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应对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君 《理论界》2006,(9):214-215
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在宪政和公共应急法制的框架下行使政府公共紧急权力,是对常规民主法制在处理威胁国家和社会生存的紧急情况时内在局限性的一种补充与完善,是现代宪政与行政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具有极大的公益目的,应当最大程度地保护危机状态下的公民权利,尽快消除危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因而行政紧急权具有不同于常态下的内容,紧急权力的行使遵循有别于常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地方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和法律对地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做了基础性规定,但没有明确重大事项和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定义、内容和内涵外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各省级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央精神纷纷立法或修法。但由于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缺乏共识,各地立法规定差异较大,影响了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和法制统一。明确重大事项决定制度的概念和范畴等本体问题,可以确保在同一理论和逻辑层面讨论问题,使地方立法法理充分,制度设计科学可行,同时可为中央立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公共权力的公信力是现代民主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人大的公信力主要来源于其对立法权、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的行使。从人大对这几项权力的行使看,各级人大基本行使了这几项法定权力,从而赢得了一定的公信力。但是这几项权力并未完全行使到位,这与人大的崇高地位以及人民群众的期望尚有一定差距,从而影响了其公信力。人大应通过充分行使法定职权来赢得公信力。人大赢得公信力的过程就是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政理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依法决定本行政区域的重大事项,是地方人大和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保证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最终目的。从理论上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全社会都应当遵守和执行。但在实践中,人大做出的许多决议、决定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其法律  相似文献   

5.
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全球,世界各地均面临着传染病毒因聚集交叉感染的风险,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严峻.以大庆市图书馆为例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公共图书馆相互作用影响,进一步研究公共图书馆现有的基本情况,探索公共图书馆应急防控有效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行动指南,组织之间的有效协作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条件.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预案层级和应急管理全过程出发,对市级、省级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组织间网络结构和关系模式进行了量化与可视化研究.结果发现,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网络稀疏且组织间联系随预案层级的降低而线性下降,处置与救援阶段是预案应急管理各阶段网络的薄弱环节;各级预案均存在应急管理任务的依赖性组织,但组织职能的泛化及在预案各应急管理阶段分布的不均衡制约了应急管理任务的实现;预案存在关键性组织,但主导型组织因预案层级和预案应急管理阶段的差异而发生改变;各级预案整体网络均存在封闭的小团体,市级和省级应急预案网络的中心性结构明显且团体间存在交互关系,而国家应急预案网络结构相对孤立,表现为团体内部强连接和团体之间弱连接的关系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组织间网络结构层面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改革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行政处分是由享有行政处分权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及违反行政纪律的行政工作人员给予的追究其行政责任的制裁措施,而行政处分权则是对行政处分的管辖权和决定权。行政处分制度合理设定行政处分权主体,即赋予哪个机关享有行使行政处分权的主体资格,对于有效行使行政处分权至关重要,本文拟就此问题略作探讨。一、行政处分权设定的现状一般认为,我国行政处分制度的正式确立是从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开始的,这个暂行规定除了对处分的原则、范围、种类等内容作了规定外,还明确规定了…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同法治机制建设应适应后工业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面对社会风险和治理难度都空前加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应当采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同治理的制度模式,该制度模式将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承担与治理逻辑内嵌于所有社会成员,通过构建领导中心与协商共治的多元主体结构,有序合理地将社会治理资源实现高效精准配置,同时将法治原则与实体权利、程序权利保障内涵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同共治体系结构中,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规范和对权利实现的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9.
各级人大在立法、重大事项决定、监督、代表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民为本,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阴山学刊》2021,(2):I0001-I000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骤然降临,在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武汉市还是国内其他省市,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为应对全国性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国家曾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一级响应,随后我国31个省市也相继启动一级响应。经过几个月以来采取的有利防控措施,我国成功阻断了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的蔓延,亦成为国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优秀样板。  相似文献   

