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典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从《诗经》开始,历代名家辈出,他们留下了许多作品;如果再加上那些不知名作家的作品以及古典民间作品,那就更难以胜计。我国古典文学遗产中有许多很宝贵的东西。诚如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所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但毋庸讳言,在我国古典文学遗产中间,固然有不少是反映历代人民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想时,首先要确定国民性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国民性就是民族性,它是一个大于阶级性的概念。是指不同阶级处于同一民族因而形成的某些思想行为、风俗习惯、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共同的东西。固然,这些共同的东西,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表现方式,常常打上自己的阶级的烙印,但是,作为国民性即民族性来说,仍然可以找到不少共同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的几种文学史著是按历史朝代分期划段的,这样做有利亦有弊。从利用传统史著来看,固然十分便当、省力,也能反映出文学的大概面貌。但从文学发展的轨迹考察起来,却不免常常出现圆凿方柄、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对思想史的反思,还是对现状的考察都使我们发现,人们对理想的探讨和研究往往是从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阐述的,这固然是必要的。但还必须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解决“理想何以为真”的问题。而理想作为一种观念的东西,“何以为真”的问题是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是理想区别于空想的关键所在。因此,对理想作一点认识论的探讨将会是有意义的。理想的内涵极为丰富,它包括革命理想、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艺术理想以及人  相似文献   

5.
以往我们对叙述者的关注,常常是追踪谁在叙述。叙述者是谁固然十分重要,但叙述者与故事中人物的关系也非常重要。我们将探讨的小说叙述者的知情者身份,就表现了叙述人与故事中人物的某种特殊关系。而正是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知情叙事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从而使小说在叙述形式上  相似文献   

6.
虚构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用语言直接描写的东西常常是虚构的,即使我们的目的是谈论真实事物或事件,也常常使用虚构的手法。语言中有大量虚构现象和各种表示虚构的手段,认识到这些现象和手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语言跟真实世界的关系,而且对改进外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东部发达地区的基本经验 东部地区近十年来,经济社会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硕果,固然有其历史的、区位的和政治的优势.但也有重庆可以学到学会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防止和纠正错误倾向的重要指针张灿国在防止和纠正错误倾向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个重要思想,不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从本期开始,“管理与制度史研究”专栏和大家见面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曾出现过汉唐两个封建盛世,这中间,完备的政治制度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它维系了多民族的团结、大一统的趋势和封建统治的生机。固然这里面有落后腐朽的成份,但也不乏可供今天借鉴的东西;在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的今天,制度史研究越发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故我们开辟了这个专栏。近期内我们将侧重于周、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制度史的研究,欢迎大家为我们撰写能够联系实际、为现实服务的制度史研究文稿。  相似文献   

10.
我们有理由把异化劳动看成恶的东西,正如我们把私有制看成恶的东西一样。但是,它的出现不是人类发展误入歧途的表现,相反,它是某种规律促成的东西,是在我们回顾人类发展的历程时,不禁感到“惋惜”、但在实际上却无法回避的东西。所以,当我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在西海固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史料和田野调查为基础 ,对伊斯兰教在西海固地区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作了梳理 ,并对这一历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诸多宗教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作者认为 ,教派分化是宗教自身发展的一个规律性表现 ,正视西海固地区多元教派并存的客观现实 ,有助于我们做好宗教工作 ,促进宗教团结 ;新教派产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宗教矛盾主要与新旧宗教力量对宗教资源的争夺有关 ;门宦制度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 ,现代价值标准视野中的门宦制度固然存在着一些过时陈腐的东西 ,但它毕竟是中国化的产物 ;教派的新旧交替和多元教派并存格局往往反映出宗教系统内部的革故鼎新和相互补充 ;衡量一个教派是否合理的基本尺度就是它与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适应程度。  相似文献   

