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康德将养生学视为与治疗学相对的、预防疾病的艺术,其与中医在养生学的原则方面有三大相似相通之处:强调以德养生、养性,注重以理性克制感性,倡导符合中道的养生之道。对康德养生观与中医养生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既可完善对康德思想的探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西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马烈光是个大忙人——忙得应接不暇!身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养生研究中心主任,《养生杂志》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四川省中医药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他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教学、门诊、参加学术与社会活动、外出讲学举办讲座、撰写教材与科普文章、应对约稿、应邀出访……他就是长出三 相似文献
4.
5.
中医养生康复学——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1-14
中医养生康复理论和技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加快中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发挥中医保健技术和养生保健产品的优势,扩大出口,推动中医养生康复的技术进步。同时,我国养生康复事业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如养生康复学科无法形成规模,养生康复技术和药物的知识产权面临威胁,国际医药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差异影响养生康复学术的传播等,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更快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然而当代中医养生人才的培养却面临着严峻考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借助生态学、心理学、服务外包等视角来透视中医养生人才培养理念,认为中医类高等院校、政府、企业应从多个维度协同实施中医养生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突破就业困境与异化困境。 相似文献
7.
8.
郭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2):111-117
健康养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追求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新时代社会化程度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人体生命的存在和养护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因而拥有复杂性思维范式是确保人们合理养生的逻辑前提。中医健康养生是基于复杂性思维范式之上认识生命健康本质,主要在于对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相感性、相关性、可测性等特征有着合理的解读,运思出重视整体动态性、关系求衡性和直觉自能性等复杂性思维范式的养生理念,内涵着生命健康取向的整体性、多元性、个体性的价值取向。通过分析和把握中医复杂性健康养生所蕴涵的有利资源,对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在卫生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春季虽然是肝病的高发季节,但也是万物推陈出新、生机盎然的季节,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因此,中医又有“春宜养肝”之说。春季开启了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养生应以养肝护肝为先。 相似文献
15.
一、天人相应,顺时摄养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养,各种生理活动的节律就会稳定而有序。反之,不循规律,肆意妄为,各种生理活动的节律长期紊乱无序,全身机能处于失调而不健康 相似文献
16.
刘胜利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中医身体观的现代阐释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逻辑困境。导致困境的形而上学根源是对象思维所导致的对象身体的存在论偏见,即人们总是倾向于首先将身体构想为处在客观世界中的对象。上述偏见导致研究者将西医的解剖学身体观视为理所当然的标准,来研究与评判中医身体观的意义。要走出上述困境,就必须通过批判对象身体的存在论偏见,揭示出对象身体观的经验基础与理论预设。这种批判将引导中医的身体回归现象世界,引导中医研究从对象身体观走向现象身体观,即以“现象身体”为基本原则来重新理解中医身体观,来推动中医身体观的现代阐释。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举行的首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创新首席科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介绍了体质养生说。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相同的人。人后天形成的生活条件、各种文化教养、经济状态都不一样,构成了种族的多样性、个体的差异性。因此,养生方法应该因人制宜,因为最好的养生,不是使用名贵的 相似文献
20.
常常转转身体的各个部位,不仅对于维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好处,而且还能调剂精神,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多种疾病。如果你能一日转七转,身体就能保康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