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南族传统节日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南族传统节日文化卢敏飞(广西民族研究所)毛南族操毛南语,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文语言。战国、秦、汉时期,毛南族先民属岭南越系族群之一;魏晋以后,是组成“僚”人群体的一部分。南宋初年,毛南族已有自己独立的称谓“茅滩”。元、明以后,史籍中“茆滩...  相似文献   

2.
对族称从语言学方面进行研究的同时结合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知识进行相互考证,相互补充,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史籍中出现的北方民族族称肃慎、挹娄和女真等来源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这三个族称是具有同源联系,但已有不同发展变化的同源词.这些族称在词源上来源于“箭”,最初表示“猎民”,同史籍中所记载的“北夷”的称呼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是毛南族的最大的聚居地,三者连成一片,素有“毛南山乡”之称。“毛南山乡”地处云贵高原东麓的余脉之间,境内群峰连绵、层峦叠蟑。建国前,毛南族虽以农业为主,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仍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大石山的还兼以采集和狩猎,生产力水平低下。与这种低下的生产水平相适应,在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里保留着较多的原始自然宗教的残余。毛南族相信与人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界是有灵的,并崇拜这些自然现象。他们对某些动物、植物的崇拜,保留着许多图骤崇拜的  相似文献   

4.
锡伯族族源、族称 ,历来为各民族学者与史家所重视 ,观点也不相异同。本文从地名信息的活化石角度探讨了锡伯族名称的语源。认为锡伯族称其语源即蒙古语之“锡窝尔” ,其语义亦即“森林”  相似文献   

5.
1934年,青海、四川两省为争夺“香科”、“称都”两村引发了一系列纠纷.本文介绍了双方从军事联盟到反目为仇的经过及缘由,分析和探讨了双方为解决纠纷所持态度,对四川省部分官员所推行的扩张政策以及青海“马家军”欺压玉树各部落而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一说到“花竹帽柳郎咧”,都知道是形容毛南族动听的情歌。花竹帽是毛南族青年男女恋爱时用作定情的精美手工艺品,柳郎咧是毛南族山歌的一种形式,曲调活泼花俏、朴实而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鄂伦春族是一个宽泛的部落族群,与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历史关联紧密,其族称体现了这种多样性的特征。比如,与鄂温克、达斡尔两族合称为“索伦部”。“鄂伦春”族称最早见于清朝的历史文献中。崇德五年(1640),《清圣祖实录》中出现了“俄尔吞”一词,此即“鄂伦春”。关于鄂伦春族古老部落的名称主要有“玛涅依尔”“毕拉尔”“满珲”“奇乐尔”“山丹”等。关于鄂伦春人的族源,有“室韦”说、“肃慎”说、“鲜卑”说、“肃慎系靺鞨”说、“通古斯”说、“丁零”说、“综合说”,等等。  相似文献   

8.
我们毛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环江县的西南部,现有人口6.45万人,是一个颇具开拓精神的民族。我们民族有句话:“落后不要紧,进步有来人,家穷要育智,富裕会降临”。几十年来,我们为开发智力作出了巨大努力。单从我们环江县看,现在就有毛南族的各种科技人才630多人,其中教育系统里有361人,占全县教师的20%。卫生系统的毛南族专业人员占全县医务人员的19%。其他事业、企业单位的专业人员有150多人,大部分已成为技术骨干力量。全县15个乡镇里,担任县乡主要领  相似文献   

9.
峨山彝语土话的小称和北京话的儿化有类似的语言现象,从语言表意功能可以把峨山彝语山苏话中的[a21]尾音和纳苏话中的[zo33]尾音的语言现象可视为“小称”结构,本文初略探讨其中小称的语言表现形式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舞蹈和毛南族肥套等内容,是毛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代表着毛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是毛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民间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节庆传播、旅游传播、学校传播、媒体传播等途径来促进毛南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