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要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国内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问题导向、企业主体、以人为本、开放合作的原则,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深化科创板关键制度改革为主攻方向,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纽带,推动政府各部门协同、政府与企业协作,吸引创新人才积聚,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鼓励创新企业不断拓展自身创新链和产业链,推动形成增长新亮点、发展新优势,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中发挥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科技合作,上海应充分借鉴日本国际科技合作经验、美国国防科技部门国际科技合作经验以及国际虚拟组织创新合作经验,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新模式,增强上海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级与效率,努力占据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核心地位,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创新策源能力的科创中心.  相似文献   

3.
上海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各类科技资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升科技资源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更要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向“创新支撑服务”升级,促进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发展,服务企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为此,上海应完善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建立“科技资源数据中心”,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基地,培育壮大科技公共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4.
未来30年上海科技创新驱动力建设,关键是提升上海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充分发挥科学家自由探索的内在驱动力、市场利益驱动力和政府政策方面的战略意识力,整合科技资源,突出跨界合作,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打造行业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枢纽.同时,重视技术创新与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相融合,支持面向服务经济的新型产业体系,支持文化科技融合与现代服务业创新,支持创意经济发展;通过推进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城市安全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布局和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李晟晖 《科学发展》2013,(9):102-106
缓解上海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应经政府主导、市区联动,全方位整合社会、市场资源,规划设计相配套的资金保障和机制保障。具体做法是:合理规划,增加供给,盘活存量,通过部门协同,依托社区共治推广小区与楼宇错峰停车;通过市场运作,运用科技手段,优化停车市场化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前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发展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构筑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基础生态,但融合的状态、水平和层次都存在可以优化提升的空间。文章采用耦合协调度与灰色关联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四链”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个子链已逐渐从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过渡,从极度不协调发展向高度协调状态过渡发展。“创新链—产业链”子系统耦合对整体“四链”融合水平贡献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上海应聚焦支柱产业和未来产业,围绕关键环节、关键产品、关键设备、关键技术,提升产业价值链控制力;聚焦高端要素集聚、研发投入支持,围绕激发要素发展活力,提升产业创新链驱动力;聚焦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围绕构建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提升产业供应链支撑力;聚焦产业环境、应用场景,围绕融合提质、赋能增效,提升产业生态链渗透力.  相似文献   

8.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坚持“六个结合”:即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区域特色与国际标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导向的创新相结合;建设“四个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相结合;现有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坚持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区域协同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李翠翠  刘洁 《现代交际》2010,(11):140-141
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财政科技投入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从高技术产业的不同行业出发,研究政府科技投入与不同行业产值的关系。通过分析认为,在现阶段,政府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政府科技投入在投入结构安排上应根据不同行业的高技术产业特点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肖林 《科学发展》2016,(8):58-61
未来一个时期,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从开放和前瞻的视角出发,顺应互联网时代创新模式转型的趋势,重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培育富有活力的互补式协作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推进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瑞博 《科学发展》2010,(12):99-1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扩散效应以及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上海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理清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发展、加工制造与高端服务、立足本土创新与集成全球创新资源、普惠性政策与定向性政策、重点扶持大企业与培育科技中小企业、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等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研究借鉴国内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做法,提出上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式、发展愿景、发展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文化发达、创新氛围浓郁、科技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科技发展潜力和人文自然环境、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或区域,是全球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之一。上海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稳居全国各地区前列,具备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先天优势。上海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必须在城市总体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凸显科技创新功能,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文化强市战略,全力以赴抓好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使科技创新功能成为城市功能的核心和关键,着力增强城市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综合竞争力,到2020年基本建设成为具有雄厚竞争力、强大辐射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城市,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枢、国际创新知识生产源地、世界创新经济战略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竞合平台。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与航运之间关系是互融、互动和互推关系。金融政策、投资、创新、服务等推动航运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金融服务领域由环节向整个产业链不断拓宽,手段由传统方式向新方式不断创新,区域由上海向长三角地区不断延伸,政策由限制性向鼓励性不断深化,市场由单一向全面综合不断扩大,机构由"点"向"团"不断集聚。要抓住中央给予上海的先行先试政策和国际航运金融等服务业向上海转移的机遇,创新金融体制机制和金融服务手段,大力发展航运金融、物流金融,着眼于服务整个航运产业链,努力在离岸金融、保险与再保险等领域中有所突破,在提升金融综合服务水平中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转和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芮明杰 《科学发展》2010,(12):85-98
基于各种资源有限、能源短缺的约束,上海工业外延式增长面临瓶颈,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控制性加以突破,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上海制造业结构的控制性原则有产业链控制力、产业生态协调、可替代性、资源禀赋原则等。上海制造业控制性调整的目标,一是支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控制力;二是促进产业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实现节约生产、绿色生产,建立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制造业的控制性调整需要转变思路,采取系统性的控制性调整措施,主要包括产业分类指导、工业进园区、集中治理、分类监管、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优化产业布局、运用排污权交易等市场配置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盛久元 《科学发展》2011,(11):31-35
台湾高新技术产业以其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上海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重要载体和桥梁,促进了上海产业调整、结构升级,在上海城市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上海在长三角地区、海西地区和成渝经济区吸引台商竞争中既占有独特优势,也面临不可回避的挑战。上海应采取优化两岸金融合作政策和人才政策、完善项目扶持制度和服务台商的工作机制、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和加强对台交流的机制性平台等措施来优化台商投资环境、把握对台经贸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知识革新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也使人们认识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国外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起步早,积累了一定经验,我国目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虽然存在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氛围等的缺失,但是也具有开放社会青少年主体性创新人格和创新内容增加的优势。因此,要建立专门教育机构以提供技术支持,增强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在教育目标中的比重,完善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一贯十分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导向作用。基于以往产业发展思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上海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十二五”期间上海产业发展应重点把握好国家发展战略与上海产业发展实践、产业转移与产业扩张、产业领域高新化与产业技术先进化、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等之间的关系。因此,上海“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不应是“十一五”简单的线性延续,需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强化“以价值链为导向的产业高端化”,紧紧抓住核心技术、网络渠道、企业家、企业主体和政策支持等要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人力资源是上海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其规模、质量、结构和趋势对上海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的影响。上海要积极推进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加快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进一步提高人口和人力资源的宏观管理能力和绩效,为上海经济发展转型创造有利的核心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上海六大重点工业行业中占重要地位,但产业表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在后危机时代上海商务成本逐渐高企,土地等资源条件紧张的产业发展环境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分析该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升级的方向、升级的路径、发展模式和关键点,并提出保障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更快更好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营造优越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聚焦产业“高新高效高端”特征,打造优势产业链;加强创新服务,强化以知识与智力资本动态比较优势为禀赋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上海实现创新转型的重大战略。上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必须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立足国际视野抢抓重大技术机遇;坚持发挥上海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坚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领域、重大项目以及新增长点的培育形成;推动产业技术来源向自主创新、引进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等多源并举转变,推动产业技术形态向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服务创新多环节整合转变,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向制造领域和商业模式双轮并举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