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护行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且均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评估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护行为,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93例慢性心衰患者中生活质量较差20例,发生率为22.47%;生活质量良好患者自我护理维护、自我护理信心评分均高于生活质量较差患者,心功能分级低于生活质量较差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自我护理维护、自我护理信心评分与SF-36评分呈正相关(r=0.204,0.315;P=0.002,0.001)。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心功能分级、自我护理维护、自我护理信心评分是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心功能分级、自我护理维护能力与自我护理信心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故早期加强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健康宣教,增强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信心,并使用抗心衰药物改善心功能对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我护理水平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96例,入选对象均接受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估。结果 9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45. 81±10. 33)分,我们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45. 81分患者设定为自我护理水平高(自我护理水平高组,58例,60. 42%),另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45. 81分患者设定为自我护理水平低(自我护理水平低组,38例,39. 58%)。自我护理水平高组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和MLHFQ总分均明显低于自我护理水平高组同期评估结果(P 0. 01)。结论自我护理能力高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心衰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随访1次,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提高其心理状态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于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一般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为一般组患者提供常规疾病治疗及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评估患者经干预后疾病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一般组患者满意度为68%,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措施满意度为9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疾病恢复有效率为60%,观察组有效率为84%,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机体健康状态、肢体功能、家庭角色、心理状态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患者经干预后疾病恢复有效率较高,且生活质量评价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连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8年6月至12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连续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评价两组不同阶段护理问题的发生率及出院后护理结局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在生理、社会心理、健康相关行为及环境领域的护理问题在认知、行为及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生理、社会心理、健康相关行为等领域的护理问题在认知、行为及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领域的住所安全在认知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为和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临床各类护理工作耗时指标。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救治的老年首次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患者47例。对照组选择同期我院救治的老年急性心梗不合并左心衰患者59例,自行设计了"急性心梗临床各类护理工作耗时指标调查表",对照比较两组对象住院期间接受各类护理工作量耗时指标。结果合并左心衰组的CCU停留天数、心电和血压监测时间、输液耗时、住院天数、基础护理耗时、健康教育耗时、心理干预耗时、个体化护理耗时和康复护理耗时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首次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大,花费时间多,制定相关计划时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回顾、分析、总结,得出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观察要点。结果 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过细致的病情观察和临床用药护理、饮食排便护理、生活方式护理、情志护理等护理后,除2例心绞痛患者合并心衰、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积极的治疗配和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可以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及缓解心绞痛发作症状,提高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呼衰、心衰对于老年患者是致死率高的疾病,心梗合并呼衰心衰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护理难度大,病死率高。我科于2014年1月29日收治1例90岁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导致2型呼衰心衰合并心梗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炎化痰,抗凝扩冠,营养心肌,镇静,调节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以及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成功拔管,恢复自理能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建 《山西老年》2009,(8):58-58
生活中,不少心衰病人对运动锻炼顾虑重重,生怕会加重病情。其实,除了有明显症状的心衰病人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外,凡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稳定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程度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治提高参考。方法将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三个年龄段,分析病因构成特点与心衰类型,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LVD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如不能早期识别,及时处理,往往预后不佳。步入老年以后,由于全身各系统脏器老化、功能减退,神经反应迟钝,加之多种疾病并存,彼此相互干扰,而使得老年人心衰症状多不典型。同样是心衰,却有多种表现,就像川剧“变脸”一样,令人捉摸不定。尤其在心衰早期,有的病人甚至可以毫无症状或仅是感觉疲劳而已。症状的多样性和非典型性是老年人心衰的一个重要特点。对此认识不足,是导致临床误诊或漏诊的重要原因。那么,心衰有哪些特殊表现呢?一、咳嗽、气喘貌似气管炎、哮喘病。在心衰的早期,最初可…  相似文献   

12.
健康咨询     
怎样照顾"心衰"病人?问:前不久,我父亲被诊断为心力衰竭,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现已回家休养。请问,心力衰竭病人在家庭护理上应该注意些什么?答:心力衰竭病人在生活上  相似文献   

13.
问:我今年62岁,患了心衰(即心功能不全),请问这种情况还能爬楼或登高锻炼吗?答:我们知道,根据病情的轻重,心力衰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Ⅰ级,指正常生活不受限制,体力活动时不会出现胸闷、气急、心悸等心衰症状,这样的患者是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衰营养状况,探讨心衰合并营养不良的机制。方法对30例老年人充血性心衰和25例无心衰的老年对照组营养状况的多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老年心衰恶病质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心衰恶病质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和改进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措施和建议,为今后做更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应用心衰生命质量、家庭支持和综合自护能力评估量表,对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04名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有效数据应用 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影响因素的分析用 Pearson's 相关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80.9%心衰患者生命质量处于中、低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使生命质量呈下降趋势的因素有:年龄>65岁的住院心衰患者(65.2%),体力劳动者(69.1%),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和心衰年限长,伴冠心病者(61.8%);尤其心肌梗死或心绞痛者;住院前不合理用药(55.9%)者;ACEI、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不足(分别占50.0%、22.5%);未及时应用非药物治疗方法早期行血流重建者(84.3%);不做运动训练者;由配偶以外的子女等提供帮助者(64.3%);家庭成员的行为和态度处于中、低水平者(90.3%);家庭人均月收入≤600元者(53.9%)和医疗费自费者(27.9%);综合自护能力处于中、低水平者(85.3%),表现为自理能力和遵医行为不良。结论影响心衰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很多,有四项对策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能享受到无缝隙式优质护理干预,使患者生活能力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对手术的焦虑明显下降。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在围手术期间分别对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能力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对手术的焦虑明显下降。结论护士提供无缝隙式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科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护理老年骨折患者40余例(平均年龄78岁),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老年人骨折后康复期均愈合并无并发症的发生经验及取到的良好护理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痴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的老年痴呆患者会有记忆力、计算力障碍,影响到工作能力,但是生活自理能力是完好的,一旦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我们就称之为中度老年痴呆。发展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卧床不起的就称为重度老年痴呆。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护理方法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亲情护理,是把患者当亲人,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及生活照顾全程服务的护理工作模式。亲情护理的理念是以人文精神为指导,提供微笑温馨、亲人般的护理,承诺视患者为亲人,在任何情况下理解和关爱患者,用和蔼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服务患者^[1]。本研究于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对83例肿瘤老年患者实施亲情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临床本科护生对生活护理与技能性操作态度的区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十堰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00名临床本科护生关于生活护理与技能性操作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生活护理与技能性操作的认知情况差别具有显著(P<0.05);70%护生会愿意参加技能性操作,11%护生会愿意参加生活护理;83%护生认为生活护理由家属或护工完成是最合适的.结论 学校及医院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强调技能性操作重要性的同时也应加强对生活护理的重视,提高本科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知,加强对生活护理的学习与运用,以提高生活护理质量,体现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