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于鲁迅与进化论关系的研究,学术界一直以来在方向上集中于鲁迅与严复或与《天演论》的关系方面,人们普遍接受的是严译《天演论》对鲁迅有绝大影响.这是对鲁迅进化论来源这一重要问题研究的欠缺.事实是鲁迅在留学日本之前,并没有通过严复真正达到对进化论的理解.鲁迅的进化论思想主要来自日本学术思想界对达尔文学说的引介,通过日语阅读日本学者介绍的进化论,特别是丘浅次郎的《进化论讲话》,鲁迅才真正达到了对进化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著作之一。本文围绕严复思想与赫胥黎、斯宾塞尔之间的关系,《天演论》与严复维新思想之间的关系,《天演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问题,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3,(9):216-220
《天演论》中的严复无疑受到了斯宾塞的影响。如严复认为,积人成群,合群成国,国家是"人"的放大,便明显具有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的影子。《天演论》中,严复替斯宾塞进行过一定的辩护,但这并不意味着《天演论》就成了严复想要批判赫胥黎的反面教材,也不意味着严复的进化思想就是斯宾塞的翻版。严复清楚,斯宾塞的学说将生物进化论的机理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过分渲染"宇宙过程",并不可取。虽然《天演论》翻译的早期阶段,严复曾经质疑赫胥黎,认为应当将伦理从社会进化体系中剥离开来,并反对从道德主义衡量社会进步,但他后来对此做了修正,不仅认识到伦理与宇宙进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生活中"人"的自主性。因此,不能认为严译《天演论》,就是为了赞同斯宾塞的社会学说,而排斥赫胥黎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4.
严复进化思想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严复进化思想,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进化思想的来源,一是与此来源相联系而形成的进化思想特征。通过“来源”可以观察到严复对斯宾塞、达尔文、赫鲁黎与中国传统思想“综合改造”的具体风貌;通过“特征”则可以观察到严复宣传、介绍进化思想的复杂态度。而对严复进化思想“来源”与‘“特征”的把握分析,正是本文检讨严复进化思想的前提。(-)严复进化思想来源严复进化思想想之来源,已有的观点认为有三;达尔文、赫鲁黎和斯宾塞①。这种看法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但不够全面。事实上,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就已告诉我们,他…  相似文献   

5.
陈启伟 《东岳论丛》2000,21(4):93-95
学术界向以严复于1895年译《天演论》等书为西方哲学在中国传播之滥觞,然而,若就西方哲学 输入先后而言,则在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等书之前的19世纪七八十年代,王韬就开始了西方哲学在中国的 译介传播工作。19世纪70年代初,王韬作《英人倍根》一文,向国人介绍了培根哲学的基本精神。八十年代, 王韬入主上海格致书院。在王韬的主持下,王韬和书院的教席不仅向学员教授介绍了古希腊率达哥拉斯、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思想,而且向学员重点讲授了英国哲学,其中主要是近代培根和当代达尔文、斯 宾塞的思想,并对各家思想作了颇有见地的评述。当然,王韬及格致书院对西方哲学的介绍还是初步的、简略 的,但他们传播西方哲学,筚路蓝缕,有开创之功,是值是纪念的。  相似文献   

6.
从孙宝瑄日记看其对《天演论》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7年到 1903年间,孙宝瑄多次阅读《天演论》,并在十多天的日记中写下了大量读后感。本文将它们分别同《天演论》的稿本或定本作比较研究,认为读后感所反映的孙宝瑄思想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从总体上把握《天演论》,学术气息比较浓。第二阶段深入到几个重要的具体问题;对于严复思想,由不太崇拜到完全信服。第三阶段对严复思想有所补充。总之,孙宝瑄日记证明《天演论》在清末社会确实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7.
严复,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代表之一.他于一八九五年译述的《天演论》是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深化的产物;严复对中国近代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了《天演论》,而更重要的则是他运用进化论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重新"改做"了《天演论》;严译《天演论》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占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严复是近代重要思想家,他一生的业绩中,以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最著名。准确、恰当地评价这部著作,不仅关系到正确理解原著的思想,也直接影响到对严复思想的认识。近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论著中,对于严译《天演论》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即《天演论》上半部是唯物论,下半部是唯心论;上半部讲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下半部讲反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见任继愈主编的四卷本《中国哲学史》第四册第206页、上海师大编的《中国哲学史纲要》第249页等。)笔者认为,这个对于该书摹本思想的总论断是不符合事实的,有加以辩析的必要。 (一) 该书是不是上半部讲生物进化论,下半部讲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们先从该书的结构谈起。 《天演论》新译本(即《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一九七一年振)分为Ⅰ、Ⅱ两部分(相当于严译本的卷上、卷下,亦即所谓“上半部”、“下  相似文献   

9.
严复,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代表之一。他于一八九五年根据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译述的《天演论》,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趋深化的产物;严复对中国近代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了《天演论》,而更重要的则是他运用进化论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重新“改做”了《天演论》;严译《天演论》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有着深远的影响,占着重要的地位。严复对赫氏原著的“改做”,除了不取直译而为意译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他所加的“按语”的形式表现的。以一九八一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严译《天演论》本为例,全书共九十五页  相似文献   

