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们在评价武则天时,往往都要涉及酷吏的问题,有些学者甚至把酷吏问题作为武则天“残忍”的依据,从而得出武周社会“黑暗”的结论。本文全面考察了武则天与酷吏的关系,认为武则天并非始终器重酷吏,酷吏不过是武则天打击政敌的工具,武则天没有把行政大权交给酷吏,指出用酷吏问题来否定武则天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因《旧唐书》的记载而有"为政残酷"之名,后人大多因袭其说,至今犹然。本文在吸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衢州的地方史料,并结合当地人民生活之实迹,辨杨炯"酷吏"之诬而还其为政循良之实,并简要分析了杨炯之所以有"为政残酷"之诬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巍涛 《唐都学刊》2011,27(3):23-26
酷吏是曾经活跃于两汉时期的一种官员类型,其盛衰变化与汉代法律文化的演进有着密切关联,思想根源和制度保障是酷吏现象在汉代出现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汉代酷吏的考察动态地分析汉代法律文化的走势,并阐明儒法合流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论武则天当政时期的经济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唐代前期的经济形势呈“U”字形,即贞观、开元时期是高峰,武则天当政时期是低谷。这种观点颇为流行,成为某些学者否定武则天的根据。事实上,唐代经济在“贞观”之后并未跌入低谷。武则天当政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正因为如此,在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年间,才能迅速出现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  相似文献   

5.
郭天祥 《唐都学刊》2013,29(5):66-71
唐高武时期马政衰落的原因,前人或归之于典掌非人,或归之于内附突厥的叛变。其实,高武时期严重的边患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此时期牧地西南的吐蕃强大起来,北边的突厥死灰复燃,对河陇朔方有唐监牧地形成钳形合围攻击之势;频频进犯,杀掠人畜,监牧正常生产秩序完全被破坏。与此同时,唐与周边其他游牧民族的矛盾亦全面爆发,且屡败屡战,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马匹的过度消耗。再加上因边患而导致外部马匹输入的基本终止,高武时期马政的衰落也就势所难免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君臣伦理观的核心是君“慈”臣“忠”。春秋时君统宗统合一的传统虽有影响,但君统已开始重于宗统,至战国时君统已脱离宗统而独立。这一时期的君臣伦理观对后世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代君主离开京师长安之时,往往设置京师留守,确保统治秩序的稳定。唐代京师留守的主要职能是维系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转,但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由于李、武二氏围绕长安、洛阳展开争夺,京师留守衍生出特殊的政治功能,成为不同政治集团间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唐高宗即位之初的京师留守尚未体现出时局政争的明显痕迹,但从显庆年间武则天政治权势渐长之时起,京师留守逐渐成为高、武二人争夺长安局势控制权的重要工具。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久留洛阳,京师留守的人选逐渐为武周宗室所占据,成为武则天在长安的利益代言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京师留守呈现出更换频率高、与时局政争关联密切、逐渐常制化等发展特点,是唐代京师留守发展历史上的关键时期。高、武时期以后,京师留守成为唐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玄宗朝发展成"三都留守"之制。唐代的京师留守对五代、宋及以后各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云 《唐都学刊》2009,25(5):84-88
由陕西靖国军发展而来的国民二军,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动荡政局中重要的军事集团.北京政变后,国民二军走上联共之路,从而获得迅猛发展.国民二军的发展壮大,不仅直接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使河南和陕西境内的革命运动迅速高涨,也为国民军经营西北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巩固革命政权的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9.
马雪芹 《唐都学刊》2000,16(4):55-58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她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后,对传统的儒学思想进行了有效地吸收利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正名分,取得登上皇位的合法身份。其二是制礼作乐,鼓吹君权神授。其三是自制《臣轨》,宣传儒家的忠君思想,不断强化武周的皇权统治。其四是重用具有儒家思想的文武大臣,使他们成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0.
以<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为蓝本,我们可以对五四时期妇女问题的由来进行追溯,对当时关于妇女问题实质的不同阐释进行勾勒,对关于妇女解放的各种思路加以检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从问题延伸到话语,尝试地还原五四时期妇女问题讨论众说纷纭的历史场景,并予以分析和解构.  相似文献   

