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读余冠英先生《诗经选译》收获颇大,但他关于《行露》一诗作者的解释,我却不敢苟同,今冒昧质疑,求教于余冠英先生及同志们。原诗极短,为便于分析,兹录于后: 厌浥行路。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相似文献   

2.
昔日破烂王     
1996年我曾采写过《破烂王的故事》,这个以拣破烂为生,而将退休金全部捐给希望工程的老人告诉我,文章在《北京纪事》刊登后,他在那片出了点小名。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要收到王镜几封值。每次他都侃侃而谈自己的"理论"。有一次还说患了眼疾,可能不久就要失明……8年过去了,王镜也是76岁的老人了,眼疾好了吗?还拣破烂吗?还资助穷孩子吗?  相似文献   

3.
天上掉下个妹妹宁小纤说:"你长得真像我大哥!"我一脸自豪地对着旁人笑。"我哥今年27岁,你呢?"宁小纤问。我差点把刚灌到口里的可乐喷出来。他哥比我大了整整八岁。虽然我爱写点文字,喜欢思考些问题,长了几根智慧的白发,也不至于那么老吧?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舞台     
I:我永远对文字剧本变成舞台演出感到不可思议。M:难道我们要对戏剧导演的工作思维作一番讨论?是的,对你我这样的不是直接从事戏剧工作的理论家和评论家来说,对戏剧导演究竟如何将文字剧本变成舞台演出,也许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正象戏剧观众永远对舞台上的演员抱有一种神秘的看法一样。I:不,你显然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想说的是,剧作家运用的是文字语言这一艺术媒介。而导演运用的则是人与物这一演出媒介。虽然在戏剧艺术中,两类戏剧家的创造性劳动都指向舞台,但是,不同的媒介之间存在着的差别,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消解的,不然何以  相似文献   

5.
<正> 1 湘西五里一风景、十里一形胜.千百年来,饮山川之甘露,吸日月之精华,得天地之独厚,凡湘西人都有三分骨气,凡湘西作家都有三分才气与灵气.我并不想援引孟德斯鸠、丹纳地域决定论的冗长文字以证明我的观点,倘若有人暗中笑我崇尚狭隘民族主义或地方主义的话,不妨去问问沈从文,家乡的山水怎样使他悦心悦目以至于悦志悦神而洞开了他的创造力;去问问韩少功,何以要抛妻撇子,穿越桃源古洞,到湘西来兜风;还不妨问问谢晋,何以把湘南芙蓉镇搬到湘西王村.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周建人同志发表《思想科学初探》一文,言简意赅,读了颇受启发.文章提出了思想与语言产生的先后问题,思想是先于语言的,语言是先于文字的.他说:“‘思想——语言——文字’这一串相连的环节,可以肯定,思想放在首位.”我认为,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文字后于语言,这似乎不成问题,但说思想先于语言,就值得研究了.“是思想先于语言的吗?”我觉得问题就出在“思想”二字上面.  相似文献   

7.
我在县里从事文字工作,前个星期天,早晨刚出门便碰上正准备下地的邻居刘大哥。他问我:“老弟,快订下一年的报刊了吧?”并放下工具,和我谈了起来.他去年开始种药材,但收了药材没人要,主要是吃了不读书、不看报、不会科学管理的亏,他表示明年说啥也要订份报纸、杂志什么的,学点知识,长点见识。要我给他参谋参谋,看订什么好.我说:安徽有个《专业户》杂志,里面的文章多数是种养加工获得成功的农民朋友写的,同时又有以权威人士、科研人员写的文章,实用  相似文献   

8.
李水生 《老友》2012,(12):65
我们武宁县有不少健康的耄耋老人。他们个个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身板硬朗,步履矫健。他们何以能如此健旺?这里,我介绍其中可两位的养生之道。壮志不泯的陈启后陈启后是武宁县政协的离休干部,今年83岁。离休后他担任过县老年体协主席、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县关工委副主任,而且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多项奖  相似文献   

9.
袁勤 《华人时刊》2009,(5):84-85
2007年11月我赴英国留学。当空客A340在伦敦上空盘旋时,在夕阳照耀下的泰晤士河,像一条闪光的飘带,大地葱茏翠绿……大不列颠到了!对于这个国家,我一直有许多问题:一个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的欧洲岛国,何以对整个人类的近现代史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何以让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古国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一个英  相似文献   

