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对具有复杂性和扩散性的城市风险,需要有新型、综合、高效的风险防控和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由事后处置型应急管理向风险防控型公共危机治理体系转型.现代特大型城市的要素集中和脆弱性增加了公共安全管理的难度,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世博会期间构建起的“七位一体”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侧重于风险防控和前期预防,在实际运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世博会的正常运行.对世博会风险防控基本经验的总结与梳理,对于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现实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在风险社会背景下,优化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转型都是极为重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对于调动人们关心、爱护自己家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培养集体主义和互助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公众参与公共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公众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行政环境的变更及公共安全现状,对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智慧城市的提出与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操作空间,为有效控制公共安全事件注入新的理念和能量。本文从制度和技术双重维度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提出了智慧安全作为新型的城市安全管理模式,希冀改进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率和无组织状态,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公共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管理热点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政府在公共安全能力建设、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性、市场化的安全防范组织不断壮大,公共安全领域呈现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良好态势.但是,当前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并不十分规范,在安全责任意识、安全职能定位、安全治理保障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现实问题和制度困境.理念层面,需要培养合作治理共识,加强公共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层面,需要通过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建立政府与社会互动的治理制度;操作层面,需要落实公共安全的全过程合作监管,实现城市公共安全合作治理的制度化、法制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公共安全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贫富差距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水平,有必要对其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在对平衡计分卡进行适应性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选取西安市典型社区进行评价,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减灾规划面临的九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2003年春夏的"非典"已给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上了一次生动的城市危机课,但大中城市频发的事故与灾害仍难以应对。要有效推进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事业,必须关注九大问题的研究,在确立城市公共安全的特殊地位、非传统灾害预防、综合减灾建设、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管理走出应对突发事件的种种误区,建构起中国城市减灾管理的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7.
公共安全是城市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其愈来愈具有地理上跨行政区域边界、层级上跨行政层级边界、功能上跨职能部门边界、主体上跨公私部门边界的跨界属性,使得建立在科层制基础之上、以“一案三制”为基本框架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面临一定的治理困境,具体表现为属地管理与跨行政区域属性间的悖论、分级负责与跨行政层级属性间的矛盾、分类管理与跨职能部门属性间的张力以及政府单中心治理与跨公私领域属性间的冲突。跨界治理作为一种治理跨界公共事务的有效模式,成为当前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理想选择。以跨界治理理论为指导,以应急管理部组建为契机,通过树立城市公共安全跨界治理理念、优化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府际间协调机制、整合城市公共安全公私合作治理网络等系统化措施,能够构建城市公共安全跨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运行中隐藏着巨大风险,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形成具有跨界特征,其治理也需要跨界合作。传统科层体制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城市公共安全的治理,通过引入跨界治理理论和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跨界特征和形成机理,发现政府的碎片化管理、公民参与的缺失、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的失当不力是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形成的重要原因。加强顶层设计,追求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强调共同责任和一致目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整合,搭建公共安全管控平台,形成政府层级间、部门间合理的权力及资源匹配和信息共享及预警联动机制,构建跨政府、市场、社会和媒体的多元合作协调治理模式是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民防在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的公共安全管理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一种体系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民防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实践表明,民防使政府公权开始制度化地用于对人民群众的安全保护,不仅唤醒了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而且还为公共安全管理奠定了制度、组织、干部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严峻形势日益凸显。而我国现有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手段和方式,呈现出与大数据时代很大程度的不适应,大数据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提出了新挑战。为有效应对挑战,需要从打造新一代数据政府、建设基础性数据规范、研发前沿性数据技术、搭建开放式数据平台和培养复合型数据人才着手。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在新世纪将会更加深刻地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并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这样一个现代化“后发型”国家,应以经济安全为中心,以军事安全为保障,以政治安全为目标来构建自身的国家安全体系,从而确保中国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论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与政府主体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而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的主体角色和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但目前在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存在政策落后、公共服务不足、就业阻碍、监管不力、引导不够等政府主体缺位错位的问题,政府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确立公平对待农民工的理念和服务意识,并明确自己的主体角色,进行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建立完善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康树华 《南都学坛》2006,26(4):81-89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毒品犯罪和走私犯罪的猖獗,洗钱犯罪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成为全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针对我国洗钱犯罪的状况和不同类型,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认真梳理有关现行立法,提高立法档次,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一个科学的反洗钱机制,维护国家的经济、社会安全;二是加强金融领域的监督管理,尽早建立“打击金融犯罪网络”,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采取行动,密切注视我国乃至全球各地巨额资金的流动情况,确保我国金融流通领域的安全;三是应根据洗钱犯罪的跨国性特点,加强国际间合作,必要时封闭与非法活动有联系的国际金融业务,遏制国际洗钱行为,以表明我国政府在对待洗钱犯罪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和态度,推动世界范围内共同打击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14.
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确保国家舆论安全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在我国舆论安全环境异常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必须深刻认识舆论安全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安全的关系,主动契合舆论安全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引入危机周期理论,指出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上存在潜伏期的预警机制缺乏、爆发期的响应机制混乱、善后期的补救机制狭隘、解决期的检验机制草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合作加强危机监控预警;首席危机官亲自进行管理;社会危机调控提供全面保障;危机教育培养公众应急能力等构建我国基于危机周期的突发事件全面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有关文献及二次数据分析,对中国农村养老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框架和发展思路,指出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是养老保障体系的两个基本内容。为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形成,经济支持方面应以强制储蓄积累为主,生活照料方面家庭应是关键,政府的责任是建立统一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7.
如何有效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是后扶贫时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相对贫困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和多元,其中以个人发展能力不足为主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部环境通过内因加重贫困发生概率。在后扶贫时代,治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可以从全局出发选择包容性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保障的三支柱治理策略,构建一套稳定、有效、可持续的新型综合扶贫治理体系和一套具有动态性、可调整性的长效治理机制,并从益贫性产业发展、创业就业扶持体系建设、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财政金融协同扶贫、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若干认识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该文主要针对其中有关认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体工程。当前我国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必须抓住时机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将农村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商业保险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发挥最大的保障功能,从而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识。中国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法治?或者说,法治的最终意义是什么?如何克服依法治国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西方价值法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对西方法治社会形成的影响应当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新保障: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新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应有的社会性与福利性,法制不完备,效率低下,社会化程度低,没有良好的运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向农民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这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障公平价值取向的需要,更是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及农村稳定的需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依托,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是非均衡、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公共财政适度支撑、法律体系完备且与相关涉农政策相配套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