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才管理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进而不断发展壮大.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管理,以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在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阻碍民营企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本文试分析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影响,探究其原因,并提出控制人才流失的对策。一、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资金、设备之外,更需要的是人才,人才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但是,近年来,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的  相似文献   

3.
专为民营企业而设的人才盛宴——2004中国民营企业国际人才智力交流大会(“民交会”),已于去年11月底在温州落下帷幕。大会期间,参加四大板块主题活动的人流量近4万人次,共达成合作初步意向174项,签约项目111个,涉及总金额3亿多人民币。热热闹闹的“人才盛宴”也使人们对民营企业与国际人才对接,从“市场平台”到“跨国婚姻”等有了全方位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与人本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民营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的激烈竞争。人才,是一个企业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是,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却相当严重。归纳起来,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要求得不到满足;2.对目前的职位不满意;3.对管理者或合作者不满意;4.对工作环境不满意;5.得不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6.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不乐观。由此可知,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组织结构和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浪费情况触目惊心.仅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已超过2500万人.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另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科研人员中。人才浪费现象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速了国际化人才在全球的流动,引进海外人才是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研究了民营企业吸引国际化人才,以及建立国际化人才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已成为我国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而且各省、市、自治区又有所侧重。湖北省为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创建了良好的执教平台,是我国引进外国文教专家工作开展得最好的省市区之一。浙江省是全国民营企业最蓬勃发展的省份,也是民营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外籍人员最多的省份,如万向集团2003年聘用的境外人员达900人次之多;德力西集团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远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引进国外人才、推动了该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广袤,物产丰富,是中央在西部大开发决策中重点扶持的省市区之一.中央有关部门在培养中青年人才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新疆首批乡镇党政干部于去年赴境外培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3月底.我们在北京专访了出席全国外国专家局局长工作会议的湖北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骆新华、浙江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黎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国专家局局长文学等三名代表。谈话中,他们对各自分管的工作如数家珍。看得出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在驱使着他们。  相似文献   

8.
面临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竞争,我国民营企业如何经营和管理人才呢?怎样才能挤身世界强手之林?笔者认为,民营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聚集各路人才于麾下,才能“得人才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也成了政府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许多民营企业纷纷从“起步创业”阶段走向“做大做强”阶段,政府人事部门也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他们相应地调整人才思路、改进用人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着重实现以下人才管理的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人才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民营企业总量迅速扩大,结构层次加快提升,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也逐步壮大,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人才集聚的重要领域和人才开发新的增长点。针对这一新的形势,党委、政府要调整人才工作思路,把民营企业的人才开发作为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统筹管理民营企业的各项人才工作;要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是我国民营企业最蓬勃发展、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例如温州的民营经济成份占90%。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民营企业开始谈起。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民营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其独立决策、自主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四自”原则和灵活的机制赢得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的“芳心”,为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的人才问题成为管理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 人才问题分析 一、民营企业缺乏成熟的人才机制 民企在很长一段时期凭借“高薪引才”的策略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本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智力资本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要与国际化人才战略相匹配,这样才不会出现人才瓶颈所造成的短板效应,民营企业在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时要注意从以下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特别是近几年,民营经济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力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生力军.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加上人才市场的日益完善和健全,使得现代的民营企业在吸引和利用人才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在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上也遇到了很大挑战.在整个社会人才流动加剧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人才频繁跳槽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已成为企业家们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特别是人才的高流动率的困扰。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50%,大大高于正常的15%的人才流动率。民营企业留不住人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增加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如任其发展,最终将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人才"来去匆匆"成为民营企业的"梦魇"。本文试图探讨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民营企业有效留住人才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汪斌 《人才开发》2005,(10):33-35
近几年来,我们在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引进、培养、留住、用好人才,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创业机会,搭建干事舞台,净化发展空间,从而使民菅企业的人才数量迅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环境不断优化,民菅经济迅速发展,规模速度、科技含量均呈现良好势头,增加值、上交税收占全市“半壁江山”。我们的主要作法: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服务的自觉性人才是民菅经济发展的重要之源,民菅经济靠人才生存、靠人才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是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民营企业引进、培养、留住、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招聘工作是人才输入的起点.员工招聘是决定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投入质量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中小民营企业的成败,是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有效的招聘体系会使中小民营企业得到合适的、满意的工作人员.基于此,以贵州三和公司为例,探讨中小民营企业招聘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小民营企业在员工招聘中存在着招聘缺乏计划性、招聘岗位认识不清、招聘渠道与甄选方法单一、招聘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和无必要的人才储备等问题,并为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7月上旬,江苏省建湖县永林油脂化工公司董事长徐永林以超过200万元的年薪,与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楼先生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就开拓国际市场和开发高科技新产品等方面形成合作备忘录。这是该县民营企业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速提升竞争力而亮相的高薪争聘境外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镜头。 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趋势,建湖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把“猎取”境外高层次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手段。改制后的森达集团无疑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2000年森达投资4.2亿元在上海建立大型皮鞋出口生产基地后,以赠送高额股权的形式引聘来自台湾精通4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需求差异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约有100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200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495万人.社会新增岗位900万个。而需就业人数达2400万。这意味着知识青年的就业压力剧增,一部分有专业知识的青年将处于失业状态,即“知识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率低是当前重大社会问题,关键原因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差异.即一方面许多企业花费高额成本却很难找到真正胜任工作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大批家族企业不断的壮大起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据权威资料披露: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倒闭,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消亡。人才流失无疑是民企破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民曹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接近30%,中小型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50%,而民营企业中有90%都是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