规律。分工合作在经济行为中的基础性地位、新型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以及全球价值链的亟待重塑,都要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这一研究任务的确立将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创立,进而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于芳 《国际论坛》2020,(2):127-140,159,160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德国积极加入亚投行,成为创始成员国和最大的域外出资国,但同时又持谨慎态度,"中国威胁论""地缘战略论"日益增多。借助国际信任理论从国家精英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对德国立场分析发现,德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植根于德国不同层面对中国的认知和信任程度不一致。德国总理多次访华,积极支持中德扩大合作;德国商界从务实合作中获益匪浅,但随着中德在高科技等领域的竞争加剧,德国商界担心自己的技术优势被超越,合作的意愿有所动摇;德国外交部、议会等机构强调西方价值观,认为"中国模式"带来制度性挑战,担心中国会走上霸权之路。由此可见,德国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更多是基于理性的利益考虑,中德之间缺少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民意基础。对此,中德之间应当加固现有合作,寻求更多共同利益;同时更应当加强机构间交流与对话扩大共识,加强中德人文交流,在上下两个方面塑造共享理念,产生积极的身份认同,减少德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加强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