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日战争究竟应从何时算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外史学界,都把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挢事变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这八年时间称作中国现代史上的"抗日战争时期".但笔者认为把芦沟桥事变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开端是不妥当  相似文献   

2.
关于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目前有两种提法:一种认为“‘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一种认为“八月十三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军民奋起抗战。十四日,国民党政府被迫发表‘自卫’宣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关刘志丹同志的回忆录和纪念文章,大都认为刘志丹同志牺牲于一九三六年四月一日。这一时间是否准确,值得商榷。据《烈士刘志丹同志革命事略》碑文记: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望瑶堡(即瓦窑堡——笔者注)警备司令,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二十五年,率部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的傣族在历史上曾建立过两个地方性的政权,即唐代南诏统治时期的“茫乃道”政权和宋代后期的“景陇金殿国”政权。多数学者都将后一政权作为傣族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部落联盟组织,当作傣族进入奴隶制社会的主要依据,认为傣族社会在元末明初之际才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我以为只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唐宋时期的傣族历史材料,并和解放前  相似文献   

5.
客家方言及民系形成的时间、地点问题,是客家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争议较多的问题、本文从移民走向和人口变化、汉畲杂处等新角度进行探讨,认为:赣方言形成在先,客家方言是北宋中期在赣南形成,而客家民系则到南宋中期闽粤赣三角地区全部客家方言化后才告形成。  相似文献   

6.
7.
美国两党制形成的标志是到内战后才完全呈现出来:一、居垄断地位的两个政党是内战后确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二、作为两党制形成的组织基础的各级政党机构是内战后健全的;三、内战后确立了一套正常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8.
史籍中的纷歧记载与当前的不同看法 关于李自成农民军于崇祯十三年(一六四○)何月突入河南的问题,在清代有关的诸史籍中,往往根据传闻或推测从事,因而记述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李自成军于崇祯十三年九月间进入河南。此说在清代官私诸史册中最为盛行。顺治十五年刊印的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十二年(按当为十三年)九月,  相似文献   

9.
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在党的"一大"前就已建立,党的"一大"代表的回忆也证明了这个结论;毛泽东的多次会议讲话及中央档案馆存1956年他填写的中共八大代表登记表填写的入党时间是1920年。从李达、萧三、易礼容的一些回忆恰恰证明此历史事实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王明右倾投降主义形成的时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认为是在洛川会议;第二种认为是在十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志认为:毛泽东同志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曾经明确指出,“在芦沟桥事变以后,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已经不是‘左’倾关门主义,而转变到右倾机会主义,即投降主义方向了。”并引证洛川会议上讨论中出现的若干分歧意见,说明当时已经有人代表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1.
五华话是客家方言的次方言之一,其语音、词汇和语法均与普通话和梅县话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本文试以五华县中部的横陂话为调查点,将一些常用词与普通话和梅县话进行对比,主要从词的外部结构和语义层面等几方面去揭示它们各自的规律,从而显示出五华话词汇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的起始时间,学术界曾有辛开元年广西永安州首试说,壬子二年武昌首试说及癸好三年八月东试说等说法。近年来,徐川一先生又提出了北试首试说,他认为上述三种说法均不能成立,癸好六月太平天国曾举行过一次北试,这次北试才是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的首试。对于永安首试说及武昌首试说之非,徐先生曾有精当的论述,笔者完全赞同徐先  相似文献   

13.
客家方言与周边方言的关系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一个关于客家话与周边方言的关系词比较研究的初步成果。通过查询相关的方言词典加上本人的本字考证,我们初步得出客赣关系词184个,客闽关系词215个,客粤关系词226个。  相似文献   

14.
湖南境内客家方言分布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由广东、福建以及江西等省迁入湖南的客家移民,其后裔中有不少仍以客家方言作为其内部的交际工具.湖南境内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炎陵、桂东、汝城、宜章、江华、江永、新田等县市.从宏观的角度看,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和南部边境地带一些河流上游的山区,较为零散,其分布区域呈现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可以折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客家方言中的语词、山歌、谣谚等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若以性别为视角,可以生动地再现客家人尤其注重两性世界的对立,对男女的价值判断存在明显的差异及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6.
贵港市桥圩镇客家方言记略梁梅贵港市桥圩镇,地处贵港市南部,为贵港市港南区政府所在地,与木格、湛江、东津等镇接壤。全镇共一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为九万多人。镇上的人基本上都会说客家话和本地白话。近十年来,随着客家人数的增多,加上郊外客家人的迁入,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湖南客家方言演变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客家方言的演变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交通状况、政治因素、行政区划、经济状况、家族因素、教育水平、方言情感以及年龄、职业等个人因素 ;内因有语音与意义之间的矛盾 ,语言内部的各系统之间的矛盾 ,语言内部各系统的各子系统、各相关成分之间的矛盾 ,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矛盾 ,客家话与“本地话”之间的矛盾 ,客家话与民族共同语之间的矛盾 ,以及语用价值的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18.
成都客家方言是粤闽赣客家人移民到成都以后形成的,它是客家方言在他乡演变发展的一个样本.在词汇方面,成都客家方言既保留了客家方言词汇的鲜明特色,又产生了诸多的变化.论文以<汉语方言词汇>所列的1230条词语为依据,在特色、近亲缘、近地缘三大原则的管控下,运用比较分析法就成都客家方言与原乡客家方言和成都官话中相应的词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成都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方式,包括交混式、迭置式、替代式和创新式几种.文章认为成都客家方言通过交混、迭置、替代和创新等演变方式来重建了一个基本词汇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传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嫲”在客家方言里最常见也最有代表性。部分地区用它来称母亲,不过,它主要用作性别标记,指女性或雌性。研究结果表明,客客方言“嫲”来源于中古称母亲的“摩”,本字则是鱼部平声的“母”。  相似文献   

20.
商洛客家方言古入声今读的情况是塞音韵尾已全部丢失,入声韵尾脱落后,古入声韵或以主要元音相近为原则,归入相应的阴声韵,或独立成韵,相对比较复杂。入声调的今读情况各地也存在差异,罗湾保留阴入、阳入,安乐只有阴入,其他地方没有入声调,清入字或归上声或归阳入,全浊字都归去声,次浊入字部分随清入字走,部分随全浊入字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