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年薪制是伴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一种被广泛推广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经营者激励报酬制度,年薪制成为很多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正确选择.由于烟草行业是国有企业,也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因此选择经营者年薪制将是推动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对经营者有效激励和约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沿着全民所有制内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来探索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众多方案中,资产经营责任制以其理论上的新颖设计和实践中的独特功效,赢得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中,不少学者都提出了借鉴股份制企业中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作法,所有者只掌握企业所有权,而把经营权完全交给经营者来掌握,以此来克服拥有财产但不具备管理才能的所有者和具有管理才能但不拥有财产的经营者之间的矛盾,而实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股权的不断分散化这种两权横向分离的作法往往会带来许多新的矛盾,从而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因此它也并非是我国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唯一选择。首先,按照这种两权横分的模式所有者不掌握经营权,而是委托经营者代理。所有者只是凭借…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存在高垄断、低效率等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种弊端都源自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与信息的不完全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革目前已进入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经过30多年改革探索,国有企业已经普遍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本文根据财产所有权与产权分离后产权结构安排与企业行为选择的一般规律,对国有企业为何要进行"混改"给出了理论证明,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思路。同时作者从操作层面对国有企业如何去行政化以及怎样设计高管年薪制度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 ,大家都注意到内部人控制问题。但是 ,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世界各国现代企业都可能出现 ,在不同产权制度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都时有发生 ,而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发生与外部人控制问题紧密相关。对于大家没有集中注意到或没有明确提出的中国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 ,本文试从理论基础、概念要点和案例说明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期的管理思想受到“职业经理人是最优选择”的强烈影响,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而且许多企业(特别是在美国和英国)正是根据这种原则组建的。但随着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引起的代理问题的讨论,人们认识到,事实上家族所有并管理的企业,在整个世界的经济领域中,仍然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8.
一、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追求的是企业长期收益的最大化;职业经理拥有企业经营权,但他们的目标往往与股东的目标相去甚远,如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及多元化经营、谋求高额报酬和过度的在职消费等。  相似文献   

9.
《经营管理者》1995,(2):50-50
<正> 在最近召开的一次企业改革工作会上,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提出了我国企业改革的九条战略构想。 一、当前所有国有企业都要继续贯彻落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和即将颁布的《国有企业资产监管条例》,真正落在实处。 二、明晰企业产权关系。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使企业摆脱对政府行政机关的依赖,使国家解除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真正使国有企业成为拥有全部法人财产,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二是处理好企业内部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影响着事业单位法人的发展.法人治理结构能够解决事业单位所有权归属,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问题.事业单位法人建立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以理事会或董事会为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