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本人深受基督教观念的影响,他《野草》中的哲学思想有基督教因素。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一从鲁迅对耶稣形象重塑角度来看鲁迅的描述与《圣经》记载的似与不似;二看鲁迅对地狱的想象和对语言遭扭曲现象的考察背后的基督教因素;三是分析“过客”哲学与天国哲学乃至基督教“过客”精神的关联;四是论述《野草》反抗绝望后重回信、望、爱这些神圣价值之思路及其与基督教观念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探讨,可加深对《野草》哲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伤逝》结尾中的“跨出去”与“遗忘和说谎”体现出1925年鲁迅的“人间”心态。鲁迅对涓生的“要向着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是肯定的,不仅仅是鲁迅对青年的一种启示,也是他自己的“反抗绝望”哲学的外化行动。涓生用以救助自己的“说谎与遗忘”是一个非鲁迅式的命题,鲁迅以为欺骗自己是最为无益的,应该大胆地看取人生,不回避血泪。某种意义上说,“人间”心态亦成为鲁迅所独有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野草》和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都充满对生命执着的探寻,大体来说,鲁迅的生命哲学是向下扎根,具有深刻性、真挚性;梁实秋的生命哲学是向上飞升,具有超越性、平和性。《野苹》是鲁迅对黑暗社会“绝望”和“反抗绝望”的刻骨铭心的生命箴言;《雅舍小品》则是梁实秋对现实社会“绝望”从而“超越绝望”的从容典雅的生命诗篇。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体现为韧性战斗精神,是执着现在的现实主义。归根结底是“真”,真中有善,是一种大善;梁实秋“超越绝望”的生命哲学体现为儒雅为业,是执着现在的理想主义,溯本探源是“善”,善中有真,是一种本真。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语境”与“生活处境”的关系逻辑出发,深度分析、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精神。首先可以将“哲学语境”分解为哲学的外延性文化场境、宏观哲学的文化语境和微观的哲学文本语境,这是一条收敛式、确认哲学个性及其理论链条的路径,进而强调“哲学语境”必须落根于“生活处境”才能获得理论合法性。其次,从分析马克思所直接承接的哲学文化语境入手,显示马克思哲学对青年黑格尔哲学割裂哲学语境与生活处境关系的批判与超越;第三,着重从马克思置身其中的生活处境的分析,简要地解读出马克思哲学语境、哲学主题的个性特征。可见正确处理“哲学语境”与“生活处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后教科书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具有直接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摩罗诗力说》在鲁迅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以文学评论的形式,表达了青年鲁迅“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思想启蒙目的。从鲁迅所求“摩罗”诗派之“新声”、“新声”之“诗力”,以及鲁迅对“精神界之战士”的期待等方面,论述了《摩罗诗力说》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6.
1927年初的厦大学潮,并非是一个普通的校内学潮。由于鲁迅不断“鼓动空气”,引发了青年学生思想的激进化,在接到中山大学的聘书之后,为了从厦大脱身,鲁迅有意利用学生对校政的不满,散布自己被迫离开的消息,引发了学生的“挽留运动”,而国共两党适时跟进,再次掀起“改革厦大运动”,最终以厦大实行党化教育而告终。鲁迅也由此获得了“火老鸦”的称号,成为革命党争相拉拢的“青年叛徒的领袖”,但是鲁迅对青年和学潮的态度是复杂多面的,有扶持也有利用,有革命性也有破坏性,对其自身也是一种双刃剑效应,这种效应必须放在“国民革命”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认识。  相似文献   

7.
散文诗集《野草》是身处黑暗中的鲁迅在心灵的炼狱中熔铸出来的鲁迅哲学,其中的“梦”体现了他独特的梦意识和象征性的艺术实践。本文将从“梦”的叙述与“梦境”的角度对《野草》进行新的解读,以期能够抵达鲁迅诡谲的心灵深处与之对话。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论及道德教育问题时,曾多次公开提倡“野性”和主张对青年施以“野兽式教育”。但是,由于“四人帮”一伙对鲁迅研究的干扰破坏造成的严重思想混乱,至使不少同志对鲁迅确曾提倡“野性”这一事实至今不能正视,甚至产生误解。其实,鲁迅提倡的“野性”不仅不能与“四人帮”鼓吹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混为一谈,而且惟此正表现出鲁迅先生对青年道德教育问题的卓识远见。提倡“野性”,是鲁迅的一贯主张,是其整个道德教育观的精髓和核心,只有首先对这一问题求得科学的正确的理解,才有可能进一步全面探讨鲁迅道德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与鲁迅批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研究中,近几年有种说法,似乎鲁迅终其一生批的不是“真孔”而是“假孔”;甚至有的学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所蕴含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的伟大历史意义也开始怀疑。鲁迅终其一生是批孔的,即使所批的是历代权势者捧起来的孔子,也与“真孔”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已被史实所证明。我感兴趣的倒是应该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探讨鲁迅终其一生批孔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10.
论《伤逝》中的涓生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鲁迅的“手记”为入角,以乐黛云的评述为契机,按涓生婚前、婚后、求生三个阶段及子君感情的变化重新认识涓生形象;通过对这场爱情悲剧内涵的分析,明确指出小说的意义在于“用病态的观念去反抗封建传统会导致失败”;涓生的性格是鲁迅所鄙视的,但遭遇则是鲁迅所同情的。同时指出“沉郁”是作品的特色,《伤逝》是对当时流行思潮给青年学生带来的某些迷惘的揭示,作品的深度达到了当时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哲学视角是孙郁的鲁迅研究中起步早、且一以贯之的一个方向,他独创性地将鲁迅与康德进行比较,认为在强调认识的有限性这一点上,二人不乏相似性。孙郁强调怀疑意识作为鲁迅思想的“内核”,并指出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他以“主体性”思想为参照,对鲁迅思想和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进而指出传统的“主奴文化”是形成“相互主体性”思想的障碍。概而言之,孙郁对于哲学视角的运用,并非纯粹的知识生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鲁迅解读史上,《青年必读书》事实上成了所有试图全面解读鲁迅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结”。相较于反对《青年必读书》、反对鲁迅的观点而言,我们尤其应该警惕的是那种表面上对其表示赞同,实质上却滑向了反对者的泥潭的观点。这些赞同的理由由于对材料的隔膜、理解的偏差,等等,同样是对鲁迅及其《青年必读书》的误读。将《青年必读书》置于1925年的时代语境及鲁迅这一时期思想、文化观点的系统之中来进行读解,文章认为,鲁迅在文中所说的“要少——或者竞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不是一种策略化言辞,而是他生命中痛苦的文化体验的外化。  相似文献   

