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什第二任期,美国外交更具进攻性了。普通人或许不明白这个或那个“主义”,不过看看中亚的“颜色革命”,向亚洲倾斜的军事部署,日益强化的美日联盟,这边拉拢印度。那边结交越南等新伙伴,也大致能嗅到些传统现实主义的气息。  相似文献   

2.
从新世纪中美关系看当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中美关系,是美国单边主义抬头,国际形势趋于紧张的大环境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作为在世界格局中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外交政策对全球的和平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笔者通过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的转变,揭示出中国的外交,具有出了灵活多样、独立自主的特点,充满了合作性和坚定性,主动性和强硬性。  相似文献   

3.
冷静 《领导文萃》2006,(6):111-117
战场骁将这是一段50多年前的故事,两个主角,一是王必成,二是张灵甫。今天,王必成将军的传奇已尽人熟知,不必赘述,倒是另一个主角张灵甫得在说故事前着些笔墨。张灵甫年轻时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写得一手好字,著名书法大  相似文献   

4.
亚太地区是一个经济高度活跃,热点问题不断的瞩目地区。近来,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军事重心向亚洲倾斜,中菲黄岩岛事件使南海问题再起波澜。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如何应对来自美国及其盟国的遏制,如何处理中非黄岩岛事件中复杂的问题,这对中国外交是个极大的考验,也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个话题。笔者试图从这一连串事件中分析中国彰显的外交智慧及中国外交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外交就像一场假面舞会:表面上,各方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但脱下燕尾服,就不是那回事了。著名揭秘网站“维基解密”不久前曝光了美国国务院机密文件,让美国尴尬不已。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开始担心那些电脑里的外交机密——毫无疑问,在黑客们看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在非对称性同盟视角下,探寻威胁因素如何影响美国对菲律宾具体外交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核心提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前辈外交发展道路和理论基础上,登高望远,勇于创新,外交开局、布局、格局体现了稳进、周密、宽广的特点,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外交新气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外交战略方面有许多新论述、新观点、新思想,突出了外交工作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他独具特色的外交观与战略理念。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15,(4):135
近年来,无论是大国外交还是周边外交,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韬光养晦"转向了"有所作为"。由中国外交的实际行为及话语来看,从十八大到今天,中国的大外交战略基本形成。新的外交思路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大外交:一方面是与美、欧、俄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连接这两个方面外交的则是"周边外交"。这个大外交战略的核心话语就是和平与发展,在维持和平的基础上求发展,在发  相似文献   

9.
《决策探索》2009,(6):75-75
国际新闻媒介曾这样评价过具有雄辩奇才的乔冠华:“论点独到令人刮目相看,语言犀利富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远亲不如近邻",作为亚太大国,周边外交在中国的总体外交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2002年,十六大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确定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1.
台独首领廖文毅 廖文毅,“台湾独立”的最早鼓吹者之一。1910年出生于台湾云林。30年代初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工学院,1932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密歇根大学工学硕士、俄亥俄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廖文毅任台北市公共事业管理处处长,并创办《前锋》杂志。1947年,他主持成立了“自治法研究会”,开始鼓吹“台湾独立”。这时,廖文毅受到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二二八”事件发生后,他被圈进了通缉名单,只得仓皇出逃。  相似文献   

12.
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方针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深入思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经过多年的外交实践,这一战略思想已成为邓小平同志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对外战略方针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把握中国外交脉络最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是中国外交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一、"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始建于一战后 前身是“国际事务协会”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美国和英国都想依靠战胜国的优势地位,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国际社会体系。同年5月30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巴黎皇家饭店会晤。经过协商,他们决定建立一个“国际事务协会”,为其提供外交政策上的支持。英、美两国分设两个支会。即“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和“国际事务协会美国支会”。  相似文献   

14.
孙晶 《决策探索》2013,(20):18-19
语言不仅是文明的平台,也是实力的载体。“软中带硬”才是汉语在争夺世界话语权中取得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海外学习中文的热潮,直接的动力是中国硬实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陈水胜 《决策》2014,(2):80-81
礼物是一种语言和信号,能够传情达意,一份合乎时宜和心意的国礼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外交效果。 2013年年末,英国首相卡梅伦率团访华,这是中英两国3年来最高级别的双边接触一关于卡梅伦这次来访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相似文献   

16.
1979年1月29日,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仪式,以欢迎外国元首的礼仪欢迎邓小平副总理。卡特热情地借这个机会邀请中国同美国一道"共同走向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邓小平却严肃地指出我们这个世界"很不安宁"。  相似文献   

17.
张锡昌 《领导文萃》2014,(12):80-83
正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发表了只有44个字的建交联合公报。而这44个字却震惊了世界,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称为"外交核爆炸"。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承认了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法国是率先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都有求同之心戴高乐将军于1959年1月再度入主爱丽舍宫后,推行戴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中国外交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始终忙于应付来自外部特别是西方的各种挑战,动辄受制于人。从冷战结束之初的西方围堵到美国对台军售,再到几乎每年都有的西方在民主、人权方面的发难,其中虽有中国的见招拆招甚至主动出击,如提出新安全观、建立中非合作论坛和上海合作组织、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等,但始终没有摆脱被动因应的困境。结果是,在国际博弈特别是中西博弈过程中,西方国家始终占据了战略上的制高点,能够根据其情势、需要来选择对中国发难的时机和方式,而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文萃》2010,(20):9-10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强调“核心利益”的潜台词,就是希望国际社会能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正式崛起。“核心利益”外交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外交的一次主动出击。外交是原则,但也是艺术。中国“核心利益”外交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能有效地向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中日关系中相当经久、广泛和深刻的紧张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中很少数特别令人担忧、也特别催人思索的方面或问题之一。不仅如此,尤其具有忧患意味的是,这紧张的最突出、也最具深远危险性的特征,在于中日两国各自很大部分国民之间(甚或略为夸张地说是中日两个民族之间)近年迅速增长着的互厌和敌意,亦即一位中国作者最近一篇重要文章的副标题所说,是“中日民间之忧”。[1]该文以某种报道文学似的生动有力的方式,加上冷静的理性思考,列举、警示和谈论种种现象,那是我们大多数人总的来说其实都相当熟悉,但往往远不那么勇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