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等值标准是保持源语与目的语的信息对等.体育新闻英语是新闻中的一种特殊文体,除具有一般新闻所有的特点外,自身还有许多特色,如信息面广、观众(读者)多、竞争性强、专业性强、大量使用体育专业术语、习语等.因此读者会有一定的阅读困难,尤其是对那些英语不是母语的读者.本文从词汇、句子、修辞特点三个方面研究体育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基础,探讨体育新闻英语的翻译策略、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英汉习语的翻译.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 "效果对等"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3.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品牌名称的翻译.通过大量实例论证了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品牌译名符合目标语市场的文化特征和消费者的期待.因此,功能翻译理论可以作为品牌名称翻译的指导性理论.  相似文献   

4.
加强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文章指出了近几年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归纳总结了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观点,分析了实践中关于如何加强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我们加强新时期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门"杂学".这门"集大成"的学问既包罗万象,又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形式.要做好翻译工作,既要通晓语言和翻译标准,又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借助文化翻译观的研究理论,探讨诸语境制约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翻译观强调翻译活动受到译语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制约翻译活动的译语文化语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译语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民族心理、文化交流程度等.  相似文献   

7.
从《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入手,探讨文化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文化负载词的泰译。通过对AMOON THONGSUK的《论语》泰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发现,译者多采取“异化”翻译策略,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尽可能地向泰语读者介绍和解释文化负载词,以令《论语》文本在泰语文化中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等值。作者认为,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异化”策略的使用,能够更好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符合文化翻译观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桂冠,现有的古诗英译文本最早可上溯到明代,清末民初以来,翻译者一直奉严复先生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为金科玉律,但不忠实的翻译比比皆是,尤以古诗英译为代表。由于译者主体的不同,译文和策略也就千差万别。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交际翻译理论。从纽马克的交际理论来研究古诗英译,可以深入体会非忠实翻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属于技能课.本文从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文体与翻译教学、翻译教学的方法论三个方面探讨翻译教学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  相似文献   

10.
Transnationalism的中文翻译散见在各类学术论著中,有"跨国主义"、"跨国网络"、"跨国理论"、"跨国民族主义"、"跨国性"等等,该词使用范围极为广泛.我想关键词需要一个比较贴切的翻译,而更有意义的是在讨论过程中对某些相关研究领域的反思.本文除了讨论其中文翻译,将重点讨论海外交通史研究领域对于Transnationalism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杨宪益、戴乃迭"信"译鲁迅作品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是翻译标准的核心."译界泰斗"杨宪益、戴乃迭对鲁迅作品翻译的精妙之处,在于其译著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与原文一致,译文与原文一样流畅通顺,达到了翻译的"信"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体是考察维吾尔语中人称代词的汉维翻译情况,经过前期对期刊网查询,发现维吾尔语中对于人称代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其中对于表示人称代词的词汇中汉维之间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但总体而言,对于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汉英语言之间的较多,对于汉维之间的介词翻译或研究就比较少了,因此,本文主要对《牧人出生的君王》这部作品的维译本中"人称代词"的汉维翻译情况进行归纳并总结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表达源语的方式、方法、翻译技巧等,并通过此论文的撰写强化翻译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探讨不同语言的内在规律,并最终揭示汉维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各自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说明西方著名文学翻译理论--操纵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诗歌翻译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了操纵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中国诗歌翻译研究活动所产生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翻译工作在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之间演绎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传播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送带,能够让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翻译是一项复杂并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工作,翻译的技巧与方式更能体现出翻译者的文化素养和水平.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变和表达方式的转换,更是一种科学、艺术的表现手法,这一观点已经被美国著名翻译家所认可.创造性是翻译的灵魂,同样意思的一句话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中,翻译创造论是翻译者一直追求的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山法了义海论>一书中笃补巴·西饶坚赞用来论证"他空见"的印度佛教经论的典型藏文译文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校勘研究的方法,从内在结构、内容诸要素到外在表达方式上比较了藏、汉两种译文的相同性和不同点,并将这些藏汉佛经翻译的典型个案与现代翻译理论相结合,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综合考察,由此揭示出藏汉佛经翻译的共性、特色及其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实践中,把语用学的语用等效翻译、关联理论及语境的理论研究成果用于其中,可以译出佳作,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谭莉 《民族论坛》2010,(5):52-53
维也纳大学翻译教授玛丽·斯内尔·霍恩比2006年出版的新著《翻译研究的多重转向——新范式还是新视角》主要回顾了翻译研究在近30年的发展及未来的发展动向,探讨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思想渊源;同时提出了是"新范式还是新视角"疑问。时至今日,经济全球化进程愈演愈烈,对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翻译研究是否需要新的范式还是仅仅只要转换视角呢?本文试图顺延霍恩比的译学回顾路线,并且借鉴ThomasKuhn的范式转换理论来展望未来译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当代翻译研究深受各种行为理论的影响,但几乎所有当代翻译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将翻译视为交际、交往的一种形式。这是由翻译的交往功能决定的,翻译的交际行为观不仅是当代翻译研究的思想基础,它还深刻影响了翻译过程的研究,作为当代翻译研究基础理论之一的交际行为观仍将在翻译研究中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以河南省内排名前24的高校网页英文简介为例,探究并分析译文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网页简介的英文翻译提供参考翻译技法,指导翻译,以期看到更多优秀的高校网页英文简介,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及国外学者来中国学习。  相似文献   

20.
徐剑 《民族论坛》2007,(8):54-55
本文以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三个维度提出了考察翻译行为有效性的前提标准,即"呈现事实的真实性"、"表达主体时的真诚性"、"建立、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当性"以及"语言的可理解性",然后,将该有效性前提与翻译的文本类型划分相结合,提出了译本批评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