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常常引用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然而对这句话本身的理解却各有不同,特别是对“一个‘这个’”的理解不一,有的同志认为“一个‘这个’”就是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典型的代名词,有的认为恩格斯在此引用黑格尔的“人个‘这个’”是为了强调典型人物应有鲜明的个性。我赞成第二种说法,试从下列几方面来说明: 一、从恩格斯写信的背景及原信的意思看 恩格斯这句名言是…  相似文献   

2.
“境”字借用到文艺作品中来 ,到唐代较为多见。王昌龄是用得较多且较早的一位。王昌龄诗论中的“境”有的指客观物境 ,有的指内心之境。他在佛教“境”说的影响下 ,提出了“诗有三境”之说。分析了佛教法相宗之“境”说与王昌龄诗“境”说之间的逻辑联系 ,并认为王昌龄在意境论发展史上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3.
钱虹 《今日南国》2008,(21):13-14
9月的南宁,又一轮职场新“行情”启动。 如果你看到“牛市”、“熊市”、“被套”、“解套”这些专业术语,不要以为这一定是指股市。现在,这些股市中的专用词汇已经被借用到职场来形容跳槽的人群。在职场,“牛市”被借喻为每年九十月份的跳槽高峰期,有的人在牛市中成功起跳,取得了转折性的进展;有的人跳入误区,跳进困扰,则喻为“牛市”反成“熊市”;跳错槽一蹶不振被称为“被套”;跳槽失败积极寻找到解决之道则是“解套”。  相似文献   

4.
一、视文学流派为国际现象的研究,首先和探讨文学的国际发展与交往的问题密切相关,亦即和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质与根本任务密切相关。“比较文艺学”,首先是指对各国文学之间的所谓“相互影响”或“相互借用”的研究而言。有关这方面的不胜枚举的论著,不仅引起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界,而且引起西方文艺学界对传统“比较学”的正当非难。从文学中抽出种种离开历史背景,离开作家的世界观和风格的事例,然后根据这些事例之间表面上的、常常是偶然的,有时甚至完全是虚幻的相似进行纯经验主义的对比,并基于对  相似文献   

5.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个基本范畴.由此可见,个性心理在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它是整个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把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研究清楚了,不仅会使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充实,而且对推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完善人格、陶冶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都具有重大作用.关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我谈谈个人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人的个性是说明具体的活生生的和特殊的人的一个概念。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结构、心理特征和个性形成是个性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的一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应是每一个教师都要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个性,是指个体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包括人的需要、情感、意志、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也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这个“一定水平”指的是儿童的…  相似文献   

7.
人的行为与他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性”就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因此,各国学者对人的个性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美国心理学家R·B·卡特尔认为:“个性”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情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运动实践也证明,运动员的个性对他们的训练、比赛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着比赛的成败和优异成绩的获得。博依姆勒教授认为,体育运动首先不是身体现象,而是心理现象,是灵魂、本质和个性的表现。他还指出:运动员的性格与最高运动成绩之间的联系特别明显,有成绩的运动员大都是外倾性格,心理稳定,具有强烈的自负精神。  相似文献   

8.
沈文凡教授等所著《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全新的注本。“全新”是指在文学总集注本中有意识地发掘具体某一作品的“接受小史”研究。以文学总集中“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接受史研究所未及的,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模式与事例的创新。“接受小史”,“是指后代诗人从创作上继承、借鉴三百首中名篇的情况。这是‘名诗’和‘名句’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模式或事例创新,体现在“作为创作者的接受影响和摹仿借用”。是揭示《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对后代作家的影响史,以及后代作家对《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的“摹仿借用”。本书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一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篇的影响史:二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句的影响史。  相似文献   

9.
汉泰语都出现以隐喻的形式表达各种情感。文章对汉泰语的“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情感概念的形成和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汉泰语都借用自然现象、人体器官、容器中的液体等的某些特征来隐喻这些基本情感。这是因为人类的生活体验、认知心理具有共通性。然而,中国和泰国的不同民族文化、地域环境、思维方式等使一些汉泰情感出现不同的隐喻来源域,比如说中国人以方位概念隐喻情感而泰国人没有。  相似文献   

10.
个性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个性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的介说问题,在心理学界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社会学家、生物学家、西方心理学家、苏联心理学家及我国的心理学家都各陈己见。他们的观点对于个性的理解均有助益,有的相  相似文献   

11.
<正> 主体和主体作用问题,是中国哲学界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本文就此谈些个人看法. 一、主体的本质规定性什么是主体?“主体是人”①,“人始终是主体”②,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③.这里的“人”是指什么?是指“个人”还是指“一般人”?是指人的思维还是指思维着的人?对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有一个代表性的公式:主体=人=个人=  相似文献   

