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在10岁的时候才上一年级,而同样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上三年级了。为此,他问他的母亲,自己是不是很笨。母亲委婉地告诉他:"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而已。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母亲鲁瑞可以说也是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曾经在户部做过主事,后来因病辞职回家。鲁瑞生于1857年,在八十七岁高龄的时候即1943年在北平辞世。她的一生也可以说比较坎坷。先是经历了鲁家的家道中落,后又经历了周家的家道中落。在她年轻的时候,丈夫因病去世,而人到晚年之时,又痛失爱子。她在六十岁的时候离开故乡,随子北上,一直没有能够再回家乡。晚年又独居北平,只与朱安女士为伴,直到走完她的人生之路。对于自己的母亲,鲁迅有着难以言说的心情。一方面,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孝子,对自己的母亲既敬且爱;另一方面,在思想深处,他与自己的母亲又有许多难以认同的地方,因而常生苦恼。不过,从日常生活来看,鲁迅对自己的母亲确实是尽到了一个儿子的责任和关爱,也不失为一般人的表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哲学大家,新儒家的开创者熊十力是个怪人,年轻时候,以"狂人,怪人"而著称。他才思敏捷,思维独特,14岁的时候就敢在学堂之上面对自己的老师口出狂言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哲学大家,新儒家的开创者熊十力是个怪久。年轻时候,以“狂人,怪人”而著称。 他才思敏捷,思维独特。十四岁的时候就敢在学堂之上面对自己的老师口出狂言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相似文献   

5.
黄永东  剑邑 《老友》2008,(7):28-29
一名共产党员,不计工资之低,把自己的黄金年华献给孤寡老人;一名普通干部,曾守在数十名老人面前送他们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却因工作未能在母亲临终时守在她身边聆听最后的嘱托……他就是连续12年被高安市民政局评为模范院长、先后获得全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日子很苦,过年了,母亲给他炖了白菜冻豆腐汤,他一下子吃了两大碗。他说,母亲炖的这汤最好吃。以后的日子,逢年遇节,母亲就炖给他吃。30岁的时候他搬家了。由于忙碌,他一年回一次家。那一年母亲60岁,经常步行几十里去看他。那时,他的日子紧紧巴巴的,两个双胞胎女儿要吃要穿。  相似文献   

7.
小妹不是我的亲小妹。 她是继父的女儿,母亲带我改嫁到许家的时候,小妹就在了,她比我小十天,我记得自己很紧张,一直牵着母亲的手,那年我九岁,小妹倚在门上甜蜜地叫我,哥。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母     
《北方人》2006,(3)
裹着小脚的母亲,教给了我一生受用的知识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女人,在儿子6岁以前就教会他认3000个宇,这个女子想必应该绝顶的聪明。杨振宁就是靠这样一位妈妈启蒙的。一个78岁的大科学家如此深情地回忆自己没有受过任何新式学堂教育的母亲,那情景让人感动。“我母亲189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小的时候还裹过脚,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又把脚放开了,所以她的脚不是三寸金莲,但那是一双变形了的脚,我每一次  相似文献   

9.
我的母亲     
镜华 《北京纪事》2018,(2):67-70
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 母亲离开人世已近30载,每当我忆起母亲,悲恸之感丝毫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减弱.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生我养我一次,而给我第二次生命是在我十岁那年,我患了严重的肾脏炎.为我的病,体单力薄的母亲抱着我,隔几天就到北大医院去.半年过去了,我的病情却日渐加剧.母亲一刻不离地守在我的身旁,不知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母亲卖掉了自己的皮大衣和一切值钱的东西,她常躲在厕所里哭……而年幼的我却常不知深浅地和母亲任性,记得有一次我要一把刀,母亲就用菜刀亲自给我削了一把木刀.母亲做刀时额头上的汗珠,和露出的笑容我至今还历历在目.殊不知这笑容后面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悲切.  相似文献   

10.
成功之钥     
他1947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一个贫困家庭。他3岁时,父亲离家出走后再也没有回来。他母亲成了寡妇,于是养活全家的重任就落到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接下来的十年中,母亲和他搬过几次家。有一次,他们搬到了一个没有安装自来水的两层的农舍。屋内没装自来水,于是他们只好从外面的一个井里打水。更糟糕的是。  相似文献   

11.
最疼我的是母亲?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一个国家机关工作,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家里就我和母亲两人。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在吃上,可就非  相似文献   

