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和男人有时候像一个迷宫,不是因为复杂,而是面对不安你不愿放手,想方设法替他找借口,自制谎言骗自己走不出重重迷宫。下面,我们帮你揭开真相,直指问题核心——  相似文献   

2.
佚名 《21世纪》2010,(6):31-31
在美国,虽然说付小费是随意的,但是有些潜规则还是需要知道的,避免出现误会和争吵。一般来说,只要是接受了服务,就应该付小费,尤其是在餐馆这类地方,基本上是需要付小费的。  相似文献   

3.
运动减肥也搞“潜规则”。对于那些不得减肥要领的人来说,不懂行,就被广告宣传语骗得团团转,只知道要运动,却不知道该怎么运动、选什么运动!潜规则就是要消耗脂肪,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所谓的能减肥的运动上了。  相似文献   

4.
“潜规则”是与正式规则行对应的另类规则,它侵袭着正式规则,是一种隐性的却无时不在发挥作用的行政文化,是滋生哺育腐败的文化基础。“潜规则”行政丈化表现为正式组织下的派别集团化、公共权力和价值的异化、行政行为的非程序化等: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人伦情结、行政资源的稀缺、“经济人”理性、监督制约惩罚机制的缺位、积极行政文化的沉沦是其产生的原因:因此需要从制度、规范化行政裁量权、主体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和先进的行政道德理念的培育等方面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5.
刘剑 《社区》2011,(3):35-36
室内环境的美化与色彩点缀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有人认为,居室中美的色彩是空间装饰“健康”的标准,更能激发起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美好追求。当你着力用色彩去塑造居室环境时,务必要抓住以下几条“潜规则”。  相似文献   

6.
潘宗 《金陵瞭望》2009,(21):22-23
7月231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那么,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会有哪些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7.
2006年年关将至,好玩的小孩已经不时地在街边墙角放出一两声清脆的鞭炮。可学期还没结束,一些普通班的学生早已经蠢蠢欲动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饭局潜规则     
零点调查2006年2月9日公布的《中国居民沟通指数》总结了中国人最新的社交趋向,其中,“饭局社交”仍是中国人最为普及的社交方式,全部受访者中有一半参加过饭局社交。饭局从来就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首选交际方式。中国饭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见诸于二十四史之中的著名饭局更是不可胜数。中国历代的兴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伴侣》2011,(11):6-6
近日,曾在电影《夜宴》中担任周迅替身的女演员薛丽娜在微博上贴出了被某导演要求潜规则的短信,立即引来一片哗然。这到底是又一次低俗的自我炒作还是真有其事?另外,张纪中导演也陷入到“潜规则”的漩涡之中。  相似文献   

10.
"湿"环境"催生"了社交广告精准化营销新模式。这种营销模式主要通过感知用户需求、引导需求、建立联系以及体验分享,以实现广告主与用户的互动对话。企业应在洞悉用户认知倾向的基础上实现社交广告的精准化营销定向,感知用户交互行为,建立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熟悉感,把精准化营销策略与社交广告的运作进行有效结合。社交广告的精准化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广泛传播,随之出现的社交媒体信息流行病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社会舆论,干扰了社会各界抗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社交媒体的信息过载、传播主体与传播渠道的变化都对虚假信息的滋生和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对疫情期间的信息泛滥乱象清本溯源,有助于社交媒体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并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舆情方面的正确引导。而要根治信息流行病,需要在溯源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信息公开透明度,规范社交媒体传播秩序,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潜规则”是与主体制度体系相悖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它产生于正式制度的漏洞和实施机制中的缺陷,同时又有很长久的文化渊源,它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正式制度的执行。要有效遏制“潜规则”,更彻底地贯彻制度,必须加大公共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银行成为一名高级白领,但因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性生活得不到满足,2008年6月开始冒充东方航空公司人事部领导,以招聘空姐为由,打着“潜规则”的幌子诱奸了七名女大学生,其中不乏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当他企图诱奸第八个女孩时,女孩机智地报警,色魔落网。  相似文献   

14.
卜力 《社区》2012,(1):50-50
几个人拼车、坐班车或者搭同事顺风车上下班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可共同待在封闭、狭小空间里的一两个小时,该说什么、做什么呢?“同车文化”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社会运行中的“潜规则”研究——一种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规则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潜规则"进行探析。即运用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等社会学理论对潜规则进行微观分析,将潜规则分为具有消极意义的潜规则和具有合理意义的潜规则两种类型,把潜规则视为一种制度副文化,探讨潜规则在具体情境下的微观运行机制,阐述"潜规则"的本质、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产生原因、对社会运行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待潜规则的两种方式:对具有合理意义的潜规则的保存和制度化与对具有消极意义潜规则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微博语料,考察社交媒体互动中“然后”作为语用标记的变异用法,研析变异用法所实现的人际语用功能,并解读变异用法的原因。研究发现:语用标记“然后”在汉语社交媒体互动中的变异用法包括反复使用、接龙使用,以及与语气词组合使用等,变异用法可实现强化情感、吸引参与和拉近距离等人际语用功能。汉语社交媒体互动中“然后”在用法上的突破,受到说话人元语用意识的调控和社交媒体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连词语用标记人际化的机制,对类似语用标记的产生和使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行政潜规则是指公共行政人员在权利行使中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隐藏在国家法律法规下的非正式规则,它主要有隐蔽性、交易性、传染性和破坏性四种特征。本文从人性善恶、人性本位、人性求和与竞争、人性管理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中西传统人性论的差异,剖析我国行政潜规则产生的人性根源。提出防治我国行政潜规则的途径:德治与法治并举,防治腐败;对群体本位的扬弃,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民主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潜规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被主流社会道德批判但却又被潜规则群体内的人奉行不违的亚文化现象.潜规则的存在显示了显规则在亚文化群内的弱势,同时又表现了它无法以显性的姿态出现的隐性的存在状态.文章基于一种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式,从亚文化群内部的分析和群内外间关系分析两个角度,即群内协调和群外越轨的矛盾来看潜规则存在施行的状况和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虽然这种"就业世袭"现象已饱受诟病,但"子承父业"式的就业方式依旧在一些国企事业单位中大行其道。地上零零散散地洒落着一些窗户玻璃碎渣,六楼窗户周边的墙面还留有烈火烧黑的痕迹……8月27日,这里发生了一起惨烈的人为纵火案,地点就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工业街田江路2号的清泉大厦。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内退女职工石燕飞携带汽油瓶闯进公司会议室并引发了纵火案,导致该公司3名党组成员死亡。随着案情的初步披露,纵火者的作案动机也逐渐明朗。石燕飞因怀疑公司  相似文献   

20.
道琴 《中华魂》2008,(12):50-51
日前笔者从媒体惊闻:时下在南方某省会城市的图书市场上,一些宣扬"潜规则"的书籍堂而皇之地摆上了书架、这些图书的主要内容都是教人如何奉迎恭维、投机取巧以及送礼行贿的技法等。诸如,《做人不能太"老实"》呀、《送礼三十六计》呀等等。(据9月24日《农民日报》、原载《江西日报》)据悉,有本名为《说话说得滴水不漏,办事办得恰到好处》的书中如是写道:"要想在办事、求人时顺利.须尽快地养成恭维别人的习惯。当恭维别人已经变成你的习惯时,你办事的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试想,"当恭维别人已经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