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了历代情志养生观 ,探讨了情志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指出应注意调节情志 ,促进肝气疏泄条达 ,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 ,才能五脏调和 ,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2.
王海亭 《百姓生活》2014,(10):65-65
五脏之中肺最为娇气,秋天的忽冷忽热和干燥,都容易使它受到侵犯,导致肺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这就是为什么"秋咳"常见的原因,不仅仅是体弱原本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在这个季节容易疾病复发,平时体健的人也较其他时候更容易咳嗽。外感咳嗽,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肺脏所致。外感咳嗽,一般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五行学说在进入理论深化的过程中 ,表现了广泛的渗透性。五行学说在向医学渗透的过程中 ,曾出现过不同的五行配五脏的关系模式 ,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对各种模式反复进行验证 ,才找出应用于医疗实践行之有效的五行五脏的配属模式 ,并反过来对东汉经学中的五脏五行配伍模式的定型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
【五官五脏没有哪儿很正常】 一年前,廖凡还是满身的不良嗜好积重难返,未成年就开始抽烟喝酒打群架,属于典型的问题少年。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2,(2):67-67
所谓“七窍”,主要是指面部的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孔二、口舌,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内经》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也就是说.通过观察五官的异常情况。就能了解心、肝、脾、肺、肾可能存在的病变。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症多发生在65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逐渐增长。中医认为,老年性痴呆多为年老体虚、五脏疲惫、肾阴亏乏、心肾不足和脑脉失养所致。因此,老年人步入花甲之年后,应注意养阴益肾,以改善记忆、增强智能、消除疲劳,从而防止老  相似文献   

7.
在诸多 的运动中,有个不为人们注意的运动,这就是提肛运动。它是防治肛肠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上说:“魄门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古时“魄”与“粕”通用,魄门就是肛门。肛门能调节五脏之气升降,以输泻糟粕。唐朝名医孙思邈在《枕中方》中提出“谷道易常撮”,谷道即肛门,意思是最好常做提肛运动。明代名医张景岳在《类经》中阐述有“虽诸腑糟粕固由其泻”之说,而经常提肛使脏气通利,除了能防治内外痔疮,也有利于脏腑的生理协调。  相似文献   

8.
韦公远 《山西老年》2011,(11):52-52
深秋初冬,气温逐渐下降,直接影响人们生理、病理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适应能力减弱,所以对下列疾病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乙型肝炎中医五脏系统进行分析.在介绍4种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灰色综合关联方法分析了乙型肝炎中医五脏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各个子系统的主导临床表现行为.同时,研究了与乙型肝炎五脏系统有关的54种常见临床症状、体征指标间的相互关联,并进行灰色聚类评价,旨在为中医临床诊断和中医复杂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气”的范畴并结合五行辩证法、意象思维、阴阳属性来发掘中国传统思维中固有的脉学与音乐学相关联的逻辑,是贯穿诸论的核心。相同属性的“气”使脉学与音乐学理论之间相互阐发成为可能,可以把人体五脏、五音、五脏脉普遍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辩证理论体系来多维度注释脉学,并奠定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追溯音乐与医学的历史源头以说明医乐同源,证明音乐学与医学相关联的史实依据;发挥五音与五脏脉的相应理论来探讨与五脏脉相应的和声、和弦、调式调性成立的可行性,继而可在民族五声乐曲、西方乐曲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隋唐佛教医术不仅对医理有着深刻的阐发,而且对人体疾病的认识也比较全面,也正因如此,隋唐民间对佛教医术有着广泛的接受与认可。通过对隋唐五代医药文献中汉译佛经部分的研究,可以对其医学原理、诊治方案、用药规则等医学思想加以发掘。道教医术就医学药物来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药物管理方案,大致含括种药、采药、贮药、卖药与施药等方面;在医学理论上,丰富了“五运六气”的医学内涵,深化了人体五脏的认知;在医学技能方面,主要涉及汤药、切脉、针灸三类;在医学方剂中,对流行疫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散剂。以伊斯兰教和景教为主的其他宗教医术也在药物使用和医疗技术运用上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五脏”的文化蕴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一词有着独特、深刻的中国文化底蕴 ,“脏”字曾经过一系列演变 ,其原型是先秦帝王贮存宝物的仓库———“臧” ,这种仓库的特征是珍藏珍贵之物 ,基本上只进不出。古贤取类比象 ,借用这种“臧”的特征来比拟人体五脏“藏精气而不泻”的特征 ,而这点在理论及临床应用上都很重要。五脏之“五”数的来历同五行相关 ,也有着独具特色的古代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粗茶淡饭,素食养生。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江苏兴化老家自撰自书厨房对联:“青菜□拾言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此联反映他日常以食素为本,并深知饮食清淡有益健康的道理。动静相宜,宠辱不惊。清代名人翟公栾自撰的养生诗“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动静结合保持五脏平衡,荣辱不惊,不浮不躁,才能保证一生中没有危机。这对于那些挖空心思,巧取豪夺,追求名利之人,不失是一副静心良药。乐行善事,读书静心。北宋名相寇准有句格言“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民族英雄郑成功也道“…  相似文献   

14.
宋为民 《金陵瞭望》2006,(21):47-47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现代病正在悄悄蔓延,并逐渐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这种疾病有种可怕的名字——过劳死!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悮。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详述了生命过程中脏腑胜衰的变化,指出人到中年以后,由于脏腑功能的逐渐减退,而导致机体功能和形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管理》2014,(4):26-26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排毒养颜的健康。只有及时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及过剩营养,保持五脏和体内的清洁,才能保持身体的健美和肌肤的美丽。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排毒养颜最有效呢?  相似文献   

17.
闻华 《老友》2012,(11):64-65
中医认为,人体五窍与五脏气血关系密切。目为肝之窍,舌为心之窍,口唇为脾之窍,鼻为肺之窍,耳为肾之窍。若能坚持每天做开窍操,有醒通五脏、调气活血、养五脏的功效。可防治口疮溃疡、感冒鼻塞、眼红流泪、耳鸣听力减退等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几年来,我坚持早晚做开窍操,很有收益,感到心  相似文献   

18.
肺源性心脏的中医病机是肺病日久,波及五脏,并产生水饮、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治疗上采用气脏兼调法以恢复五脏气机,清除病理产物,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珊玖 《社区》2009,(24):41-42
绿豆芽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它含水分较多,热量低,富含维生素C,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B1以及胡萝卜素,常食有助于减肥和减少患口腔溃疡的风险。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  相似文献   

20.
潘哲 《人生与伴侣》2007,(10):59-59
如今,小户型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一所房子,哪怕只有四五十平方米,也可以承载人们对家的渴望。而这里空间虽小.“五脏”却要俱全,因此小户型的装修就成为让人头疼的一件事。然而.生活处处有诀窍,只要我们掌握装修秘籍,小户型同样可以演绎无限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