12.
蒋凡、李笑野、白振奎等三位学者合作撰写的《〈世说新语〉新注全评》集各家评注之所长,重在明义理。三位作者对每一则故事细腻、独到的阐析背后,固然有对汉晋社会生活、政治、思想、士人心态的勾勒,但更有对人的命运的慨思。  相似文献   

13.
精神本质论     
关于精神的本质问题,国内学术界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精神是非物质;二、精神是物质;三、精神是一种物质过程;四、精神是一种场物质。本文试对上述观点做简要评述,并阐明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一、精神是非物质哲学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精神是一种非物质,例如裴峰等人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170题问答》中就明确提出“意识是存在于人脑中的非物质的东西”。萧焘在《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一书中也说:“尽管思维、精神作用是物质派生的东西,但它本身又是非物质的东西。”这种非物质的东西是什么,作者没有交待…  相似文献   

14.
我们越是往前走/我们便有更多的/不得不割舍的道路。——冯至《十四行集》在《伍子胥》后记中,冯至这样说:“我们常常看见有人拾起一个有分量的东西,一)石片或是一个球,无所谓地向远方一抛,那东西从抛出到落下,在空中便画出一个美丽的弧。这弧形一瞬间就不见了,但是在这中间却有无数的刹那,每一刹那都有停留,每一刹那都有陨落:古人在‘镞矢之疾’‘.飞鸟之影’的上边似乎早已看的出这停留与陨落所结成的连锁。若是用这个弧表示一个有弹性的人生,一件完美事物的开端与结束,确是一个很恰当的图象。因为一段美的生活,不管为了爱或是为了恨,不管…  相似文献   

15.
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讲到一个重要思想:“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他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又说:“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政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常运用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如果倒过来问:今天时代精神真正的精华在哪一种哲学中?我们或许会陷入困惑。人们可以看到在我们今天的精神市场上,各种哲学也象商品一样互相争艳、日新月异。每一种哲学都在竞现自己的合理性和对时代的吸引力。这种思想领域的繁荣景象固然是值得庆贺的,但这种繁荣现象背后,一种缺乏自己民族时代精神本质的危险也正在令人担忧地增长。一种民族和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在信息的非正式交流中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来自民间、又未经证实的小道新闻。这些信息的内容五花八门,既有政治性,经济性……,也有纯属个人生活问题的传闻。在传递过程中,尽管说者常关照听者切勿外传,但听者往往有一种“不愿独得其秘”的心态而将此“公诸同好”,把这类信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于是乎就自动成为传递谣言的长链中的一环。当事实证明所传纯属无稽之谈时,固然有不少人感到上当,  相似文献   

18.
<正>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之所以是文学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的重点,当然在于这种形象具有我们时代最鲜明的色彩。它最能以崇高的精神境界、光彩夺目的性格和心灵,去感染和教育人们。席勒说过,“真正美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方面跟理想一致。”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同样必须从现实中来,同实际生活相一致,又寄寓着从现实发展趋势中提炼出的作者理想,同未来相一致,而且必须两相交融、浑然一体,表现出真切性、可信性。这当然不是容易的。关于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问题,从文艺学角度来说,人们已经谈得够多了。席勒化固然是不对的。但是,其主要问题在把个人当作时代精神的号筒,而不是主张人物与理想的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一百多年的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文化革新、社会改造运动总趋势是一个浪潮胜过一个浪潮,中华民族得此力而有所进步。然而,若与世界近现代各发达民族作比较,则我们进步的跨度太小了,至今未能跟上世界现代化的步伐。这固然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我们如果从开明者、启蒙者、改良者、革命者所代表的文化新力方面,从整个  相似文献   

20.
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是与“真理”这个概念问题密切相关的,有些同志把他们自己所确定的真理概念作为“任何真理都没有阶级性”这一全称判断的理论基础,因此,这里有必要先从什么是真理这个常识性问题谈起。我们认为,真理就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它是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而不是物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历来把真理看作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是说它本身就是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只是说我们头脑里的正确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客观外界事物中反映过来的,而且是相对正确地反映了外界事物。我们必须弄清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