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10,(15):22-23
我们导入社会工作价值,强调对人的尊重、个人的尊严和平等的机会,把人文关怀作为福利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提出“传播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家园”的福利文化建设目标。这一过程中,强调不是某个部门,某些人。也不仅仅是针对老人,而是参与福利机构建设的全体人员,都应树立尊重平等的观念,传递对生命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术研究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相关性日益凸显。本文就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浅析社会科学之学术思想危机,并指出作为研究社会文化的社会学,在对现代人——文化的研究过程当中,要落实到"个人"之上,凸显人文关怀之所能。  相似文献   

3.
美学中提到的很多重要的审美范畴,对动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离不开美学的滋养与浇灌。百部经典中国动画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人文关怀,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向世界各地,在国际上更是极负盛誉。而如今国产动画面临着日美动漫文化双重冲击的境地,从业人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却得不到政策的扶持关爱,只重数量不谈质量的垃圾作品始终侵犯者人们的审美底线,我国各个年龄的受众群体仍然被日美动漫所吸引。面对这种局面,通过分析近百部经典动画影片的取材、造型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学思想,继而为国产动画的"探索民族风格"的后续发展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据媒体报道,文化养老作为一种新颖的养老模式,近来已在江苏省太仓市城乡退休养老人员中悄然兴起。所谓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是以文化为载体,传承和弘扬文化精神,给老人“精神赡养”,以期达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追求人性的完善,和谐和全面的人文生态环境内含着育人目标的终极关怀;与此同时,深怀时代忧思和人文关怀的青少年人文素质提升又会促进人文生态环境的改善。要大力提升青少年人文素质,必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改善人文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分别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引领作用、家庭教育软环境的浸润效果和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渗透功能。  相似文献   

6.
杨玉荣 《现代妇女》2014,(5):221-221
对人们进行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新一代的社会栋梁。在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其中人文关怀的贯穿。当今社会,人们的个人主体性在不断突出深化,个人价值越发重要,促进了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开阔及深入。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核心思想则是以人为本,在其教育过程中注重把握其中的几个维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研究》2006,(3):72-72
由浙江大学王东莉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成果《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是一部从全新角度来深入探讨德育本质的专著。作者认为,德育作为人格培育、人性提升和精神建构的一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积淀,其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的人文向度与美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西教育文化传统中都有着丰富而深厚的人文资源,重塑教育理性的重要路径之一即是呼唤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同时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构筑新的理性原则和制度设计,从而使教育克服现代性的种种负面影响,形成关于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文向度、理性自觉和美学精神,使教育真正属于人本身.养成教育是教育回归人性和人本原则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是中国传统教化的升华,是教育现代性走向未来的伟大乌托邦和崇高社会理想,它有可能真正克服教育现代性问题而实现现代性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是德育的内在特质,古今中外文化中的人文理念为德育人文关怀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以人文精神为引领,对人进行内在自觉的关照是德育的应然状态。现代德育人文关怀的失落,造成德育实然与应然状态的分离,引发一系列精神危机和社会矛盾。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包括文化因素、现代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德育功能和价值定位的偏颇等多重方面。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德育,应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抓住德育内在的、本质的柔性特质,将情感、爱等人之内在本性所必须的元素更加深入地融合到德育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当代学校德育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实际效果不佳的现象一直非常突出.造成该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对学校德育价值定位的片面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而,合理的价值定位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本文认为,学校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其人文关怀价值是统领价值系统的核心价值,是发挥德育功能的逻辑起点.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