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发展过程的考察与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学经过了由文学中的山水到山水文学,再回归于文学中的山水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同时,在此一过程中,作为山水文学之主要写述对象的山水,其功用也由比德嬗变为感情寓托,再进而成为烘托和映衬人物或情节之背景.通过这一纵向的描述与说明,揭示出一定的与文学、与文学思想发展有关的理论素质.  相似文献   

2.
山水文学反映了人生多方面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如赏美、遣兴、求新好奇、历险刺激、扩大视野、增加知识、排解忧郁、展示才华、体悟事理等,对当今人格陶养,如培养美好的心灵,熏陶高雅脱俗的生活和审美情趣,提升关心、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增强责任感,认识自我价值,释放竞争压力,鼓舞生活的热情,追求生活的质量和人生境界等,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玄学思潮的特殊作用,魏晋文人的山水自然观出现了不同于先秦两汉的质的变化,士人逐渐形成了山水审美的自觉,主要表现在当时形成了以洛阳和会稽为轴心的南北两个山水审美旅游活动中心;而这种时风和文学观念的演变又最终影响到魏晋山水文学的创作,实现了当时文学创作中山水自然题材的广泛扩展,而在形式上则孕育了山川景物记、山水游记等新的山水文学体裁的兴起。  相似文献   

4.
荒寒意境是历代文人所钟爱的意境之一 ,这是由荒寒意境的特质和文人们对人生的深刻体验所决定的。柳宗元被贬永州 ,永州山水的荒寒之境与他困厄的身世遭遇及兀然不屈的个性特质互相阐发 ,于是 ,他借荒寒之境表现其身世之感和哀怨之情。这种荒寒之境既是诗人自觉追求屈原楚骚精神的结果 ,又带有中唐山水审美的时代特征 ,更具有作者独到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 2 1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学应该努力继承鲁迅留下的丰富遗产 ,当前尤其应在学习和弘扬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自觉的启蒙精神和独立的人格精神等方面作出切实而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田平 《南都学坛》2003,23(3):117-118
一、崇高的理想 ,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司马迁生活在汉家盛世 ,亲自禀受了这个英雄时代的文化营养 ,他的胸中激荡着及时立功的浪漫主义豪情和英雄主义气概。他在《报任安书》中说 :“立名者 ,行之极也。”“君子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用父亲的话说 :“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以孝之大者。”他有感于时代的要求与父亲的教导 ,立志继孔子后写第二部《春秋》 ,这在当时是一般常人不敢想象的崇高目标。因为在司马谈任太史令时 ,就曾想利用“百年之间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  相似文献   

7.
由题画诗透视中国文人画家的人格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人画家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的双重人格特征 ,即道以自认的使命感与恣情任性的个性品质 ,同时又兼有艺术家独具的个性与品格。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越与自由 ,因而也使中国绘画进入了一种超逸之境。文人画家的自我超越源自他们精神上的超凡脱俗之气概 ,这气概外溢成他们多彩的人格风范。它包括文人画家们的举世高标、愤世嫉俗、闲逸恣情、自洁自爱等人格类型。这些人格的突出表现说明这样一个事实 :即文人画家首先是人格自立、自主、自由的人 ,其次才是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艺术家是创造社会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主力军之一,优秀艺术家的人格建构策略及其活动对本民族、对人类的人格建构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山水画家的人格建构策略及其活动不仅具有独特的画学价值,也是我国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宝贵资源。通过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人格活动的心理学解读,可以提炼出有助于现代人人格建设的合理因素,使之成为现代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国格的势利小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呼唤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提高民众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确立新型的具有现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0.
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派的鼻祖。因为政治上的不如意,他与山水结缘,他游山历水,进行诗歌创作,他以文学家的眼光去感知山水,把山水与文学融在一起,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水文学,虽然山水给他的生命注入了活力,但没能抚慰他心灵深处的政治创伤。  相似文献   

11.
汉初政论文的阳刚风格展示出汉初士人奋发扬厉的人生情怀和积极用事的昂扬姿态,展现了汉初士人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格精神魅力与我国优秀的传统人文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热衷政治的事功精神、维护大一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彼此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汉初士人的人格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2.
儒释道思想对湖湘迁谪山水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湘有着深厚的迁谪文学传统。迁谪山水文学中的儒主要表现于关心现实、借山水景物委婉地表 达情怀,释主要表现于在清静空寂的禅悦境界中慰藉心灵,道主要表现于对天人合一境界的描绘与对隐逸 仙境的向往与追求。这是湖湘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迁谪山水文学艺术魅力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人格精神的形成,既决定于儒道融合的楚骚文化和西方“二希”文化的多元文化根基,也决定于“五四”运动和20世纪40年代民族文化反思的特殊时代因素,但更重要的还决定于他个体信仰中的民族主义观念和宗教观念。闻一多的人格精神特质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与坚韧性,这种开放性渗透在他的创作、学术、诗学和社会理想之中,而坚韧性则体现在他的英雄理想、人格自守、恃心傲物和“杀身成仁”的气质与意志之中。  相似文献   

14.
李觏是个生于衰世,奋起国运,心怀天下,康国济民的一代儒宗,面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民困国危的形势,他身在民间,心存社稷,力主变革,爱国爱民,受到当时和后世的推崇、景仰。文章以其人格为视点,具体论述和评价了李觏人格精神的几个层面。包括:1、穷且弥坚,抗争命运的精神;2、批谬驳伪,正本求真的精神;3、心忧天下,康国济民的精神。同时对李觏的人格精神的现实意义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人政治斗争、文化思潮、士人交游等多方面作往来穿梭般的立体考察,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中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并评价其人格。遵循这一思路,本文专论张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石头神话传说不仅内容丰富、想象奇幻 ,而且蕴涵着独特的人格精神。本文主要从镇灾石、石镜、望夫石三类神话传说入手 ,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 ,历来褒贬纷纭 ,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 ,应该在广泛清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 ,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 ,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潮、士人交游等多方面作往来穿梭般的立体考察 ,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中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 ,并评价其人格。遵循这一思路 ,可以勾勒出张华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一、起自寒微 ,涅而不缁 ;二、才奇勋著 ,名高望重 ;三、亦儒亦道 ,弥缝补阙  相似文献   

18.
自然山水与人的情智的交互渗透 ,使得中国古典诗歌物我为一的意境生成成为可能。以“幽峭”为特征的柳宗元山水诗 ,通过对荒蛮瘴疠的穷山恶水、凄神寒骨的冰凉世界、幽明静远的人间仙境、奇丽迷离的世外桃源以及自况自伤的咏物诸题等多种意境的营造 ,不断向山水的内在精神深入 ,把压抑在生命内部的感情、追求、品格渗透到自然山水中 ,在其所选择的与自己人格追求相对应的山水物象中 ,借山水精神而使人的精神得以超越 ,从不同层面突现出其卓异的精神个性和峻洁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水艺术———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山水艺术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精神,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物化表现。  相似文献   

20.
闻一多早期曾一度亲近宗教文化并确立过基督教信仰,这是社会—文化原因与个人心理—事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督教的宗教意识参与了他人格精神的建构,并影响到他的性格、气质及文学艺术活动的诸多方面,是研究闻一多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