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波希米亚是西方19世纪以来一场影响颇为深远的艺术文化运动,在这一运动的美学转型过程中,波希米亚文人波德莱尔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由于他的理论提升和文学实践,波希米亚由一种自由放浪的艺术家生活,真正成为一种诗学现象,最终蕴酿出20世纪以"生活与艺术边界溶解"为核心的先锋艺术原则.波德莱尔抓取了波希米亚生活的诗学核心,真正给予波希米亚主义意义转型,为生活进驻艺术提供了美学辩护.波希米亚生活的诗学空间就此打开.  相似文献   

2.
波希米亚,是西方现代历史一场影响颇为深远的艺术文化运动,在这个现代文化艺术运动过程中,法国作家缪尔热及其小说《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占据最重要的关节点。它同时确立波希米亚两大范式:波希米亚精神信仰范式和波希米亚文人生活范式。从它开始,波希米亚艺术家开始在欧洲人们意识中获得一个清晰而永久的位置。这是19世纪欧洲文人艺术家“新的王国”的开创。  相似文献   

3.
波希米亚浪荡子是唯美主义精神和波希米亚生活杂交的特殊人群,他们活色生香地进行着“艺术生活化”的广泛生活实践。这种实践促使唯美主义运动渗透出日常生活审美气质。换言之,沿着波希米亚的生活道路,英国唯美主义的浪荡运动导致其“为艺术而艺术”观念自身的内部穿孔,与欧洲大陆的先锋派运动潮流表现出历史趋向的一致性,成为20世纪“艺术与生活实践领域重新融合为一体”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服装界 ,波希米亚风格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时尚元素 ,而服饰所体现的波希米亚精神更是有着历史的渊源和现实的影响。从以波希米亚的风格装扮到以波希米亚的方式生活、以波希米亚的精神思考和看待人生 ,波希米亚在人们眼中已不仅仅是地理上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国家 ,它更是一种艺术和一种文化。虽然这种文化不是主流 ,但它在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中必定会生成新的景观  相似文献   

5.
“波希米亚”是一个有趣而迫切的理论命题。 波希米亚词根“Bohemia”,来自于法文“la Boheme”,原意是法国人对居住在捷克国家西部以布拉格为中心地区的吉普赛人的称呼,但19世纪以后,波希米亚超越种族称谓转型为文化语词,被当作一个普遍形容词,和不同的艺术、学术社群产生关联,用来喻指那些贫穷落魄却自由浪荡的年轻文人艺术家及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新版《艺术家的生涯》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之下,将一百多年前的巴黎拉丁区的生活穿越时空带入当代中国艺术家聚集地"798",真实地表现了几位艺术家与他们的恋人之间的情感与生活,关怀了今天"北漂"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态,再现了歌剧作家普契尼的精神情感世界,达到了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7.
1999年12月20日,对中国以至全球的华人来说,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日子,澳门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天,在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市,华人艺术家们欢聚一堂,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动:由纽约当地华人艺术家与中国两岸三地赴美逗留纽约的中国艺术家联合绘制了一幅“龙凤呈祥”的中国画长卷,以表达华人艺术家对澳门回归祖国的衷心祝贺,对祖国迈向21世纪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8.
史学中蕴涵着核心精神,可谓史学的灵魂,在不同学者那里或是"历史哲学",或作"史学观念",也称"史学思想",抑为"史学理论"。20世纪以来西方的史学理论,有着从注重历史的自然之  相似文献   

9.
18世纪以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政治的变革带动艺术与文化的变化。在印象派出现以前艺术多是以古典写实、客观再现为主的,以安格尔为代表的艺术家的西方古典画法到了19世纪确实步入发展的尽头。同时摄影技术出现,它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使传统的视觉观点和生活被打乱。  相似文献   

10.
置身泯灭个性的工场,人类被异化成冷漠的符号,其精神追求也被物欲横流的现实挤到了角落。作为"狂放和自由"的代名词,波希米亚服饰被从迷梦中苏醒、渴望重拾灵魂家园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抓住。  相似文献   

11.
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到现在,李白诗歌在美国已经有了上百年的翻译和传播,对美国诗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读者认识和了解李白的诗歌,这也正是李白诗歌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说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美国20世纪作家斯坦贝克、索尔贝娄、塞林格、艾略特、菲兹杰拉德、德莱塞等文学巨匠各自特色的介绍与评价,做到把曾经对美国这个时期文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又在已有的文学教材、评论或者其他作品中没有进行详细介绍的重要人物展示在读者面前,丰富和完善了对该时期美国文学的了解.对各个作家在这个时期的独特表现和对美国这个时代文学所做出的独特贡献能够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小城畸人》中,舍伍德·安德森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心灵扭曲、生活压抑的女性"畸人",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西部由手工业向资本主义工业转化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男女关系的变化。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从《小城畸人》反映的女性的社会生活、赋予的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折射的艺术家身边的女性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可剖析出舍伍德·安德森男权本位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普通教育内涵变化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三个方面介绍了赫钦斯与布鲁贝克关于普通教育的思想。赫钦斯的普通教育思想对20世纪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布鲁贝克提出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更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通过两种普通教育思想对比分析表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学界认为 ,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然而 ,若从跨文化交际的两个基本内容 :文化本质的研究及人们交际行为的研究来看 ,则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儒家代表作《论语》已具备之。《论语》不仅就现代跨文化交际学提出的文化差异性、交际差异性、交际和谐性进行了探讨。同时 ,孔子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宗旨也与现代跨文化交际学相似。在这一意义上 ,《论语》可称得上是“跨文化交际学”的雏形 ,孔子则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先驱倡导者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宗教的主要传统之一,福音派主要形成于19世纪。在20世纪初,随着基要派与现代派之间的斗争,基要派作为激进的一支逐渐与福音派分离开来。与此同时,新福音派作为新的传统,开启了当代福音派发展的新阶段。1970年代以来的新基督教右派是福音派传统在当代的主要体现。"道德大多数"和基督教联盟是其中两个最突出的组织。福音派广泛地介入美国政治,包括同性恋、堕胎、学校祈祷等问题,甚至直接干预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外交政策。尤其是福音派与共和党之间的联盟,更是呈现出一种神权政治的特征。然而,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相比,福音派却体现出从极端的基要派向更宽泛的宗教保守派的转变,其政治行为也主要是参与性而非暴力性的。究其原因,一方面缘于美国宗教的个人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在于美国和伊斯兰世界在政治结构和性质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7.
美国英语是在17世纪的英国英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美国多民族语言的融合体,先后从印第安语、欧洲大陆诸语言中吸取了许多有用的成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同时,美国英语的词汇还在不断扩充,创新已经成为其基本特征之一。目前,英语正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美国英语对整个英语的发展拥有不可争议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培养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的必然要求。美国创业教育发展较早,有很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开展创业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