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乐本身便是一种通过人的音色来进行情感表达、情绪传递以及情景描绘的艺术,所以在声乐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音色,培养学生的声音美,教师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的声乐学习进行引导,怎样使学生用优美的音色来提高演唱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色,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声乐的演唱教学当中需要利用情感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的地了解音乐作品当中蕴含的深刻的内容。在声乐演唱当中,情感的恰当传递不仅能够将作者在声乐作品当中所寄托的情感外化出来,更能够与听众进行情感上的升华与沟通,从而使声乐的演唱更富于生命力与表现力。本文通过对情感传递在流行音乐演唱教学当中的运用的剖析,探讨了在教学当中提升学生在情感传递方面的方法与对策,以期能够为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蒙古族传统民歌的传承普及的最佳途径是把这优秀的传统艺术引入到民族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与研究之中,并使之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按照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常规教学方法和步骤,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演唱艺术教学实践,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演唱人才,再通过他们的传唱使这珍贵的艺术世广泛深入的演唱代相传。  相似文献   

4.
试论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民族声乐教学的要求不断提升,通过教学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成为目前社会的需要,而在教学中引入歌剧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教学的质量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同时也为发展民族歌剧的演唱技巧、表演艺术创造新的途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歌剧表演艺术和民族声乐教学的链接,从对歌剧艺术的把握、对民族声乐教学的补充、以及对民族声乐教学的补充角度,强调歌剧表演艺术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民族声乐教学的要求不断提升,通过教学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成为目前社会的需要,而在教学中引入歌剧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教学的质量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同时也为发展民族歌剧的演唱技巧、表演艺术创造新的途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歌剧表演艺术和民族声乐教学的链接,从对歌剧艺术的把握、对民族声乐教学的补充、以及对民族声乐教学的补充角度,强调歌剧表演艺术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职民族声乐教学符合高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民族声乐演唱能力是高职音乐学专业必备职业技能.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坚持把乐理、乐器、声乐等几门课程理论与声乐演唱实践相结合,边教学边训练使学生掌握声乐演唱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符合高职音乐教学的要求、符合高等院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是现阶段高职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民族声乐课程现状出发,探讨声乐课程改革的措施,探寻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民族声乐教学的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7.
民族声乐是音乐演唱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由声乐演唱、心理调控、音色把握、民族文化等多方面要素的储备才能完成,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音乐学科.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有时也少不了戏曲表演技巧的相关应用,这些技巧在演唱过程中往往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这也是音乐教师需要深入钻研与探究的一部分内容.本文将针对音乐教学过程中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进行相应探析,对民族声乐的概念进行解读,对民族声乐与戏曲表演的关系以及相关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舞台表演不仅仅会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引发观众共鸣,之后在此基础上达到预期演出效果。众所周知,舞台表演是声乐演员动作和表情以及声音的结合体,若将声乐看成是人体的话,那么表演便是声乐最具吸引力的眼睛。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二者的艺术魅力不仅起到了渲染舞台的效果,更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当前的优秀声乐作品数不胜数,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观众常常都将关注点放在了乐器伴奏和舞台表演效果两个方面。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表演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加以论述,之后详细分析声乐艺术表演的具体方法与技巧,希望借此不断提升声乐艺术表演效果,促进声乐艺术表演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不仅培养出了一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优秀歌唱家,还有许多活跃在国内舞台、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民族歌手。这众多的民族歌手的频频亮相,不仅反映了民族声乐教育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民族声乐演唱法的争议。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关注和探讨,各种见解虽称不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0.
民族声乐是我国特有的声乐艺术形式,而"声、情、字、味"既是民族声乐最鲜明的审美特征,也是衡量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准。鉴于此,本文结合演唱实践,从民族声乐演唱的审美特质谈起,对其具体表现进行了思考,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并给更多民族声乐演唱者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形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引用成为目前民族声乐发展中的一大亮点。通过对京剧唱腔的借鉴与应用,不仅有效提升了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也进一步传承了我们优秀的国粹京剧艺术。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京剧唱腔与民族声乐演唱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对比,对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声乐中审美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体验、音乐形式把握、音乐作品寓意探究等多个方面,在进行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需要明确音乐审美的表现内涵,将蕴藏于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传递出来,本文将主要探讨音乐审美在音乐演唱中的表现形式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声乐艺术学科,学习声乐的学生数量也不断不断增加。通过教学实践效果反馈,声乐学生的演唱问题也日渐突出。特别是歌剧新生或登场表演的学生在演唱时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但这其中最多发的是怯场心理问题,这是一个多发性问题,也是易犯难改的问题,本文将从演唱紧张的理论、声乐艺术的教与学等方面来探究怯场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是一个艺术文化发展大国,而音乐作为我国文化艺术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种精神文明体现,因此,我国比较重视声乐专业教育工作,并从幼儿阶段即开始向学生教授声乐知识,为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民族民间音乐史明显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特点的表现形式,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侧面烘托。在当前我国全面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有必要将民族民间音乐渗透于幼儿声乐教育工作过程当中,使幼儿在声乐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领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提供有利条件。文章首先明确了在幼儿声乐教育中渗透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幼儿声乐教育渗透民族民间音乐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渗透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策略展开了相关研究,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声乐艺术、民族艺术也在迅速发展,民族音乐中不断的融入了美声唱法元素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精髓。文章主要分析草原歌曲《莫尼山》的背景介绍及演唱过程中如何将美声唱法完美运用于草原歌曲的演唱当中,并提出了在演唱这首作品时美声唱法中气息、高位置、共鸣腔体的融入以及美声唱法在咬字吐字的融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声乐本身便是一种通过人的音色来进行情感表达、情绪传递以及情景描绘的艺术,所以在声乐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音色,培养学生的声音美,教师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的声乐学习进行引导,怎样使学生用优美的音色来提高演唱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色,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特征在风格特点、演唱方法、语言差异及表现形式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声乐文化,在继承、融合、借鉴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繁荣。本文就此问题作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有三要素是需要重点研习的,即:歌曲的音准节奏、气口句读以及每首歌独到的语言风格的把握。为了将各声乐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准确表达出来,艺术指导老师就担任着辅助学生尽可能准确还原作品的工作,从歌唱具体类别作品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作品准确达意的"三要素"指导。对于学生而言,认真准确地学习、消化、把握声乐作品中的"三要素",并运用到实际演绎作品当中,对再现原作者的音乐意图、展现音乐原始素材、承载音乐传承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钢琴艺术指导作为声乐演唱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与声乐相互作用与融合,展现出更加完美的声乐作品。本文首先对钢琴艺术指导及优势进行分析,然后详细探讨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翠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30-131
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的历史悠久,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不仅是来自日常生活劳动中的,也有来自民族自身的传承与发展.西方声乐文化表达的是一种艺术与情怀,抒发情感.从文化层面来讲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研究性更强,但文化是需要交流的,在地球村里,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本文将对中西传统声乐文化与演唱特点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中西传统声乐文化审美的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