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析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从而决定最优的采血方式.方法:在昆明卫生学院检验学院,搜寻4名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体检试验的男学生.按照检验结果要求对其4人采取了三种不同的采血方法,可将他们分为三组:一为动脉组,采取动脉采血方式,二为静脉组,采取静脉采血方式,三为末梢组,采取末梢采血方式.结果:通过对血液检查结果数据研究来看,静脉组和末梢组在红细胞指数、白细胞指数、血小板指数和血红蛋白指数上数据相似,并且相对较高,而动脉组在这些指数上不能达到标准水平,而且情况不稳定,因此,在进行血常规采血检验要偏向于静脉和末梢采血方式,才能得到正确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布丁 《新天地》2016,(6):52-53
通常在健康体检时也包括血常规化验检查,可见其重要性。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血常规检查简便、快速、易行,能够帮助医生迅速了解病人的血液基本变化,为进一步判断疾病提供有用线索。但对于平常人来说,化验单上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就像天书一般,很难读懂。下面简明扼要地介绍血常规化验单中的主要项目和意义,当您再面对它时,可以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以及分子筛凝胶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分子筛凝胶技术检测94例老年反复输血者的血小板抗体,根据CCI值判定是否发生输注无效。结果血小板抗体阳性组输注无效率为87.5%,显著高于血小板抗体阴性组(输注无效率为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复输血的老年患者使用分子筛凝胶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可以提高血液资源利用效率,预防和较少输注无效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哲璐 《百姓生活》2010,(12):52-52
血常规报告 在血常规检查中,只要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这4项主要指标正常,其他次要指标高点儿或低点儿问题并不大。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4,(7):62-62
很多人都知道,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期。其实,夏天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易发时段。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血脂,及时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本文总结出大家最关心的几个血脂方面的疑问,给出具体解答。问:血液黏稠就是血脂高吗?答:血液黏稠是老百姓对血脂增高的俗称,但临床上并没有血液黏稠这个诊断。  相似文献   

6.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第一章是“肌肉收缩”。讲授“肌肉收缩”需依据赫肯黎(Htaley)的‘滑行学说”。“滑行学说”是“肌肉收缩”乃至整本教材的基础和铺垫。学生一翻开(运动生理学)教材,“滑行学说”中众多的生理学名词、术语、概念和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铺天盖地般涌来,历届学生反应:难懂、难学。讲授这部分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最吃功夫,也最值得下功夫,它能反映和检验教师是否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深刻理解认识规律、灵活运用授课艺术。“滑行学说”最少涉及四种蛋白质:收缩蛋白:肌…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Online Game真正有需要导入"公关"这种手段的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它们的存在形态大多是以收费或间接收费(买卖装备)为盈利模式的多人虚拟在线游戏社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狭义上的“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入我院的老年反复输血者88例。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老年反复输血但仍需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的血小板抗体,输注前后对血小板进行计数,计算1小时和24小时内血小板增值(CCI)。使用SEPSA及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LCT)对血小板抗体检测呈阳性且输注无效者使用输注配合血小板。结果老年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阳性者57名,阳性比为67.77%(57/88);再次输注血小板时48名患者无效;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的CCI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反复输血者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关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使用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可有效解决因血小板抗体阳性产生输注无效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GRGDSP/7E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酶谱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MP-2,MMP-9活性和mRNA表达。待细胞融合成单层后,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静息期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及interleukin-1β(IL-1β),共同培养60min后,洗去血小板,内皮细胞继续培养6h。上清液及细胞分别用于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以及RT-PCR分析mRNA表达。结果内皮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酶谱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活化的血小板轻微诱导MMP-2和MMP-9分泌,而活化状态的血小板能显著诱导这二者的分泌,与IL-1β的作用相当;而且还可以见到62kDaMMP-2活化形式。加入阻断剂GRGDSP以及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7E3)作用后检测发现,MMP-2和MMP-9分泌减少。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的内皮细胞表面表达uPAR和MT1-MMP以及上清液中MMP-2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而静息状态的血小板作用不显著。加入GRGDSP或7E3后,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①活化状态的血小板与IL-1β的作用相当,能显著诱导MMP-2和MMP-9分泌;能明显增高内皮细胞(EC)-uPAR和MT1-MMP及上清液中MMP-2mRNA的表达;②GPⅡb/Ⅲa阻断剂可能抑制血小板在不稳定斑块部位聚集、粘附等一系列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黎洁 《山西老年》2011,(8):59-59
不少人都认为,伤风感冒最容易发生在冬春季节,而中风似乎与寒冷的气候密不可分。其实不然,夏季患伤风感冒(俗称“热伤风”)的人也很多;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夏季容易发生“热中风”。  相似文献   

