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幽默     
《百姓生活》2010,(5):32-32
勇气可嘉 一位女士和她丈夫在度假途中,被迫停下来去看牙医。“我想拔牙,不过我不想打麻药,因为我的时间很紧。”女士说,“直接拔吧,越快越好,我们还要赶路呢。”  相似文献   

2.
夜阑人静,一个陌生女人打来电话说:“我恨透了我的丈夫。”“您打错电话了。”接电话的教师告诉她。她好像没听见,滔滔不绝地接着说:“我一天到晚照顾小孩,他还以为我在享福。有时候我想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肯,自己天天晚上出去,说是有应酬,鬼相信!”“对不起”教师打断她的话说:“我不认识你。”“你当然不会认识我,”她说:“这些话我能对亲戚朋友讲,搞得满城风雨吗?现在我说出来了,舒服多了,谢谢你。”她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3.
都说采访王光美同志很难,我一直想试试。她住在公寓式的单元房里。我想,先打电话,大不了有“挡驾”的,被“谢绝”后也就死心了。我暗鼓着气,一上班就拨通了电话。 “喂”。 “您是王老吗?” “我是王光美。”她纯正的普通话听来很亲切。 听到我说为拍长安街的电视片要采访她,她说就在电话里聊聊吧!接着就饶有兴味地说起来,她生在长安街,长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25日,家住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新农村的苏庆财夫妇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当苏庆财和客人的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候,苏庆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哥,这事俺做得不光彩,太对不起你了,太对不起了!”而对方——一位中年男子同样激动地说:“兄弟,你千万别这么说,当年我态度不好,是我对不起你啊!”10年了,这4万元钱早就应该还你了!这些年它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着我呀!”  相似文献   

5.
近日,我作为天门文学社的小记者和老师一起到南京采风了。采访了韦阿姨(著名女作家韦斯琴女士),我的心里很激动。一路上,我的心其实已经早到了南京。在苇阿姨的家中,我们见到了她:朴素的着装,粗粗的长辫拖到了腰间,和蔼的微笑总是挂在脸上。“你们好,欢迎!哟,这些小朋友真可爱。”她微笑的脸上带着一丝惊奇。接着她拉着我的手。当时我很紧张,没想到她会是这样的随和,倒让原本胸有成竹的我现在不知所措了。本打算提的问题也忘得一干二净。在韦阿姨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书房。我被眼前的那一排排书橱、一盆盆鲜花、一张张字画给吸引了。我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6.
宽容的力量     
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德。温暖的宽容也的确让人难忘。不妨让我们看两个例子。公共汽车上人多,一位女士无意间踩疼了一位男士的脚,便赶紧红着脸道歉说:“对不起,踩着您了。”不料男士笑了笑:“不不,应该由我来说对不起,我的脚长得也太不苗条了。”哄的一声,车厢里立刻响起了一片笑声,显然,这是对优雅风趣的男士的赞美。而且,身临其境的人们也不会怀疑,这美丽的宽容将会给女士留下一个永远难忘的美好印象。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整洁的铺着木板的商店里,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商店的地板,便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刚好四十岁,进入不惑之年,自己心里明白离不惑还远着呢。屈指数来,自己从教竟已是第十六个年头,前些天在公交车上碰到一位女士,她上车后,便冲着我直截了当地问:“您是某学校的老师吧!”我说:“啊,对!”然后我也没再说什么。她紧接着说:“我认得你”。我说:“嗅!”。然后又不再说话。我的确不认识她!她接着慢慢地说:“我是您十五年前教过的学生,第一眼我就认出您来了!”。  相似文献   

8.
<正>“我这一生有3件事情很满意,一是上世纪8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看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三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高兴啊,可是我自己觉得做得不够,还想为党做些什么,心有余力不足啊!”面对采访,李识海感慨地说:“党对我太好了,儿女想不到的,党为我们想到了。”  相似文献   

