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初诗论家陈祚明在其《采菽堂古诗选》中,选取大量汉魏六朝诗歌,并对其批评。陆机与潘岳都是西晋并在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诗人,同为"二十四友"。然而,陈祚明对二人诗歌在情感方面的批评却截然相反,这与他"诗之大旨,惟情与辞"的诗学观点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颠覆了前代诗论家对陆机、潘岳二人诗歌批评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左思、潘岳为西晋中期太康诗坛的代表诗人,但两人的创作风格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拟从钟嵘"(左思)深于潘岳"说着手,将左思与潘岳作比较,从而进一步探讨左思诗歌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新诗理论的开拓和周作人的新诗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与分析周作人关于中国新诗的理论主张———从诗的本质、特点 ,诗人的个性表现与诗的地方性、民族性的关系 ,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诗人“梦想”的素质和诗歌语言的“简练”、“含蓄” ,到新诗人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对外国近现代诗歌的态度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道路 ,以及怎样进行诗歌批评等问题。周作人对于中国新诗这些见解和主张 ,不仅对中国现代诗歌的理论建设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并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钟嵘的《诗品》以其独特的诗学思想和精彩的批评实践,在我国古代诗歌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宋诗坛的五言诗具有富丽精工的总体风格。钟嵘在《诗品》中从诗歌抒情特征这一本质出发,对刘宋诗人的五言诗创作进行品评。通过对钟嵘评述和刘宋五言诗总体风格的对比分析,可从中窥见钟嵘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诗歌写作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的人生意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认。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这些不同的体认不仅构成中国传统诗歌价值观的多个层面,同时也形成中国古代对诗歌人生意义认识的阶段性。具体说,就是由"不巧之盛事"、"其文在即其人在"、"以诗为性命"到"文字流传胜子孙",人们对诗歌人生意义的体认愈益向人生本身回归,并最终影响到文学批评的观念和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评人论学,还是品诗论文,<四库全书总目>素有简明扼要、持论公允之称.但对于宋代诗歌批评,喜用"元祐"做褒义评价.这种积极评价与文学史上的宋诗批评无直接联系,而是四库馆臣从政治偏向上做出的正向判断.这是由于元祐党人在北宋末年遭到残酷打击后,南宋以来"最爱元祐"的政治倾向影响所至.这对晚清同光体诗人标榜"元祐"为诗歌鼎盛的"三元"之一,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其实,"元祐"并不具备宋诗鼎盛的代表意义,今人沿袭这种说法,是值得重新思索的.  相似文献   

7.
导夫新著《丁鹤年诗歌研究》立足历史语境和现实视野,对元末明初著名的回族诗人丁鹤年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从而在历史阐释、文献考索和艺术批评之中揭示了丁鹤年其人其诗的文学史意义。该著堪称是回族文学研究的一项新收获,颇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选择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郁达夫及其小说创作,不仅因为道德思考是认识其人其文的焦点问题之一,还在于伦理精神是其人其文与民族文化关系的深层内容.而这两个方面,在郁达夫研究中都有待于继续开掘.  相似文献   

9.
杨慎的六朝诗学,从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层面,通过考察六朝诗歌艺术为唐律之源,及为唐代诗人所借鉴,申明六朝诗歌对唐诗的开启意义。将文学批评运用于六朝诗歌的文献梳理中,拓展了六朝诗学批评的领域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东方美学的神髓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创造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的美学追求,其创作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独特审美观照。这一在东方文化革新运动中没落的诗学诉求,却在美国的新诗运动中又一次被激活,完成了诗歌在本源意义上的一次对传统的复兴。意象派创始人庞德在现代中国的诗歌创作中,找寻到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和诗歌创作的原始因子。西方“意象派”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借鉴彰显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互渗与共融,也体现了传统资源对于构建现代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祭奠、悼亡死者的诗歌类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悼亡诗,一类是哀伤诗。清代诗人乔亿集中共有此类诗歌58首,数量较大,成就较为突出。本文拟从其该类诗歌的数量、内容、特点及原因探析来研究,以期更好地走近和了解乔亿其人其诗,并给予其悼亡诗、哀伤诗一个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臧克家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同时又是有影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他的诗论,内容相当丰富。如果从信息的角度把文学作品的产生和接受看成由作者→作品→专读者的信息传递过程,那么臧克家的诗歌理论批评对这三个环节都有较多的集中的论述。围绕这三个环节,我们试图将他的诗歌理论批评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作家论、创作论、作品论、因革论、鉴赏论。尽管这种概括远不能包容臧克家诗论的全部,但希望对于系统地研究臧克家的诗歌理论批评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诗歌能够形成为我们所称道的"传统",在于古代诗人的创作机制,这样的机制同样会在现代中国体现出来.古典诗人创造了古典传统,对于现代诗人而言亦然,正是现代诗人的创造,使新诗形成了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潘岳与陆机二人同为太康文学的代表人物,历代诗话中,各代论家对二人的评价各执一词,不尽相同。有人认为陆机宏博而潘岳浅近,亦有人认为潘诗清净而陆诗繁芜。不过他们的诗歌,都显示出中国诗歌由汉魏古诗重风力的古朴浑厚,转为六朝俳偶诗重雕琢技巧的重要走向。这一点,在潘陆二人的历代诗话接受史中显示出共识。这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就诗歌本身的发展而论,没有潘陆等太康诗人的重要转向与过渡,就没有后来盛唐诗歌的成熟与辉煌。  相似文献   