11.
麦思杰 《社会》2018,38(1):81-103
帝国时期,火政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且往往与区域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在西江流域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广西梧州城经历了从军事重镇到商业枢纽的转变,而这一过程被全息地投射到梧州城火政的演变上。本文以梧州城的火政为中心,通过探讨其演变的过程,重新理解明清时期西江流域社会的地方动乱、人口流动及商业贸易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往对清末立宪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京外各省及海外的立宪派士绅,实际上当时在北京政坛上也活跃着一股京城立宪派势力。本文以汪荣宝等人的活动为中心,论述京城立宪派的构成与代表人物,其活动特色和影响,以及他们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应变态度。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民 《唐都学刊》2004,20(3):84-86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多种价值观之间的激烈冲突,突出地表现为: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民族化与全球化的价值冲突;社会心理与社会理性的价值冲突。分析这些冲突产生的成因、根源和表现,寻求解决冲突的对策,将是我国新世纪价值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清代乾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理论发展的集大成时期。乾嘉时期的史学理论家和考史学家在叙事之美的探讨上,自觉区分了文学叙事与史书叙事,提出了"情事如绘"的叙事境界说。他们主张史书叙事的熔裁与锤炼。在阐发叙事之美的内涵时,乾嘉史学家充分肯定了"情"在叙事审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他们也强调"情贵于正",要谨慎处理客观历史事实和史家主体的情感与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Abstract:
The Qia-Jia period of Qing dynasty is a period when brilliant achievement is made in narrative theory of history books.The historiography theoreticians and textual historians distinguish between literary narrative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then propose "narrative as painting"——the theory of the state of lively narrative.They argue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genres and polishing of narrative as well as tact,grace and rhythmical prose with parallelism and ornateness adopted in the writing of history.Historians affirm that "feeling" in the aesthetics of narrative is very important.They also emphasize "feeling requiring justice"and prudent manag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feeling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historians.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历经了跨越式发展,在投资数量和投资结构方面都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预计"十二五"期间,这一建设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尽快对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资金供求进行有效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结合区域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条件等因素,分析预测"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保障性住房投资的资金需求与供给,并通过计算其资金缺口进行系统性资金平衡方案的设计,最后提出构建完善的保障性住房融资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康熙年间“宣南”的士人交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人交游本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 ,而“宣南”的文人交游 ,又因京师特殊的中心地位 ,格外引人注目。在清代 ,“宣南”的士人交游与有清一代的思想、学术、诗文风气的转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借助各种诗文著述中的星散记载 ,以“见之于行事”的方式 ,清理和爬梳康熙年间“宣南”士人交游的实况 ;在立足史料的基础上 ,借许多片断的相互勾连、拼接 ,勾画出虽不尽完整 ,但真实可信的“宣南”士人文学交游图景  相似文献   

17.
王志尧 《唐都学刊》2006,22(6):137-142
著名作家何建明先生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精彩吴仁宝》,气势恢宏,文笔优美,展现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共产党员风采,值得一读。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文中出现一些与事体情理相悖的细节描写。诸如:1961年华西村人均欠债15 000元问题;吴仁宝在华西村任支部书记的时间是个变数;会计给技术人员扛着麻袋送奖金问题;华西村村名来历问题;华西村党支部组建时间问题;残疾人黄永高两岁时从树上掉下来摔断腿问题;吴仁宝家少领二三亿元奖金问题等等,都似乎有夸大其辞或掺假注水之嫌。使得对歌颂对象有失真之感,其结果只能是欲高则不达,甚至是往先进人物脸上抹了黑,实在有违初衷。究其原因,从作家自身来讲,是对报告文学不能虚构情节的文体要求未能真正把握;从外部环境来说,与时下文界浮躁和掺假文风的浸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清道光年间,以唐鉴为核心,从其问学的倭仁、曾国藩、吴廷栋、何桂珍、吕贤基、窦等在京理学士人形成了一个交游群。这一维持数年的交游群体培养了一批理学骨干中坚,开启了晚清程朱理学的两种治学路向。晚清程朱理学的复兴可以说肇始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