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期刊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结合图书馆期刊工作分析<中国期刊年鉴>,<中国期刊年鉴>是图书馆期刊工作者必读的重要参考工具书,应很好阅读利用.  相似文献   

2.
石河子大学是1996年由原农业部所属的四所学校合并组成,经过“九五”的建设与发展,“十五”初期被国家列为西部重点建设高校,并由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共建,2008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大学并校以来,根据新疆和兵团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由以农医学科为主的单科性院校向经、管、文、法、理、工、农、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转型。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为学校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出台和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启动,使学校社会科学全方位地跨入“黄金发展期”。石河子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依托边疆地缘优势和民族区域特色,逐步建立起科研组织比较完备的社科创新体系框架,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发展迅速的社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先秦哲学采取了一种个人本位的视角,这一点不是表现在某家某派,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道家哲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相对比较明显。以《老子》为重点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个人本位视角的特点。当然,其他一些派别也表现出此种倾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大力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努力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大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扬州大学充分把握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好时机,根据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努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学术话语权的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创新体系,促进学校人文社科事业繁荣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学问,是非常讲究逻辑的,概念是哲学思维的基本单元。因而哲学以其抽象性、普遍性而令人感到无比的枯燥、难懂。——这是众多为学者对哲学的印象,当然,这并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说明哲学的特性。哲学史是历史上哲学家们先后提出的哲学范畴与哲学概念的演变的历史。——这也是一般人对哲学史的看法。那么,哲学思维中,想象是否也应该占有其应有的地位与作用呢?对此,以往的哲学著作并未给予清晰的回答。而这,理应给予明确的回答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本刊编辑部特于6月3日召开座谈会,与会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畅谈学习心得体会,并就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肖锋 《源流》2012,(9):80
今年《源流》杂志第4期令人耳目一新。封面、封二和封底,用多幅精彩图片展示南雄城市面貌、旅游精品和企业形象等;卷首语《一个加快老区建设发展的好榜样》,诠释了南雄重视老区建设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专题栏目用较大版面的篇幅、图文并茂的形式,翔实地介绍了南雄革命历史以及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  相似文献   

8.
从具体工作任务来说,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发表与交流自己学术研究成果的园地。但是从宏观上看,学术期刊实际上担负着繁荣发展中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为促进中国社会健康发展与进步出谋划策的重要任务。除了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外,每个地方如省、市、自治区也都主办有综合性学术期刊。地方主办的许多综合性学术期刊,往往会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办出了自己的特色。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福建论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大学文化建设是不能忽视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大学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并推动学校的发展。文章从中国现代意义大学本身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受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缺乏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及如何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等方面分析,指出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教育之列,要继续加大教育的开放,包括文化的开放,让中国大学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形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上的新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评选揭晓,《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经济与管理研究”栏目等全国高校共16家学报的栏目入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发展的公正性问题日益凸显,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霸权主义的横行、贫富两极的分化、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不断加剧.所有这些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和探讨全球发展的公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辛世俊 《南都学坛》2011,31(4):151-152
<正>《南都学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走来,已经30年了。三十而立。按照儒家的说法,知识分子应追求"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在这三个方面,《南都学坛》可以说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阶段性辉煌后,农业科普期刊逐渐走向低谷。40年老刊《新农业》杂志近几年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办刊理念从服务农业生产向服务新农村建设转变、从服务传统农业向服务发展现代农业转变、从待时向聚势转变、从独立经营向合力经营转变、从自我关门办刊向社会开放办刊转变,在刊物内容上拓展"面",在报道方式上集中"点",在环境营造上聚合"势",在经营发行上建设"渠",在资源整合上开发"人",扭转了刊物整体持续下滑的被动局面,刊物质量、主要经营性指标和社会影响实现了较大跨越。实践证明,农业科普期刊传统的办刊理念已不适宜于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这或许正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农业科普期刊必须审时度势,从宏观环境着眼,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自己,转变办刊理念,捋清发展思路,才能伴随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迎来新的上升期。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提出,国有企业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通过详细解读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阐释了“中国式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命题在制度上具有大格局、大财务、大经营、大管理、大数据、大生态六大特征,并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主体、目标等11个维度,提出了中国式财务管理体系的理论主张。结合案例实践,提出中国企业应加快构建个性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体系,按照新发展格局要求再造财务组织架构与管理流程,设计出能够对接战略、监测经营并展现企业价值的财务模型,以及加快司库体系建设以优化集团资金配置效率并防范潜在风险,以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中国式财务管理体系的制度逻辑、理论主张和实操策略既是践行“四个自信”的有效助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企业财务管理学科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水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部党组已经做出了战略部署,相关工作正在开展,但水文化教育和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水利类高校如何开展水文化教育,如何为提高水利系统职工乃至全社会的水文化意识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特邀了几住从事水文化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同志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就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谏诤"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在类目的分属上一直不很统一。从"谏诤"分类的一个特例——《文苑英华》的"谏诤"分类入手,对比历史上多种总集中"谏诤"分类的一般情况,可以总结出"谏诤"的本质。在文体分类里,"谏诤"之所以逐渐被后人完全当成奏疏的一种,在于以帝王为一般陈述的对象,也在于一直没有统一和确定文体的固定名称。然而作为各种奏疏中专门指摘现实的一种,谏诤类的文章有着鲜明的文风和补益时政的巨大意义。了解这种文体在历史上的演变,透视它的历史地位,不仅在学术方面,更对社会优秀传统道德的重新树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曾撰文指出,在思想史上,存在着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任何-个新概念在其形成之时,往往具有强大的冲击作用,从而使人们对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出现-个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将中国当代文化的大众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做的全息扫描,再从文化发展的特有规律对整个中国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文化发展现实做一次自形而下的甄别到形而上的导引现状分析与甄别,最后以"和律性"的逻辑求证和中国文化现代化方略的"依律"布构,这是孙鹤先生在成功地完成了国家社会基金研究项目研究后推出的一部不乏卓见学术性专著《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方略》(时事出版社)。也是在当下我国文化学  相似文献   

19.
正由西华大学王民朴、万远英、钟兴明等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研究》(2009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一书,于2011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的好书。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刘向信教授新著《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出版),紧扣高校建设和谐校园这一新时期的前沿课题,在国内首次系统深入地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进行了全面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