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表明传统发展观发生了根本转变。可持续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以人为本三个历史阶段。1995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决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其实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做到“五个统筹”,这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完整的诠释。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大庆市,在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魁 《理论界》2004,(4):35-3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在党的文献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表述上,以人为本是打头的,是第一位的,是起核心作用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人民答应不答应”,“三个代表”的“执政为民”的思想,使我党的执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表示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的关系时,要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发展观,又是一种价值观,体现着发展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于我们重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发展战略带来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之配合 ,当前我国需要确立以内需为主 ,以充分就业为主的发展战略。这样也许会放慢一些增长速度 ,但却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发展观 ,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发展观 ,是我国改革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根本性变化 ,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前进。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向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理论基石的。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唯物史观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五个统筹”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标志,我们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深刻反思,是对现阶段一系列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的一种全面审视,  相似文献   

8.
陈晓英 《理论界》2005,(8):15-16
本文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发展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观”几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哲学解读。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反思。过去,由于曲解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逐渐滋生了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忽视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能克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人类文明史上全新的发展观,它对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关系作出了全面、整体的把握,蕴含着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坚持和运用;“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最新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的偏颇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提出中国的现代化是主动的、内生的后发式现代化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 ,在发展战略上采取“台阶”式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以人为本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进步的历史性标志。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放松”与“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紧密结合起来,必须要深刻理解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我党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新发展观以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基本对象,对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以及怎么发展都做了鲜明、集中、科学的阐释,对发展中一系列核心问题的认识都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我党从注重"物的增长"向"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的转变,"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了出来。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届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定将把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特别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将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的方向性变化,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就为年鉴的编纂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记录经济社会发展史实的年鉴,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9.
试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世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这表明我党对自身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必然会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充分发展;促进人、自然和社会的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性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整体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来考虑发展问题。中国在21世纪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更新经济发展的观念,建立以和谐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