12.
陈咏 《百姓生活》2010,(8):33-34
今年46岁的褚晓军去年被查出罹患鼻咽癌。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褚晓军没有告诉已经离婚11年的前妻。而前妻李清从朋友口中获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请求复婚照顾他,并对他承诺:“我会陪你走完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13.
李涛声称自己是赶上不同时代不同好处的幸运儿。生于50年代末的他,十多岁开始青春叛逆性格不想读书的时候正赶上文革。书就不用读了。等80年代初兴起“读书热”的时候,他开了后门从部队回来考上了大学。当文凭最受用的时候,他拿到了一纸大专毕业证书,很快就因此被提了干,并评上了职称。于是在他最想当官的时候,年仅30岁的他当上了《园柳》杂志社总编、温州作协副主席、温州市青年作协主席。然后在下海春潮刚荡漾起第一波的时候,当杂志社老总得出经营之道的他又成为最早的下海干部。  相似文献   

14.
李涛声称自己是赶上不同时代不同好处的幸运儿。生于50年代末的他,十多岁开始青春叛逆性格不想读书的时候正赶上文革,书就不用读了。等80年代初兴起“读书热”的时候,他开了后门从部队回来考上了大学。当文凭最受用的时候,他拿到了一纸大专毕业证书,很快就因此被提了干,并评上了职称。于是在他最想当官的时候,年仅30岁的他当上了《园柳》杂志社总编、温州作协副主席、温州市青年作协主席。然后在下海春潮刚荡漾起第一波的时候,当杂志社老总得出经营之道的他又成为最早的下海干部。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1,(7):57
一天,妈妈给女儿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母亲说:"我年轻的时候,为了决定谁和我结婚,你爸爸和我的一个情人决斗。"女儿羡慕的说:"真是太浪漫了,爸爸一定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吧。"母亲说:"不,你爸爸输了,因为他们俩人约定谁输了谁娶我。"不是亲生的悬崖上一只小老鼠挥舞着短短的前爪,一次又一次跳下去,努力学习飞翔。旁边母蝙蝠看着它摔的头破血流,忧心忡忡的对公蝙蝠说:它爹,咱要不  相似文献   

16.
正丘吉尔26岁那年,从南非回到了伦敦。他发现丧父5载的母亲恋爱了,对方竟然是—个与自己年龄相同的运动员。起初,丘吉尔感到困惑不解,难以接受,甚至感到耻辱。就连母亲在儿子面前也感到不自然,难于开口向丘吉尔解释。丘吉尔很清楚,此人比母亲小20岁,年龄差距太大了,这样的婚姻是很难白头到老的。然而,理智使他清醒地认识到,母子之情无法完全弥补母亲情感上的孤独;没有母亲的养育,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他思之再三,终于强迫自己坚决地支持母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他们遇见对方时,都已经是大龄青年了。她30岁,成熟知性的女子,一颦一笑风情无限,写得一手好文章。只是,如此优雅美丽的女子,却只能坐在轮椅上——她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瘫痪了。他32岁,其貌不扬,家徒四壁,却固执地喜欢文学,几年里一轮接一轮地相亲,挑人,被人挑,到最后把自己挑成  相似文献   

18.
亚清 《北京纪事》2015,(3):45-49
94岁本色出演《剃头匠》
  在94岁的时候,靖老才开始拍自己的第一部片子,本色出演,然后立刻就红了,立刻就火了,立刻就得奖了。但是,他自己却不说自己是一位演员,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位手艺人。  相似文献   

19.
多年前,一个15岁的男孩来到杭州胡庆余堂做学徒。在去胡庆余堂的路上,他的小脚老祖母颤巍巍地送他,一程又一程,但一路上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当学徒很辛苦,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除了混饱自己的肚皮外就所剩无几了。有天凌晨,男孩在打扫卫生时发现地上躺着几枚钱币,面值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五元钱。他很需要钱,在身边没人的情况下,他完全有条件把钱占为己有,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把钱捡起来,天明的时候交给了师傅。这样的事后来发生过多次,每次师傅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  相似文献   

20.
头脑转盘     
这是发生在南方某大学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正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因为春节没有回家,深为惦念他的母亲从数千里外的农村老家来学校看望儿子。端午节快到了,这位50多岁、衣着破旧的农村母亲还特意拎了一篮子粽子。然而,母亲的到来,却让这位大学生感到十分不快,甚至还异常震怒。他觉得土头土脑的母亲会使自己在同学面前“丢脸”,于是坚决不让母亲进校园。经过十多分钟的僵持,在儿子的一再催促下,这位母亲含泪而去。临别,母亲还反复小心地问儿子:要不要把粽子留下来吃?但儿子嘴中嘟囔一句:你快走吧,谁还吃这个东西?[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