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运行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产权制度、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的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此,商业银行应从再造信息载体、理顺信息通道、建立信息控制系统和完善信息表现形式四个方面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强调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信贷供给变动的真实效应。在回顾西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演化历史以及理论与实证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并评价国内外信贷渠道研究的新进展,并就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系型信贷、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退出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关系型信贷的方式被普遍采用,关系型信贷模式有助于消除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提高效率。本文对关系型信贷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具体分析了关系型信贷对银企双方的利益以及潜在风险,对关系型信贷中信贷退出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在信贷退出中,只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退出决策成为可以置信的承诺,才有助于维系双方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外部原因,对商业银行而言,减轻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以及银行信贷部门内部信息不对称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一条带有根本性的措施。解决银企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以实现对借款企业的有效监控;解决银行内部信贷控制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从信贷内控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不对称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银行与企业签订信贷协议前后的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银行信用风险;而银行上下级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重了银行内部人员的寻租行为,使银行信用风险更加严重.作者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运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理论模型,对银行与企业、银行上级和下级之间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分两种关系框架下进行论述,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使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中提供的有关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认为通过深化信用风险信息分析、签订限制性协议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等能有效地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防止和减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网络食品市场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买方的逆向选择、卖方的道德风险及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困难等问题。对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网络食品经营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博弈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信息量和信息供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债务合约本身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提高信息量可通过增加信息供给和减少信息需求两条途径来实现,通过选择特定的顾客群或建立特殊的客户关系,可降低信息生产成本,增加信息供给。通过契约安排,可增加自有资金、贷款抵押和担保的数量,它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一个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博弈模型 ,说明当市场上低风险企业过少 ,高风险企业过多时 ,银行不能通过贷款收益收回自己的风险类型鉴别成本。在不可能提高投资项目自有资本比例 ,而利率放开有待时日 ,极易加剧道德风险的情况下 ,银行无法改善其收益小于成本的处境。因此 ,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退出是银行的最优选择。最终指出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建立一个由国家提供部分担保、商业性银行发放贷款的中小企业信贷体系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可能的 ,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状态下企业并购行为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际经济接轨、加快企业资源整合,使我国成为国际上企业并购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企业并购交易行为是一种动态博弈过程。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用博弈论的方法来研究企业并购行为,对政府加强并购业务的监管和规范、调整自己的角色,对并购双方明辨信息的真伪、加强信息交流,促进并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信贷渠道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之一,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的取得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认为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中是有效并且占主要地位的,同时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又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引入被监管者逃避监管能力的差异,建立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市场监管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降低监督者的监督成本、提高监督的激励以及提高监督者的侦察水平,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只需保持在某个水平上即可.  相似文献   

12.
克服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构成商业银行存在的理论基础之一。尽管商业银行运作也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困扰,但我国的信息结构等因素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不对称下税收征管的多重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将税务机关稽查成功的概率及应税企业偷漏税行为所带来的诚信损失这两个变量引入税收监督博弈模型,进行税收征管的多重博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税收征管博弈混合战略纳什均衡不仅与税务稽查成本、罚款倍数、应税企业的偷漏税金额有关,而且与税务机关能否稽查出偷漏税的概率、应税企业偷漏税行为带来的长期额外损失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造成信贷传导渠道日趋萎缩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巨大存差的存在;二是资金分布的结构性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应相互协调,促使信贷传导渠道的疏通。  相似文献   

15.
中小家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其面临着融资难问题.银企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造成中小家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因素,在深层次分析中小家族企业的融资难的内在必然性基础上,提出了若干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进行机会主义行为的空间,而是否有机会主义的倾向以及其程度的大小,则取决于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大小。为此在构造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与企业正常收益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额外收益、生产周期、被发现的概率及罚金大小的关系。并以此提出了我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不对称信息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个人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突出的场所,信息不对称的核心是信用信息不对称,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已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信贷市场的影响以及银行防范措施的效应,比较研究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种模式,探讨影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因素,提出了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我国环境制度的构成进行概要分析,然后基于环境制度有效的几个基本条件,对我国的环境制度有效性进行考察;其次,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行为两个维度来分析其与环境制度有效性的关系,得出我国环境制度有效性不高的结论。据此提出:一方面,消减环境政策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不确定性,增加政府或政策"承诺"的可信任程度,是提高环境制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环境规制的有效性,规制者作为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治代理人,也同样面临着被规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我国价格水平实现了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再向适度和显著通货膨胀的转变,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规则和传导机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估计向量自回归模型、描述冲击反应过程和进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货币政策通过信贷传导渠道对实际经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