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新方式的对策研究——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庆华 《科学发展》2010,(11):26-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面临的社会管理形势越来越复杂和严峻,过去"运动式"、"突击式"的简单化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特别在处理一些社会顽疾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具体问题上,这些方式往往还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目前,国内外一些地区在处理社会管理相关问题上,尝试采取政府与民众直接沟通等方式,积极问计于民,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如何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进一步创新相关体制机制,探索政府管理新方式,是上海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共分六个部分,深入研究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边界、梳理总结了国内外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分析了上海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可操作的改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上海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人口流动使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出现失衡;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使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多样化供给压力增大;利益格局急剧变革导致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长期存在;社会急剧分化和人口高度异质性使社会再组织化和社会体制创新的任务更加繁重。上海社区建设必须立足城市发展全局,有效回应城市人口重新分布和复杂社会结构中蕴含的多重矛盾和问题,顺应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在承继上海社区建设传统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从破解城郊社区建设难题、满足多样化社区需求、适应差异性社区类型等方面提升能力,寻求体制创新和活力激发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李旸 《科学发展》2012,(8):77-92
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构成上海社会组织的主体。尽管上海社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且存在一些先天性的制度障碍。在当前社会转型条件下,上海社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加强分类指导,强化政策扶持,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机制,严格依法监管,切实发挥社会组织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殷文杰 《科学发展》2013,(8):100-108
新型社会组织因其是现阶段社会组织中最活跃的部分而备受关注,通过剖析上海新型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在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的经验,从外部环境、管理机制、财政配套、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上海新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上海城郊结合部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以创新的领域有:镇级政府社会管理的边界和权限、社区的法律地位和社会组织培育、城中村治理、区级地区大联动大联勤。完善城郊结合部社会管理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和社会联手,管理与服务并重,机制创新与科技手段有效结合,才可能形成一套有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作为国家重要职能之一,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并在推进社会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取得了许多成绩。文中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提出实现社会管理以人为中心,从民生、制度及法制等各方面的发展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世博效应、世博经验进一步放大和深化之年,上海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积极探索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社会建设新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展望2012年,宏观经济日趋复杂,城市转型日益加快,社会阶层不断分化,人口格局深刻调整,既有社会矛盾和潜在风险因子互错交织,上海新一轮社会建设将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对此,迫切要求上海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上海社会转型平稳、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时代课题。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社会的逐步形成和深入发展,虚拟网络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和实现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网络社会对上海社会运行的影响力逐渐强化,现实社会对网络社会的依赖性与日俱增。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上海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命题。一方面网络为城市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网络也对上海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形成较大的挑战。深入揭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内在机理,阐明网络传播对现实社会管理产生的种种影响,把握利用网络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构建涵盖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社会管理的新体制与新机制,是上海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陈家华  陈方 《科学发展》2013,(1):106-113
近年来上海公共安全状况总体可控,市民对上海公共安全状况认可度较高,但综合评分有逐渐下滑态势。上海市民公共安全意识有所增强,但公共安全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对能力还需加强。政府管理部门有必要密切关注社会不同群体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态度和倾向,以及各类社会问题及其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号准城市安全的“脉搏”,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通过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提升市民的安全成喃诫市确丌肄垃右羼打下略壹篡础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全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研讨会在浙江嘉兴召开,进一步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让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同时让政府从烦琐的社会服务中解放出来,而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也可以从服务提供的实践中得到成长。当前,从开展社会工作较早的上海、广东来看,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出现了一些合约履行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2014,(6):78-88
上海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模式,更需要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上海需探索成立市级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建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的第三方评价制度;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目录,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增长机制;加大社会组织人才扶持力度,出台公益人才扶持政策,打造公益人才培训基地;制订免税扩围政策,如细化免税对象、扩大免税内容、简化免税审批流程;建立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资金体系,如建立支持草根社会组织的扶持资金、支持企业设立公益基金、设立社会组织发展的公共资金专户;开展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点,建立国际社会组织集聚园区,开展服务于外来人口的社会组织综合创新试点,建立与国际对接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陈朋 《科学发展》2013,(2):34-44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和细胞。网络虚拟社会正以其信息多元性、交互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使社区治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基于上海市6区15个街道(镇)39个社区(居委会)的实证调研表明,虚拟社会在丰富上海社区治理资源的同时,也给社区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这主要表现在:虚拟社会的"参与式社区自治"难敌现实社会的"任务型社区自治";虚拟社会呼唤社区治理"崇尚自由"与现实社区治理强调"建构秩序"难以实现有机均衡;虚拟社会期待社区治理实现"多元共治"却遭遇了现实社区推行"自上而下"的治理。为此,网络虚拟社会背景下的上海社区治理创新需要明确的思路是:坚定一个模式——协商合作而不是"独自打保龄球";明确一个原则——强化政府对社区的有效治权而不是无原则的屈从"民意";正视一个态度:积极正视而不是有意回避网络社会给社区治理带来的风险。要做好"顶层设计",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尊重居民情感和地位,畅通网络民意渠道,保障居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形成自觉、自主、自治的网络舆论平台;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完善社区网络预警及保障体系;重心下沉,努力探索社区公共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上海制订街头艺人管理法规应注重:对街头艺人的管理方法体现社会对文化艺术的态度、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公众利益的维护;对不同类型的街头艺人实施分类管理;通过教育和宣传,为艺术型街头艺人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应制订政府管理部门的服务规范;制订艺术型街头艺人认证标准应体现上海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蓝宇蕴 《城市观察》2013,25(3):148-156
我国政府社会管理正在摆脱传统行政体制的约束,并逐步向现代政府社会管理体制转型。而转型所指向的新体制,其核心特点是,能尽可能地利用"社会"性资源并发挥社会资源的功能。当前,治安有序的平安社会之塑造,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主题,而茂南区"以民促安"新型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在扭转当地严峻治安形势的同时,还在公共治安体制的创新上、在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上,提供了可供借鉴与复制的范例,这在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很具关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中国改革新的突破口,社会管理呼唤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社会组织具有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功能,社会组织以民生建设为核心提供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充当社会矛盾的"安全阀"。因此,政府有责任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改革顶层设计的关键是确立改革愿景的目标。上海顶层改革的愿景目标为: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文化与行政管理全面服务化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到2050年,基本建成与有中国特色全球城市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十二五”期间,上海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推进社会文化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法治政府。重点在经济、社会文化与行政管理子系统的体制与制度上突破,突出制度创新,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改进城市管理为关键环节,建立以市场竞争有序、资源配置合理、社会公平正义、政府高效廉洁、文化包容开放为特征的体制与制度。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影响上海社会稳定的若干重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出现大量新矛盾、新问题,上海在如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维稳任务更为复杂和艰巨。当前影响上海社会稳定的因素突出表现在社会利益结构失衡、社会维稳环境变迁、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缺陷和社会治理模式落后等几个方面。为此,对“十二五”期间上海的社会稳定提出如下宏观预警:高度重视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特别要关注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日益紧张的劳资关系,特别要注意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新动向,特别要注意新生代农民工所带来的挑战;高度重视“中产阶级”的社会稳定,把解决“白领民生”纳入政府议程;高度重视失意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据此,提出上海“十二五”期间维稳工作的若干建议:进一步平衡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结构和谐;进一步优化社会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利益表达机制,规范利益诉求行为;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维稳工作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