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业结构变动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 ,采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 ,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采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北三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内学者研究认为中国部分地区的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首先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东北三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将三个省份的实证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东北三省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三个省份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产生的影响程度各异,最后按照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安徽省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横向对比来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并且分析三大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的现状,运用 ADF 检验,格兰因检验等方法来研究安徽省1978年到2013年三大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第二产业对于安徽省经济贡献程度较大,产业结构与发达城市之间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在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安徽省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1—2010年产业结构与成品油消费数据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成品油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演进对成品油消费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了成品油消费需求;第一产业发展对汽油和柴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煤油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负相关性;第二产业发展对汽油、柴油和煤油消费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第三产业发展对汽油和柴油消费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与煤油消费的影响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演进可以缓解资源约束,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在对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描述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水平、内部结构,建立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与回归关系以及产业关联度,最后提出从营造市场环境、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和引导行业协会建设、引进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打造特色集聚区、加强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等方面促进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国际趋势。高等教育的功能已从原有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进一步拓展到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等方面;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将从间接的“生产性”进一步拓展为直接的“生产性”。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年来,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分析济南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性、产业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等,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在安徽省长期存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既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有个人因素等.而产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构成产业结构中的相关指标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总值、农用机械总动力、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因素影响明显,这些因素中除第一产业外,其他因素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正面的影响,因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城镇工业、建筑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能够促使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合理化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江苏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经济的较快增长,通过需求结构的引导、企业的市场化自主选择和政府产业政策的推动,近年来江苏产业结构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但仍存在结构性偏差;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多层面地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地区生产力布局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趋向合理,但规模经济行业的集中度仍偏低。江苏应继续推进全方位开放式的结构调整,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确立本地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新的分工定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时抓住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机遇发展新兴产业,有意识地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并使之转换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开发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的直接推动力。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变化、相对成本变动、国际贸易变动、改变传统产业等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有着直接影响,对我国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促进开发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应从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加强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第一产业占GDP比例偏高,第二、三产业的比例相对偏低,是新疆兵团产业结构的显著特征。通过对兵团产业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该文发现兵团下属十四个生产师可划分为四种类型,除农八师等四个师外,其它生产师均存在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不高等问题。兵团应以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各师的资源利用效率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首先简要分析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产业发展趋势等理论,结合十六大中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了全国当前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依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背景进而从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现状来分析宁波的工业化所处阶段和产业政策的经济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衡量一个经济体产业结构变迁的两个重要维度。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视角分析延边产业结构变迁对延边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延边产业结构不合理,偏离均衡的现象严重,产业结构高级化面临瓶颈。计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对延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稳定关系得到确认,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5.
区域创新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依据世界银行1995—2019年199个经济体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分组检验,构建综合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区域创新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赋能经济发展。实证上,测度了经济体的区域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并以各个产业的出口占比刻画了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区域创新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线性正向关系,产品创新和资源配置创新呈现倒U型结构,这一结论在分组和替代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区域创新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速了人力资源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与退出。  相似文献   

16.
搞好经济结构调整是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结构调整包括地区之间生产力布局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是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根据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面对这一选择,经济领域长期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矛盾从另一个侧面暴露出来,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产业结构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应将精力集中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调整,而不是局部性调整;进行结构升级性调整,不仅是各产业间相互适应的调整;注重经济成长质量的调整,而不是把目光局限于短期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相似文献   

18.
借鉴已有文献理论,分析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体。主要因素包括科技水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对外经济贸易水平。运用因子分析法先构建三个因素及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分别分析经济发展质量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三大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比较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和劣势 ,以及现有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于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 ,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江西省 1995至 2 0 0 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着重研究了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江西省兼具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产业结构的城市仅有两个 ,近半城市由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经济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 ,不利的区位因素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与经济增长相互依赖。产业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以1952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来描述江苏产业结构变化的历程,运用灰色理论和统计学理论就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说明各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及产业结构变动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