9.
大隐隐于市     
《可乐》2006,(6)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在我工作的这栋大楼里,有很多牛人。他们隐藏在我们身边,不如我们有锋芒,也不如我们看着就好像很聪明的样子,但是他们真的很牛。有位保洁大姐,曾经出现在棍表姐的博客里,是一位让大家惊艳的人物。她其貌不扬,做事闷声不响,在我们眼里不过是一位出来挣家用钱的农村妇女,忽然有一天,她对我的一位同事说想借电脑看一下。同事连忙起身,准备让给她。她却说不用,让同事帮她点 YAHOO。同事打开雅虎中文网站。大姐马上纠正:"不成,得点英文的。"同事小吃一惊,点开英文网页。大姐指挥着,点右边某某栏某某行,看着出来的全球汇市信息,"嗯"了一声,说成了。同事惊讶地问她:"您还炒汇呢?"大姐满不在乎地说:"是啊,也就英镑美元什么的,反正没事,随便炒炒。"同事接着问:"那您不玩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一刻     
《社区》2005,(16):63-63
看家本领一农民头一次进城打“的”。他怕城里的出租车司机“宰客”,到站时拿出螺丝刀边剔牙边问“:多少钱?”只见司机拿出一把菜刀边刮胡子边说:“你看着办吧!”处方一个女人到药店去买砒霜。药剂师问她“:您要砒霜作何用途呢?”“我要杀了我丈夫。他和别的女人有染。”那女人狠狠地说道。“那我可不能卖给您。就算您丈夫对不起您,您也不能把他杀了呀!”药剂师说。结果那女人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那个依在她丈夫怀中的女人正是药剂师的妻子。药剂师看到后,脸色苍白,沉重地说了一句话“:原来您已经拿到处方了。”找发卡一架飞机在空中…  相似文献   

11.
那天走进东京大学出版书店,一位40岁模样的女职员接待了我。交谈中得知她叫山腰女士,我称她为先生。后来,她成了我的房东,熟悉后告诉我说,在日本只有教师、律师等有身份人才享得起“先生”这一尊称,她说她与我母亲年龄相仿,可以叫她“妈妈”。看见我诧异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9,(9):4-7
有一幢房子骄傲地建立在街道旁,她是那么美丽,来来往往的人总爱赞叹说“哦,多么漂亮的房子呀!”东奔西跑的汽车经过这里也爱鸣一声喇叭说:“嘟—可爱的房子,你好啊!”房子很快活,她喜欢这里的一切。这天,她正同门口的一辆红汽车聊天聊得高兴,一只鸽子飞来停在屋顶上。“咕咕,我造了一全漂亮的窝。”鸽子骄傲地说。  相似文献   

13.
用蛋糕打头     
一位女士听到有人敲她的门,开门一看,是一位男士站在外面。“打扰您了,”他说,“我每天去工作的路上都会路过您的房子。每天您都是用一片面包打您儿子的头!”“对啊,”女士说。“是的,但是今天早上您却用一块大蛋糕打他的头,为什么?”“哦,今天是他的生日。”女士说。 A woman hears a knock on her door and opens it. A man is standing outside. "Excuse me,"He says,"I pass your house every morning on my way to work. Every day,you hit your son on the head with a piece of bread!" "That's right." the woman sa…  相似文献   

14.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中专毕业后,在城里娶下媳妇安了家。人常说:婆媳像天敌。更何况这城里的媳妇。乡下的婆!我把忧虑说给妻子,妻笑言:“放心,看我日后的‘招数’吧!” 婚后不久,妻果真“出招”了。第一招“嘴甜”。妻总是不叫爹娘不开口。母亲因乡下农活忙,不能帮我们看孩子,总怕媳妇有看法。妻发觉后说:“娘,您老把8个孩子拉扯大,劳神费心,实在是不容易,我们只一个孩子,再累也比不上您当初,您放心好了。”甜甜的话语把母亲说得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招“手勤”。母亲来城里小住,家务活妻绝不让我插手,总是把我推到母亲身边:“多日不见了,娘俩好好说说话儿,这些活我全包。”母亲看到媳妇如此疼爱她的儿子,  相似文献   