15.
汉代诗歌《长歌行》应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早集中表现惜时道德感主题的诗.它从自然物象、人事心态等层面表现了中国古代诗人感受时间的基本道德态度和表达诗意的主要方式.中国诗歌史上大量作品所呈现的一些普遍性的或独特性的意象传统、意象组合、艺术特征以及人生体验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从诗学的角度深化对人与时间的道德关系的经验感受和理性认识,进而体会时间的诗意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性别想像往往被看作"女性主义诗歌"的重要标识,但作为建立在女性/男性二项对立基础上的批评框架,性别经验极易仅仅作为争辩的、对抗的要素被强调。从经验的开放以及诗的想像方式的角度看,这遮蔽了女性诗人写作的丰富性。疏离二项对立的经验处置立场,假以诗歌技艺的互动,不少女性诗人的作品对于"女性诗歌"既校正了其概念又丰富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17.
虚实是中国古代诗歌批评中常用的一对范畴,历代的诗论家们也把"虚"或"实"作为他们诗歌批评实践的一个角度.创作中虚实结合的例子很多,这种虚实结合还可以运用到诗学批评领域.从自然观的角度把钟嵘论诗的"实"和司空图论诗的"虚"进行比较,从而把"虚"和"实"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在诗学批评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赋比兴是前人从《诗经》中概括出来的三种表现方法,后世所谓“比兴”在《诗经》中即指比兴合用和通篇用比,使诗歌具有了含蓄凝练的韵味,具备象征的意义。《楚辞》“比兴”发展为以“香草美人”寄托诗人的审美理想,使诗意含蓄曲折,思想隐晦。从此,“比兴”的传统一经确立,对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批评的一大特色。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时,遵循审美的特殊规律,以诗歌的意象为线索去领略含蓄隽永的韵味,尽量避免主观臆测和牵强附会,使欣赏更接近诗歌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凡喜爱彭斯诗歌的读者,或从事彭斯诗歌研究的专家学者,几乎无不知道诗人心中深深地热爱着的“高原玛丽”.甚至有人把彭斯与玛丽比之如但丁与贝特里奇,或彼特拉克与劳拉.彭斯为玛丽创作的诗歌,在玛丽生前,赞美玛丽,歌颂他们的爱情;玛丽死后,哀悼玛丽,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彭斯有关“高原玛丽”的诗篇,仅存四首.虽然屈指可数,但它们在彭斯诗歌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且深为读者所喜爱和赞赏.我们研究彭斯和彭斯有关“高原玛丽”的诗歌时,势必涉及彭斯与“高原玛丽”之间的关系,以及“高原玛丽”其人.对于诗人这方面的情况,国外无  相似文献   

20.
<正> 诗人研究诗歌理论和评价诗人诗作,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做法.因为诗人有直接的创作经验,研究起理论问题容易和创作实践挂钩,不容易产生玄学的倾向.另方面,诗人的艺术感觉比一般人敏锐,评品起诗人诗作来容易骚到痒处,不容易出现“隔”的情况.但是,诗人从事诗歌理论批评也有其困难之处.大家知道,搞理论批评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不能光凭灵感写作.它是一种冷静的、充满理性的活动,需要的是科学而不是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但这一点,并难不倒有理论准备和功底扎实的诗人.近些年来,不少台湾诗人在从事新诗理论批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著名诗人(?)弦著的《中国新诗研究》(1981年洪范书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