13.
鲁迅把他的生命哲学化作<野草>,其中最耐人寻味也最阴冷的是<墓碣文>,本文试图从“本味“入手来分析其中的死者形象,感受鲁迅至真至诚至善至勇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研究界里,父亲形象一度被深入地研究探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鲁迅的生平遭际和其行为方式使得“父亲”成为隐蔽的意象。“父亲”意象及与之相关的行为方式、思想理念却始终夹杂在鲁迅的哲学命题中,并不断地激励和召唤着鲁迅前行。以鲁迅世界中的“父亲”意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与其相关的缺失、放逐、寻找、复仇和构建等行为方式,从动态角度阐述鲁迅世界中“父亲”意象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5.
同为东方的两位文化巨人,池田大作与鲁迅先生都曾致力于对人学的思考和培育青年的实践,因而在精神上有着深深的共鸣.池田大作一方面非常赞赏鲁迅对于“立人”的思考和批判国民性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他也像鲁迅一样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着“人性革命”的思索,并致力于教育和培养青年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晚年在上海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倡导和扶植了我国新兴木刻运动。自1931年8月创办“木刻讲习会”起,短短的六年中,他所从事的木刻活动,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鲁迅在呕心沥血培养木刻青年时,很注重在思想和艺术上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在写下的三十余篇有关木刻的专文和致木刻青年一百多封书信中,鲁迅还就木刻创作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精辟而独到的见解。鲁迅的木刻创作思想,奠定了我国现代版画理论的基础,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今天学习鲁迅有关木刻的创作思想,对于进一步发展、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鲁迅思想演进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两次彷徨,尤其是第二次彷徨,究其原因,一些研究者总是归咎于进化论、尼采哲学、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等外部因素,笔者以为鲁迅的“彷徨”应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和鲁迅的作品中,以及从鲁迅思想演进的历程上来观察他的一生,这样,我们将会发现鲁迅彷徨的原因,无不与他的“立人”思想有关,即首先实现“立人”;继而再依靠这些被立之人去实现“立国”的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18.
提起鲁迅先生,人们便不由想起他那严肃、冷峻的形象.因为几乎所有的塑像和画像都把他创作成“横眉冷对”的模式.但其实这只是鲁迅先生形象的一个方面.不错,鲁迅对敌人是疾恶如仇,不留情面;然而他对人民,对革命青年,对良师益友,对亲人却是可近可亲,充满了爱,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他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我们从他的日记、书信、《两地书》以及一些杂文里可以看到他对老母是如何尊敬,对爱人是如何体贴,对孩子  相似文献   

19.
重申“鲁迅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学术界 ,一方面研究鲁迅的文章层出不穷 ,然而“论文”化的鲁迅不是本色的鲁迅 ,吃透鲁迅精神的学者名流多如过江之鲫 ,可是在人格上传承鲁迅精神的知识分子却少之又少。一个三流的学者当然能从鲁迅身上获取学术利益 ,然而却只有一流的学者才能从鲁迅身上获取人格力量。另一方面把鲁迅的思想当作绝对的权威 ,强制性地让青年们接受和服从———学院化 ,体制化和意识形态化的鲁迅也不再是真正本色的鲁迅 ,鲁迅被“神化”的同时 ,也被庸俗化了。因此这是一个鲁迅缺席的时代 ,重申鲁迅精神的直面、求真、启蒙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鲁迅早年在南京求学期间的诗作,共六题十三首,即1900年的《别诸弟三首》、《莲蓬人》,1901年的《庚子送灶即事》、《祭书神文》、《别诸弟三首》、《惜花四律》。对于这些诗篇的注析,分歧颇多。笔者认为,把握鲁迅当时的思想倾向,是正确理解这些诗篇的关键。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他求学于南京,就是为了“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在《朝花夕拾·琐记》中,又说,“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 S 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许寿裳先生回忆说,鲁迅早年最爱诵《离骚》中的四句:“朝吾将济于白水分,登阆风而(纟枼)马。忽反顾以流涕分,哀高丘之无女。”许先生认为,“这四句大有求不到理想的人誓不罢休之意。”(《亡友鲁迅印象记》第7页)换句话说,“寻别一类人们去”便是青年鲁迅思想倾向的集中反映。“诗言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