15.
认识邱杨大约已经有20年了,初次见面是在一次笔会上。当时,我正在写字,只听旁边有人说:“您的隶书很有风格。”放下笔,我回转身,见一位“巨人”正冲我微笑,并很友好地伸出手:“我叫邱杨。”我通报了姓名,“您是……”“我是画画儿的,画花鸟,请多指教。”他指了指我身後桌上的画作,诚恳地说。我走过去,面前是一幅《大吉利》:一只昂首啼叫的大公鸡,雄健的身躯,铁铸的双腿,飞翔的尾羽……很明显,不论是构图,还是笔墨,颇有王雪涛的气韵。“您是王雪涛先生的……”“徒孙!”邱杨快人快语,“我师傅是金默如先生。”这是我和…  相似文献   

16.
博客心情     
《21世纪》2009,(10):34-35
不热的非洲 中国人和亚洲国家的人民一般都觉得非洲很热,因为非洲人“晒”得那么黑……有一次我从内罗毕飞往香港,飞机在曼谷经停,上来一拨人,一位泰国华人中年女士坐我身旁,看了名片姓冯,她问我说你从哪里来?我说非洲肯尼亚。她说:“非洲?那里很热吧!”我说那里比泰国凉快多了,可她就是不信……  相似文献   

17.
“圣诞快乐,莎拉!”奶奶高兴地叫道,每年圣诞节,奶奶总是和我、爸爸、妈妈一起过。她每年都带着一瓶自己做的果酱和礼物来,和我们一起过圣诞节。奶奶很善良,但是她好像有些不了解九十年代的孩子们。今年,她如往年一样来和我们在一起过节。“莎拉!快!打开奶奶送给你的礼物呀!”妈妈对我说。我看了看手里拿着的包裹,里面装的一定是好看的衣服。我高兴地笑了,那一定是我最想要的一条花裙子,因为我告诉过奶奶。没想到她真的给我买了!但是当我打开包裹的时候,我的脸却沉了下来,那不是裙子,只是一件奶奶亲手给我织的毛衣,而且还…  相似文献   

18.
老趣     
我们老两口,她大我仨。人们都说:妻大三,抱金砖。我们结合已逾“金婚”。虽然说不上抱金抱银的,但日子过得也舒坦,儿女双全,不愁吃穿。 我的老伴儿,已是古稀以上的年纪。固然古稀今不稀,她精神矍铄,嗜好劳动,人称“老来忙”。可我那老闺女却总是嚷嚷:“妈,可别把您累着了,您是咱家的开家元勋,功劳卓著,该享受享受啦!”每到这时,我老伴总是乐呵呵地揪住老闺女的耳朵:“死丫头,就是你嘴甜。”老闺女边挣扎边向我使鬼脸溜进了闺房。于是老伴  相似文献   

19.
在波黑求婚     
古色 《山西老年》2011,(3):26-26
在波黑采访期间,我认识了一位热情而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叫Sanly,是当地的一名导游。不仅英文说得好,而且中文也很不错。采访时,她除了为我带路外,还兼免费翻译。她很健谈,和我在一起时,她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几天下来,我们就熟识得像相交多年的朋友一样。  相似文献   

20.
“他是我们的老板,但更是我们企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泰兴市福冈编织时装有限公司的员工们这样形容他们的总经理田中雄一郎先生。一个日本籍老板究竟靠什么能够深受中国员工的爱戴?我们带着疑问,采访了田中先生。 田中先生言辞不多,举止中透着沉稳和干练。担任我们翻译的公司副总经理史丹霞女士告诉我们:“田中先生能赢得大家的尊敬,是因为有一颗博爱之心吧!” ——“要把企业办成员工的家,员工就是我的家人,我当然要善待我的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