10.
政策问答     
对退休干部病瘫护理费有无规定? 问:我妻是退休教师,今年76岁,由于瘫痪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已将近4年。我们在农村定居,虽有一子,但因其成家自谋生路,她完全由我日夜陪侍。现在我这个75岁的老人感到精疲力竭。请问,这种情况是否可以和离休干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围绕陈独秀出狱后同我党接触和谈判的一段历史,人们进行了不少研究,撰写了不少文章。但是,陈独秀为什么提出“回党工作”的要求?党中央为什么坚持要他发表公开声明?陈独秀何以拒绝发表公开声明?导致陈独秀未能“回党”的原因究竟有哪些?这些问题人们很少研究。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何以为报     
《北方人》2007,(10)
你1岁的时候,她喂养你,给你洗澡。你何以为报?哦,你整夜哭闹。你2岁的时候,她教你走路。你何以为报?哦,你不理睬她的呼唤,踉踉跄跄地乱跑。你3岁的时候,她精心为你制作每一餐。你  相似文献   

13.
——您对犹太教持什么态度?梅特罗(A.Metraux)曾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您:“他具有犹太知识分子的一切特点”.您知道这段文字吗?——当然知道,而且梅特罗与我原先有着兄弟般的情谊。——您对他的这个看法如何解释? -我认为我身上犹太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正连续性的活动这种方式几乎能像魔杖一样叩开儿童天赋正常发展之门初识这本书,是在学校的"教师书吧"里。捧起它,我如获至宝。何以如是?只因为自从接手一年级以来,我觉得自己始终未找到与六七岁小孩的相处之道。坦白地说,作为师者我明白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知识,更有许多做人的道理。可是,面对满地乱跑的"地老鼠",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让他们安静?如何才能让他们安心倾听?何如引导他们规范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让他们变成听话懂事、讲礼貌  相似文献   

15.
袁枚等死     
史飞翔 《可乐》2010,(11):45-45
袁枚40岁时,相士胡文炳为他算了一卦,说他63岁生子,76岁寿终。后来,袁枚果然是63岁生子。欣喜之余,他禁不住暗自思忖,若胡文炳的话应验,76岁当是自己的生死大限。想到这儿,袁枚顿时变得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16.
《抢劫即将发生……》(原载《星火》一九八三年第八期)这篇小说给我们描写了余维汉这位平平凡凡而又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他制止了抢劫的发生,保护了国家财产,保护了群众。读后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但是,又为小说中所揭示的矛盾并没有解决而思索不己:何以为着少量化肥农民就铤而走险呢?何以余维汉做了应该做的事却有家不可归?究竟这股恶势力能量有多大?危害有多深?根子在哪里?……它促使我重新去阅读它、体味它。  相似文献   

17.
马多多 《北京纪事》2017,(10):88-91
“‘同志’这个词怎么就成了特指同性恋了?”2014年7月的一天,76岁的张光荣对记者抱怨说,前些天看到了一则新闻,标题是《网恋“同志”开房,乘机盗窃被判刑》.看了文章才知道,文章里的同志指的是同性恋.“我希望报社能呼吁一下,别乱用‘同志’这个词!”张光荣又气愤又悲哀,“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要拿‘同志’代称同性恋?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同志’就变成同性恋了?”在张光荣看来,“同志”是一个很亲切的称谓,“这样用真是让人气愤.”  相似文献   

18.
老爸喷香水     
程磊磊 《老友》2012,(11):42-42
老爸是做文秘工作的,跟文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退休后,他强烈要求回农村老家住,我们拗不过他,就让他回去了,当然老妈陪同前往。老爸是个特爱干净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早上看见老爸穿的是白色的衬衣,下午就换成了黑色,我问他,那白衬衫不是早上刚穿的吗?怎么现在又换了?他说:"早上出去溜达,出了一身的汗,领子也有点脏了,所以就换了。"我很好奇,他溜达又没蹦跳,怎么会出汗呢?我拿起他的衬衫一看,根本就没脏,我对老爸真  相似文献   

19.
一日,有朋自远方来。当问及半年不见,何以如此憔悴时,友人不禁潸然泪下…… 他4岁那年,父亲在一次水利工程大会战中突遇塌方,惨遭不幸。哭得死去活来的母亲,拉着他和大他两岁的姐姐,跪在父亲坟前发下誓愿,一定要将  相似文献   

20.
《新天地》2007,(6)
我是1921年生人,今年已有86岁高龄了。人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我和济年可以说是恩爱夫妻永相伴。他已经走了四年了,但是仿佛一天都不曾离开我。仍时时相伴左右。他在世时喜欢敲电脑.用计算机写了不少日记,我一直好好保存着,我准备帮他把这些文字整理出来。在我想他的时候,他的笑貌音容会不断浮现在眼前,伴我度过寂寞的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