11.
黏附细胞的超微结构包括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细胞黏附点(focal adhesion,FA)及细胞间连接(gap junction,GJ).保持细胞超微结构的完整,对复温后细胞的存活率及细胞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发现,冻结到一196℃后,部分F肌动蛋白被切断、卷曲,且扩展面积与细胞成活率随温度降低呈现相似的下降趋势;冻结后蛋白质vinculin(FA)和Cx-43(GJ)的数量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22%及10%左右.综述了冻结过程对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实时观察活细胞超微结构的方法,并给出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常规治疗+国产盐酸替罗非班)与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90例,随机分为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服药前及服药后3天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血小板活化功能,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方法同其他两组。结果加用盐酸替罗非班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抑制明显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盐酸替罗非班组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抑制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UAP患者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对血小板活化功能抑制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彭公馆     
彭公馆,俗称彭家大院,位于辽阳市东四道街中心路2号,是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后任边业银行总裁)彭贤于民国10年(1921年)建造的住宅。该馆是目前辽阳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四合院建筑,198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辟为辽阳市博物馆。彭公馆建筑可分为住宅、花园和果园三部分。东部围墙内是住宅区,中部是花园,西部是果园。以上共占地2万余平方米。东院住宅,街门东向,硬山式清水脊门房三间,前置上马石、石狮各一对,对开的厚板门上装有铜铺首和铁铆钉,门管上面的走马板及两旁的余塞板上,都画有山水花鸟画。门道两侧各有门房一间,门…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炎症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最具标志性因子的C-反应蛋白(CRP)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CRP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作为炎症标志物,在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明显升高。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如CRP作为房颤发病机制之一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血脂异常状况,为基层医务人员及农村居民防治血脂异常提供指导。方法2013年4月~7月对陈官乡586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群健康查体,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常规、血液生化、尿常规及心电图等检测项目。结果血脂异常3998人,占68.2%,其中单纯三酰甘油( TG)异常1619人,占27.6%;单纯总胆固醇( TC)异常1427人,占24.3%;TG及TC均异常者685人,占11.7%;单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降低275人,占4.7%。结论农村老年人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应加强血脂异常危害性的宣传,搞好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的发病是血液与血管双重病变的结果。血液病变主要是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等使血液变得粘稠,容易在血管中积聚,同时血液中血小板的凝集作用容易使脂类物质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使冠状  相似文献   

17.
湘君、湘夫人是一名二实。在古史、神话传说范畴,帝之二女即舜之二妃,是俗称的湘君、湘夫人。在屈原《九歌》的人物形象塑造中,湘君、湘夫人是湘水水神,是一对配偶神。《湘君》是写湘夫人(女神)寻觅、爱恋湘君(男神)的爱情诗,《湘夫人》是写人间男子(男巫)寻觅、爱恋湘夫人(女神)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18.
植物报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根尖的根毛区是植物吸收水分最活跃的区域.而根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那么,根系吸收矿质无素最活跃的部位在哪里呢?卫生长区是吸收矿质元素最活跃的区域吗?据曹宗巽,吴湘王的《植物生理学》介绍有人曾用32P研究了5~7天的小麦初生根不分村部分的吸收问题,并用画线法确定生长区,用石蜡切片观察确定各区域解剖结构。发现,up的积累在根冠及分生区最多(图]),从而认为“由胚性细胞开始延长到细胞延长终止的区域(挪用划线法所确定的生长区)是吸收最活跃的区域”,2根…  相似文献   

19.
药理学研究表明哺乳类动物脊髓背角中的GABA受体亚型(GABA_A和GABA_B)参与介导脊髓初级传入末梢的突触前抑制.本研究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探讨GABA_B受体激活对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细胞膜电特性的作用.实验标本取自SD成年大鼠(120-190g,n=58)DRG(L_4-L_6)和猫(n=8)在体L_6-L_7DRRG,当灌流液加入GABA_B受体激活剂baclofen(10-4-10-6mol/L)时,在DRG的98个细胞中,约58%的细胞(n=57)无反应.部分A类和C类细胞的膜电位出现超极化(n=37)和去极化(n=14)反应.A传入(n=71)和C传入(n=27)激活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Baclofen引起的DRG细胞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反应可被GABA_B受体选择性拮抗剂saclofen(10~3-10~5mo1/L)阻断.一些对baclofen反应的细胞也可被GABA_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去极化.在所记录的细胞中,baclofen对动作电位时程(APD_50)没有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提示,在部分细胞中,baclofen激活的GABA_B受体介导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和超级化反应,GABA_A和GABA_B这二种受体不仅在慢传速的Aδ和C类细胞中共存,同样也共存于快传速的Aα和Aβ的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脂肪肝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监测GMP140表达水平;脂肪肝的诊断采用B超诊断。结果64例老年脂肪肝患者GMP140表达水平为(4.20±1.42)%,而对照NGMP140表达水平仅为(2.37±1.70)%,说明老年脂肪肝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脂肪肝患者血小板活性明显增加。减少脂肪肝的发生率、降低血小板活化水平,有助于降低和改善心脑血管疾患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