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素有森林之城称谓的长春市一条真正称得上美丽而僻静的街道上,有一座得与周围漂亮的西式建筑、庭院不画和谐的咨式实楼,这座楼由几十户人家合居而住,其中就有中国著名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歌曲的词作者公木先生的家。6月里的一天下午,我去公木家拜前,只见老人  相似文献   

2.
以公认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翻译指导理论之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功能对等是一种比较客观的等效翻译理论;并以歌词翻译实践《传奇》、《心太软》以及《Scarborough Fair》的中英文版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歌词翻译中所体现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诠释了功能对等理论对歌词翻译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指出歌词翻译中,不仅强调内容的对等,也应追求译文的形式对等,使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上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从而澄清了等值理论仅仅为一一对应关系的误解,说明了对等理论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字对字、句对句的对等,更是精神层次的动态对等,对以后的翻译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著名诗人常燕生的爱国诗词《山西少年歌》、《故都赋》与《翁将军歌》等,兼论了常诗的时代背景与艺术风格。抗战期间常氏流寓四川成都,初稿曾在2005年山西晋中市常氏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4.
胆莫过大     
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我想.大家之所以喜爱它.除了乐曲动听.最主要的是歌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国格和华夏子孙的不屈人格!。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抢”这掷地有声的歌词.是华夏民族由屈辱走向豪迈.由弱小迈向强大的真实写照。建国后,  相似文献   

5.
传统认为《东方红》歌曲的作者是陕北农民李有源,这种说法有违事实,经过实地调查与考证,证实《东方红》歌曲有一个逐渐增改完善的过程,实际上其作者应是李有源有其侄子李增正和张松如三人,今天的《东方红》歌词是张松如最后改编而定的。  相似文献   

6.
在法国历史发生的两次震撼世界的大革命中,诞生了两首著名的歌曲———《马赛曲》与《国际歌》。本文全面回顾、总结了这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深远影响以及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7.
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五日,新文学史上第一家以倡导和发展中国现代格律诗为宗旨的文学社团—一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在首都雅园宾馆召开学术研讨会,引起诗坛的广泛关注。中国作协书记张模及深圳市文联作协领导专程到会祝贺,会上还收到了来自祖国各地的贺电、贺诗、贺画、贺信五十余件。开幕式上有朱先树代表《诗刊》、邹绎代表中国新诗研究所、丁鲁代表老诗人大之琳先生,还有屠岸、张万舒、丁芒、吴开普、钱光培、纪鹏、林丽纯等致辞。该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军歌作者公木先生在开幕辞中说,此次雅国待会是新文学史莽7次规模这样大的专门研…  相似文献   

8.
在卧室的电脑前敲字,忽然听到客厅正在打扫卫生的钟点工唱起歌来,竟是周杰伦的那首《青花瓷》。唱得有板有眼,错了一句歌词,也要很认真地重新唱。  相似文献   

9.
《老杨公》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流传的民间优秀传统歌舞剧。它的音乐结构、表演特征、歌词、念白等,都有着浓郁而鲜明的地域性和原生态的艺术特色,保留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文化意识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该文笔者秉持挖掘、整理和拯救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理念,对《老杨公》的地域性和原生态艺术特色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0.
梁武帝的《江南弄》七曲,不是单纯地描绘女性的艳歌,其深层的目的是歌仙道,咏长生。《江南弄》歌词之所以体现出了诸多词性方面的特征,绝非偶然,乃是作者为适应某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即佛曲或胡吹旧曲)的要求而刻意求变的结果。因此,《江南弄》是可以定性为词的。《江南弄》产生于梁代制礼定乐的大背景之下,具体说来,它是梁武帝为天监十二年元会间庆祝其生日而精心制作的乐歌。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诗界革命"的倡议者和实践者之一,在《饮冰室诗话》中,他对黄遵宪等人的诗歌推崇备至。就《饮冰室诗话》看来,所载新歌词的翻译比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诗歌实践更具现代特征。本文列举了《饮冰室诗话》中部分例证,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中考材料作文的命题思想和形式有三个特点: 一、材料文体多样。除以往较多出现的寓言、故事、散文外,还出现了诗歌,例如四川资阳市引入昏心里话》,广州花都区引入冰心的《成功的花》,吉林题引入丹妤的诗《我们期待所有响亮的日子》;山东题引入艾青的诗《盼望》;淄博题引入《心中的太阳》的歌词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萨班《乐论》中关于藏族民歌创作应遵循的原则、美学标准和歌词创作的规律等,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乐论》对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创作与表演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绣荷包》是中国广泛流传的民歌,其蕴含的传统意义上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来源于女红,转换为歌唱,在民歌《绣荷包》中蕴含了古典形态的情感因子。四川地区的绣荷包又有其巴蜀文化特色。本文以四川地区民歌《绣荷包》的歌词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比对,以呈现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规定在这一年国庆节时,除唱国歌外,以《歌唱祖国》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为全国普遍歌唱的基本歌曲。通知称:"这两首歌曲都已流行,现略加修正(第一首歌词有几处修改,第二首歌谱有一处修改),公布后。  相似文献   

16.
徐文博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1):61-64,95
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是作曲家平黎明教授的代表作品,2007年获得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首作品在结构上巧妙构建,突破了传统理论上的曲式结构;在调式调性上中西并用,巧妙地使用人声特点安排声部布局,为精炼的歌词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在经过多次的锤炼后,已经成为一首优秀的合唱作品。  相似文献   

17.
台湾歌手齐豫,她的成名代表作是一曲《橄榄树》.那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在海峡两岸经久不衰.她也因为这首《橄榄树》而蜚声歌坛. 《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其实,这首歌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不出那种深邃、宽广的意境来.于是,齐豫找到三毛,忐忑不安地跟三毛商量:“能不能将《小毛驴》修改下?” 三毛听了,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竟向自己提出修改歌词,这种情况,自己过去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三毛看着齐豫,疑惑地问道:“你想改成什么?”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对自己作《新乐府》的动机有一个明确的表述,即"难于指言者,辄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为朝廷乐府机构进献歌词,从而发扬古人以歌言政的传统,不同于其他讽谕诗创作;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借鉴原型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毛诗》,而是取自《尚书.五子之歌》;新乐府创作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很可能被朝廷的乐府机构所采用。  相似文献   

19.
《圣武亲征录》《元史》和《史集》是元史研究的基础文献,相互之间的传抄关系尚无定论。《圣武亲征录》和《元史》,在正文之外还有小字注解。二者的小字注解有重合之处,内容包括人物指代、汉语翻译、并行纪年。相关内容在《史集》和元末史书《通鉴续编》中都有体现。上述史籍的共同史源可以追溯到《太祖实录》。小字体例和内容表明,《太祖实录》应是先用汉文写成的,随后翻译成蒙古文,进而为《史集》所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湖北房县流传的民歌中包含了相当多的古代典籍内容,其中包括一些古代神话故事和《诗经》的歌词。本文研究这些民歌歌词与古代典籍的关系,认为民歌中这些内容并非是依靠口头传播方式直接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它们是后代乡村知识分子在民歌演唱中借用典籍知识的结果。这表明中国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