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据国内外有关专家考证,达斡尔族为东北古老民族契丹人的后裔,早在13世纪初,就居住在黑龙江北岸。清朝初年,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族开始大批南迁至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是南迁的达斡尔族聚居的重要地域,从此这里成为达斡尔族的第二故乡。本文试就达斡尔族迁徙齐齐哈尔的原因、经过及部分外迁的情况加以简要论述。一、达斡尔族迁徙齐齐哈尔的原因达斡尔族13世纪初居住生活在黑龙江流域西起石勒喀河,东越额尔古纳河,沿黑龙江直到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牛满江(今布列亚河),北到外兴安…  相似文献   

2.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英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郊区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城县。现有人口94000左右。解放前,达斡尔族社会已进入封建制阶段,但其宗教信仰却明显地保留着原始的痕迹。以达斡尔族信仰现状看,达斡尔人的意识形态上尚浓厚地保持着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万物有灵”的观念。除崇拜天外,星、雷、河、火、岩洞、森林、碾石、龙、狐、鹿、鸟、鹰等都被当作崇拜对象。达斡尔人将一切不可理  相似文献   

3.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达斡尔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以人类语言学田野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研究视角对尼尔基镇达斡尔族语言保持情况进行的分析表明,社会网络的密度、强度以及家庭社会网络是母语保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达斡尔族人民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较发达。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大部分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历史上达斡尔族民间信仰萨满教。萨满教以其神职人员被称为“萨满“而得名。它是以万物有灵思想为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多神信仰为内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5.
美丽富饶的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满、蒙、朝鲜、回、赫哲、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这些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关于它们的源流问题,中外学者写有许多论文和专著.本文仅就在族名与分布的历史沿革谈一些极不成熟的意见,就教于学者专家和读者. 族名黑龙江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相传在四千多年前就有肃慎族人同中原有了交往,商、周以来史不绝书.但当今黑龙江省少数  相似文献   

6.
水族     
人口分布 水族是我国西南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少数民族。水族自称“虽”,汉译音为水,按水语“虽”即输通治理之意。水族人民的先辈,自古以来就在中国境内沿着海、湖、江、河或溪流居住和迁徙,后来经岭南沿红水河、龙江进入黔南地区,开发营生逐步定居而形成为单一民族,即水族。今天水族仍分布于龙江与都柳江上游地带,具体聚居和散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榕江、黎平、从江等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苗山苗族自治县、南丹、环江、河池等县。总人口二十三万余人(1978年)。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部的一个边疆省分。从很早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活。至迟在公元八世纪前期,中国唐朝政府就在黑龙江地区设立地方官府,委派各级官吏、管辖黑龙江地区。历辽、金、元、明、清各代,一直对黑龙江地区实行有效的统治。 十七世纪末,清朝政府曾经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严重地阻碍了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开发。十九世纪后期封禁政策废除后,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为了加强对黑龙江的治理和管辖,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今黑龙江省辖区内普遍地设立了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区。  相似文献   

8.
一鄂伦春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拥有三千二百余人口,大部分聚居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地区和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这个民族是从原始狩猎生产向社会主义多种经济飞跃的一个新例。从史料得知,鄂伦春族在十七世纪中叶还处在“阿库那千乌力邻”(家庭公社)阶段。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个体劳动的出现以及同外界商品交换的发生和发展,由血族为团体的“阿库那千乌力邻”向地域性组织“乌力楞”(林社)公社过渡。一直到解放前,整个鄂伦春族生活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是黑龙江省的土著民族,对其传统民歌中的山歌小调类歌曲、民间歌舞中的歌曲、民间说唱中的歌曲、"萨满"祭祀歌曲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达斡尔族起源研究述评景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43)摘要:达斡尔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和新疆塔城。关于达斡尔族的起源,20世纪50年代陈述先生曾进行专门的研究,指出达斡尔人主要是契丹后裔,是辽末、元末北迁的契丹人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新成分渗入。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拉祜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是云南省西南部的山地民族之一,1990年人口普查约四十一万一干多人,主要分布于澜沧江东西两面的思茅、临沧两个地区,另在红河州的金平、玉溪的元江等县,以及缅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均有少量分布。拉族族属于古代的羌人系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他们从青藏高原南下,几经迁徙,于明清时期最后定居于现在分布地区,与哈尼族、佤族、傣族、汉族交错聚居或杂居。  相似文献   

12.
清代黑龙江地区的达斡尔人在康熙、雍正年间经过了两次大规模的编旗驻防活动,极大地补充了黑龙江地区的兵员,在黑龙江八旗驻防体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黑龙江地区的达斡尔人在清政府的安排下,先后6次编旗设佐。这一过程中的族属、驻防地、佐领数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的各县,以及保山、丽江等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及州内其他各县。此外,在大理、德宏、楚雄等州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部分县里也有傈僳族分布。傈僳语内部方言差别不大,大都可以互相通话。  相似文献   

14.
概 述 柯尔克孜族的有十余万人,百分之七十以上聚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塔什库尔干和北疆的特克斯、昭苏、额敏等地,还有数百人聚居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其祖先于二百年前自新疆迁此)。他们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兼营农业。信仰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5.
达斡尔族聚居的哈力村语言使用情况分为单语型、双语型、转用型等三种类型。单语型人群数量少,但被认为是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保持和继承者;双语型人群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分布范围上均具有相当的优势,体现了达斡尔族作为具有全民性双语族群语言使用上的现状和基本特征,达斡尔语在双语使用中占优势;转用型人群数量少,但年龄小,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6.
达斡尔族历来活跃在黑龙江一带、外贝加尔地区、结雅河流域、额尔古纳河以东到嫩江一带和黑河瑷珲等地区,其传统文化显示农牧猎各民族文化形态结合并存的多样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张志毅教授     
张志毅教授张志毅教授,1937年1月生于,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祖籍山东省即墨县。196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汉语言学专业。同年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孙常叙教授古汉语文字、词汇学研究生。自1968年起,在牡丹江师院、烟台师院讲授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  相似文献   

18.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多彩,是这三个少民族生活体验的结晶,它们具有原初性、开放性与融合性、民族性、兼容性、自然生态性等特征,展现了其民族地域特有的文化。同时它们也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地区的政治文明、提高地区的声望和知名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从业人员、人力资本、行业人力资本和地区人力资本数据进行估算和评价,揭示了黑龙江省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结构、行业分布、地区分布与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比较了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阐发了人力资本因素在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黑龙江省人力资本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南诏为乌蛮蒙氏与白蛮豪族共同建立的政权韩军唐初洱海地区两个主要土著居民及其力量的消长唐代初年,今大理白族自治州所在的洱海周围地区居住着两个主要在语言文化及经济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各异的人们共同体①,即“河蛮”和“六诏”。前者通称为“白蛮”,主要分布于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