12.
上古汉语中的系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上古汉语中的系词问题,是近几十年来国内语言学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写这篇短文,只是根据部分有关资料所反映出来的一些上古语言现象,加以分析说明.希望做到实事求是,不是有意求异于人.我的看法,是在先秦文辞中,已经可以证明肯定系词“是”“惟”“维”“为”的存在,有的还跟否定系词“非”对举成文.但个人所见,未敢自以为是.在当今国内语言学界形势大好、令人鼓舞的气氛中,把它提出来让大家批评,自然是完全必要的.本着这一观点,我把这篇短文完成了.有些内容,还想加以发挥,但所掌握的资料,一时还不够充分,只有留待以后再作补充了.本文分作以下五点来谈.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围绕什么是人性和在阶级社会里人有无“共同性”等问题,展开过多次讨论。其中,分歧最大的问题则是:人同动物的区别与人的“共同性”同阶级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究竞应当如何看待呢?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有的人说:“人的本质,本性,即人性,主要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而言,不是指吃、喝、性交等生理方面的自然属性。”①有的人则断言,所谓人性,乃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②还有的人认为:“饮食男女是人类共性,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同学曾这样描写作文课:“教室里静得怕人,所有的人都在为作文的选材苦思冥想着。他们的姿势都古怪极了:有的把手插在头发里,目光在脚尖附近游来游去;有的把脸贴在桌面上,想借用这冰冷的桌面来冷静冷静自己的头脑:有的索性头埋在语文书后边,只露出两只绝望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黑板上的作文题。”他们因此将作文课称为“灰色的作文课”。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都会隐隐作痛:作文课上学生怎么变得如此的茫然?我们对写作的快乐感觉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陌生?  相似文献   

15.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法典》诗最后一句:“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许多同志谈唐元和、长庆年间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影响常引此为据。这句诗中的“胡妆”究竟指什么呢?有的同志认为,“胡妆”指胡人的化妆样式,具体说就是指胡人的发式、面妆样式;但有的同志认为,“胡妆”即胡装,具体说就是指胡人的衣帽。 “胡妆”一词中的“胡”字好理解,不同看法出在“妆”字上。从字义上看,“妆”字本指女子挽髻理容、打扮、装饰,它引申为掩饰其实。而“装”字,有一义也指打扮、装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开始关注人、重视人。“以人为本”中的“人”不应只是指人民,不应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以人民为本”;也不应单纯地指全体人类。“以人为本”中的“人”具有双重涵义,一指代表历史主体的存在着个性差异的人民群众,二指相对于“物”的人的类。  相似文献   

17.
一、探索本课题的缘起多年来在“心理学”的教学中,发现同学们对“个性”问题,尤其是对“个性模式”问题特别感兴趣,总想能根据“个性模式”特点来处理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个性”知识来评论自己或别人的精神面貌,许多社会人士,特别是青年人,在与我的接触中也都盼望在评论人的“个性”或划分“个性模式”等问题上能提供帮助。对“个性模式”的划分,古今中外早已有不少人士通过各自的生活实践进行了探索,并从现实生活中就某个角度概括了一些个性模式,如加伦(Galan)提出的四种体液类型说,冯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称文学是“人学”,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文学反映的对象主要是人以及人的生活和斗争。所以,努力塑造深刻动人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就成为文学创作(主要指小说、戏剧等再现生活的艺术)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典型?恩格斯在一八八五年《致敏·考茨基》的一封信中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53页)这里,恩格斯借用黑格尔关于“这个”的辩证法思想,深刻地指明了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它是典型化了的个性,又是个性化了的典型,是典型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心理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心雕龙·序志》中认为“夫文心者 ,言为文之用心也” ,这里的“文心”即指《文心雕龙》的书名 ,而“为文之用心”则十分明确地说明了这部旷世之作是从作家的文学创作心理角度探讨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的。《文心雕龙》中对文学创作心理的阐述很多 ,但主要集中在这样五个方面 :一、对“神”的阐述 ,把“神”作为文学创作心理的核心 ;二、对“情”、“志”的阐述 ,把“情志”作为主体创作心理的“关键” ;三、用“神与物游”来具体描述文学创作心理过程 ;四、以“虚静”观来具体阐述主体创造心境 ;五、主张“各师成心” ,具体阐示了主体个性心理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英语互动教学法探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作为公共课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出现了不少很有价值的见解。比如,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性问题和交际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切合实际,给人以启发。根据目前英语教学的情况,参考国内外部分资料,笔者对一些有内在联系的观点与方法作了初步归纳,比类连属,构想一种方法,借用社会学中“互动”的概念,名之为“互动教学法”。所谓“互动教学法”(interaction)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通过积极主动的双向交流,来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的。互动教学法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多地提供操练机会,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消除消极被动心理,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