11.
行政机关对外作出生效的行政行为使行政相对人对其产生了信任与依赖,进而即会以此行政行为作为依据开展相关社会活动。鉴于此,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被确立,它对行政主体撤销权、废止权等行政权的行使形成了约束与制约。以此为出发点深入研析行政法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适用状况及困境,基于立法、司法、执法三个维度提出建议。在立法层面,指出要在宪法中对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予以确立、对公共利益的概念内涵进行明确界定;在司法层面,应适当拓宽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适用范围、司法机关应统一信赖利益保护的司法审查标准;在执法层面,应提高行政人员对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重视性、建立信赖利益保护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健全行政撤销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我国人大享有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以及它认为应当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然而实践中,我国宪法赋予人大的强大职权从未充分完整地行使过.要真正坐实人大职权,还有待重新反思我国的人大理论,逐步理顺人大和执政党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和法律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社会。在现代法治国家,为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巨大冲击力导致整个国家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全面失控,需要运用行政紧急权力,并实施应急法律规范,这就对在和谐社会中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进一步考虑公民权利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事件危害到社会根本利益,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有效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与此对应,各级地方政府和组织也须建立一套以应急预案为支撑的应急体系。本文参照“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的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原则,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特征和处置流程中的相关环节,对地方政府和组织应急预案制定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突发环境事件中的政府环境应急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环境事件的本质是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风险向现实转化,防范风险是风险社会中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政府应在突发环境事件中承担起基础性的责任.现行环境立法中政府环境应急责任存在缺失,需要建立"分级"政府环境应急责任体系和确立"分期"政府环境应急责任.  相似文献   

16.
基层政府位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的最前端,提高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预警能力,有助于为整体防控赢得宝贵时间。然而政治承包责任制、理性官僚制和知识—权力制的三重委托—代理,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带来了现实困境,并且博弈分析证实了消极预警通常是优先策略。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压力和结构性张力,需要遵循建设责任型政府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两条基本路径,实现绩效型政府与责任型政府的统一,优化基层政府治理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知识—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7.
论地方立法的宪法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立法主体的宪法控制“地方立法”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地方立法仅指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规范文件的行为 ;广义的地方立法还包括与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对应的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显然 ,地方立法概念的理解不同 ,其立法主体的范围就不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大多数学者都在广义上使用地方立法概念① 。笔者主张在狭义上使用地方立法的概念 ,因为地方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通常称为“地方政府规章” ,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 …  相似文献   

18.
探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路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晓  刘霞 《兰州学刊》2009,(12):95-99
文章就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只处于“管理”而非“治理”的现状,提出我国需要建设由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公民个人和家庭及国际组织等全主体力量的参与,形成高度组织化的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体系,使之成为全主体、全危险要素、全过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长期合作网络和制度平台,即着眼全球视野的治理网络,凝聚全国组织治理公共卫生危机的整体合力;着力全主体应急平台建设,整合全部资源畅通公共卫生危机的信息机制;着手全方位应急预案体系,操演全新流程强化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计划;着重全国民疾病防控体系,强化全员监督提高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能力;着实全社会应急知识宣教,推动全民学习锻造公共卫生危机的组织实力。  相似文献   

19.
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于去年10月颁布施行。如何贯彻实施好省人大《规定》,确保重大事项决定依法有效地行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工作有新的突破,必须在增强意识、积极沟通、主动出击、狠促落实四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地方变通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地方立法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地方变通立法符合宪法“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精神,是国家立法权行使的特殊形式。地方变通法在法律位阶上应当被界定为地方性法规,但其在立法权限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对上位国家法律予以有限度的突破。地方变通立法应当恪守原则性法律界限,即不得变通宪法规定,不得突破改革创新实践需要,不得涉及法律绝对保留事项,不得突破必要限度的法制统一原则,不得超越授权的特定地域范围。在变通法与被变通上位法的法律适用上,“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效力优先原则居于第一性,而“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适用优先原则居于第二性,即变通法只有在不与被变通上位法原则性内容相抵触的情况下,才可以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优先适用。在变通法与被变通近位法的法律适用上,被变通近位法即部门规章被优先适用的理由难以证立,应当优先适用地方变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