10.
严复一生没有写过专门的历史学著作,然而,他的以《天演论》为代表的一系列译著对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所发生的深刻影响,却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一《天演论》于1898年正式出版。严复这样译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天运变矣,而有不变者行乎其中。不变惟何?是名天演。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日物竞,日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在“复案”中,他说明:“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盖自有歌白尼而后天学明,亦自有达尔文而后生理确也。斯宾塞者,与达同时,亦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动植之事而一贯之”。严复很同意斯宾塞把生物竞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论扩展到人类社会。这样,他就把进化论当作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当作一种历史观介绍给了中国读者。他用中国传统的语言“运会”来表示这种不以人的意思为转移且与历史循环论完全不同的客观规律:“自递嬗之变迁,而得当境之适遇,其来无始,其去无  相似文献   

11.
《天演沦》是戊戌时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严复根据英人赫胥黎(1825-1895) 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译述的。他只取原著者书名的前半做自己译本的书名。如果我们拿赫胥黎的原著与这个译本详加对勘,则可以发现,两书从内容到观点都有很大区别。然而,近年来,某些研究者却往往不加分析地把《天演论》中“复案”以外的全部正文都当作是严复从赫胥黎著作中直译过来的,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对此,李泽厚同志在《论严复》一文中曾加以廓清。他指出:“严复《天演论》的特点恰恰在于它不是赫胥黎原书的忠实译本,而是有  相似文献   

12.
俞兆平 《东南学术》2021,(5):180-197
进化论是鲁迅思想的一条主纲,但中国学界对鲁迅如何接纳严复译著《天演论》缺少纵向开掘,也因此受到华裔日本学者非议.总的来看,鲁迅对严复译著《天演论》采取了哲学的"扬弃"立场,取其精要,去其偏执.具体来说,即遵从科学意义上的万物进化论,赞同对弱小民族宣扬"天行"说,但又以赫胥黎的"人治"说反击遵循斯宾塞"丛林法则"的"兽性爱国"说.同时鲁迅把进化论和社会革命联系起来思考,愿意牺牲自我,促使希望在进化中诞生,而深潜于其体内的"鬼气""一代不如一代"以及对"黄金世界"的疑虑反映了鲁迅的退化观念.与严复倾向于斯宾塞强调"舍己为群"不同,鲁迅更倾向于约翰·密尔,倡导"首在立人",人立而"人国"立.然而,进化论在中国社会现实中的困境让鲁迅最后认识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学说来取代严复译著《天演论》.  相似文献   

13.
人们已注意到,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进化论是被改写过的。达尔文并未认为自己所发现的生物界竞争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赫胥黎进一步认为,人与物异,自然界弱肉强食,人类却该相亲相爱,将自然规律与道德伦理相对立;严复翻译《天演论》,却吸收了斯宾塞的观点,突出进化规律的普遍有效性。这种改写的策略意味在于: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怎样借助进化论破除国人的华夏中心主义的妄自尊大的观念,以自强保种,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鲁迅早期思想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鲁迅何时才开始接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这个问题,和他何时购买并阅读《天演论》有直接关系。 《天演论》,即英国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一书前面两篇文章的译述,译述者为严复。《天演论》的版本,最早是陕西味经售书处的刻本,时间约为1894年或1895年,后经修改,于1898年正式出版。鲁迅在《朝花夕拾·琐记》中,说到他购读《天演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九年,为了纪念达尔文诞生150周年和《物种起源》出版100周年,我给当时的《科学》(季刊)写了一篇《达尔文与“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它的主要内容是: (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以及《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一再提到,他从“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An Ancient Chinese Encyclopaedia”)中,找到不少他的学说(主要是“人工选译”部分)赖以建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出身贫寒,勤奋好学,早年就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他一生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把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约翰·穆勒的《群已权界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西方名著译成中文,并在这些译著中写下了十七万多字的按语,使近代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直接同广大的中国知识分子见面,开创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条有效途径。正如梁启超所说:“时独有侯官严复,先后译赫胥黎《天演论》等数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启蒙思想中,如果说救亡意识是第一个突出的特征,那么群体观念就是另一个重要特征.关于“群”的观念,严复在1895年《国闻报》上发表《原强》一文,第一次提出“群学”观念.1898年,他又在《天演论》中更明确地介绍了进化论群学思想,这在当时严峻的民族危亡形势下,如同竞争观念一样,给了中国人极大的  相似文献   

18.
严复是学贯中西的第一位大家,伦理优位的中国传统思想,是他最先具备的知识和教养。后来他接受外来西方的观念并深受其影响,又是在经验主义伦理学的故乡英国发生的。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快乐论,斯宾塞的进化伦理观等,都与严复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他翻译的第一部西学著作就是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T.H.Huxley,Evolution and ethics,1891年,严复译为《天演论》)。在严复对此所加的不少按语中已包含了一些重要的伦理思想和观念。本文就严复所论及的  相似文献   

19.
近代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中西文化之会通》评介□黄奇峰严复是十九世纪末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在《天演论》中所介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给当时的中国人的震聋发聩的启蒙影响,风靡一时。对严...  相似文献   

20.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役尤其是甲午战败,东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竞相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此历史背景下,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主旨在于唤起国人救亡图强,为中华民族兴衰安危敲起警钟。《天演论》原名《进化论与伦理学》(EvolutionandEthics),严复经过思考,署《天演论》,其用意诚如清人吴法给序言:“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其学以天择物竞二义,综万汇之本原,考动植之善耗,盲治者取焉。”即从“物变递增”之理,探索“质力聚散之义”,推之“古今万国盛衰兴坏之由”①。“天择物竞”作为动植物界自然选择的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